同步练习
1、本课节选自 《史记》 ,作者 司马迁 ,字 子长 ,是 西汉 伟大的 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 ,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与《资治通鉴》并称为 “史学双璧” ,被鲁迅先生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2、陈涉少时 (年轻,年少)
3、尝与人佣耕(被雇佣)
4、辍耕之垄上(停止、中止)(到、往)
5、怅恨久之 (失意、不痛快)(遗恨、不满)
6、苟富贵(如果)
7、若为佣耕(你)(担任、充当)
8、燕雀 (小鸟,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9、安知鸿鹄之志 (怎么)(天鹅,比喻远大抱负的人)
10、发闾左谪戍 (通“谪”,调发)
11、皆次当行(在)(行列,队伍)
12、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
13、度已失期 (估计)
14、今亡亦死(逃亡)
15、举大计亦死 (发动)(起义)
16、以数谏故 (因为)(屡次、多次)(缘故)
17、上使外将兵 (派)(率领)(军队)
18、项燕为楚将 (是)
19、楚人怜之(爱戴)
20、今诚以吾众(果真)(把)
21、为天下唱 (通“倡”,倡导)
22、乃行卜(实行)
23、卜者知其指意 (了解)
24、先威众耳 (威服)(众人)
25、乃丹书帛(用丹砂)
26、所罾鱼腹中(用网捕)
27、得鱼腹中书(发现)
28、固以怪之矣 (本来)(同“已”,已经)
29、固以怪之矣(对……感到奇怪)
30、又间令吴广(暗地里)
31、夜篝火(提着灯笼)
32、狐鸣呼曰 (像狐狸一样)
33、大楚兴,陈胜王 (兴盛、复兴)(为王)
34、吴广素爱人 (向来)(爱护)
35、士卒多为用者 (表被动)(效力)
36、广故数言欲亡(故意)
37、忿恚尉 (使……恼怒)
38、尉果笞广(用竹板打)
39、召令徒属(部属,隶属)
40、借第令毋斩(假使)(仅仅)(使得)
41、死即举大名耳 (就)(成就)(名声,名望)
4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道)
43、从民欲也 (顺从)
44、为坛而盟 (修筑、修建)(盟誓)
45、收而攻蕲 (收编)
46、蕲下 (攻克)
47、徇蕲以东 (率军巡行,使人降服)
48、行收兵(行军)(收纳)(士兵)
49、比至陈 (等到)
50、车六七百乘 (辆。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1、乃入据陈 (进入)(占领)
52、号令召三老 (号令、命令)(召集)
53、与皆来会计事(集会、聚会)(谋划、商议)
54、身被坚执锐 (亲身、亲自)
55、身被坚执锐 (同“披”,穿着)(坚固的铠甲)
56、身被坚执锐 (拿着)(锋利的武器)
57、伐无道(道义)
58、诛暴秦(消灭)
59、功宜为王 (按照功劳)(做,担任)
60、号为张楚 (定国号)(叫作、称为)
61、当此时 (在)
61、皆刑其长吏 (惩罚)(长官)
62、杀之以应陈涉 (响应)
63、选文生动叙述了 陈涉、吴广领导大泽乡起义的原因和过程 ,反映了 农民起义军的雄伟力量和浩大声势 ,赞颂了 陈涉、吴广的反抗精神及政治才能 。本文按事件发展过程,分三部分:
第 ①段: 叙述陈涉年轻时的佣耕生活,表现了他素怀大志,有反抗精神 。
第 ②段: 写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和政治才干 。
第 ③段: 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胜利进军、建立政权的经过和起义的广泛影响, 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果敢勇猛和非凡的才干,昭示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 。
64、第一段运用了 对比 的手法,通过陈涉和其他佣耕者的比较,体现他年轻时对被压迫剥削的雇佣生活强烈不满 , 且有远大志向 ,与常人不同。同时 为下文做铺垫,暗示了陈涉起义是有思想基础的 。
65、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是 “天下苦秦久矣” 。
表现陈涉年轻时就有非凡抱负的一句话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最能表现陈涉反抗精神的一句话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6、陈胜在发动起义前所做的“威众”准备是 ① 鱼腹藏书 , ② 篝火狐鸣 。
67、第三节第一部分(“吴广素爱人”—“吴广为都尉”):
发动起义 (步骤: ①怒众杀尉 ②宣传鼓动 ③为坛而盟 ) 。
先写“并杀两尉”,用“挺”、“起”、“夺”、“杀”“佐”几个动词,生动的写出了一场激烈的格杀场面,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机智勇敢和反抗斗争的精神 ;
再写动员群众,“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既表达对统治阶级无比愤恨又表明其伟大抱负,成功激发士卒们的反抗情绪,指明了斗争的方向 ;
接着,用简练的语句,交代了 起义的名义 --树扶苏、项燕的旗号; 标志 --“袒右”;号称--“大楚”;誓师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组织领导 --陈涉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体现了陈胜、吴广杰出的组织领导才能。
68、第三节第二部分(“攻大泽乡”—“号为张楚”):写 起义在陈涉、吴广领导下胜利进军及迅速壮大 。
“攻”、“下”、“收”、“皆下”等动词,表明 陈涉、吴广起义势如破竹的雄伟力量,所向披靡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通过一系列数字, 体现起义队伍的迅速壮大,浩大声势 。
69、第三节第三部分(最后一句):起义的影响。
写出 起义的影响、号召力之大 ,农民起义风暴席卷各地,猛烈地动摇了秦王朝统治。同时 照应上文 ,“天下苦秦久矣”和“宜多应者” , 说明陈涉分析正确,具有非凡的才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