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
《枣儿》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剧情及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领会“枣儿”所起的作用。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3.把握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其思想情感。
二.作者简介
孙鸿,当代剧作家。他所写的话剧小品《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曾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
三.整体感知
1.字词积累
蓦然 翘首 囫囵
踌躇 竹匾 咀嚼
喃喃:
蓦然:
翘首:
囫囵:
喜出望外:
津津有味:
2.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剧情
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四.细读感悟
1.全剧有几个人物?在出场上有何不同?
2.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如何理解老人的心理?
3.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
4.如何评价老人?
5.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
6.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五.文本探究
1.“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2.“枣儿甜,……留给娃娃过年吃”在文中出现两次,请从结构内容上说说它在剧中所起的作用。
3.怎样理解剧本的思想内容?
六.艺术特色
1.象征就是托意于物,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抽象事物和思想感情。
2.“枣儿”象征什么?
3.怎样理解剧中的象征手法?
参考答案
三.整体感知1.字词积累
蓦然mò 翘首qiáo
囫囵húlún 踌躇 chóuchú
竹匾biǎn 咀嚼jǔjué
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蓦然:猛然;不经心地。
翘首:抬起头来(望)。
囫囵:完整;整个儿的。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2.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剧情
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四.细读感悟
1.全剧有几个人物?在出场上有何不同?
全剧共有四个人物
两位出场:老人和男孩;
两位未出场: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
2.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如何理解老人的心理?
(1)回忆了“枣儿”小时候的事:
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
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老人一脖子;
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
(2)回忆了自己小时候的事:
偷枣而长出小枣树的事;
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子;
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
(3)老人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着泪花”,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
3.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
老人请男孩吃枣;
老人让男孩骑跨在自己肩上摘枣;
老人给男孩讲故事;
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老人紧紧搂住男孩;
“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
这些都表现了爱,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老人对男孩的疼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亲情。
4.如何评价老人?
【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
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
【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
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5.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
剧中的男孩想把枣子留给父亲吃,喜欢吃巧克力并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他蹑手蹑脚捡枣子,把枣子藏在红肚兜上的衣袋里,温顺地扶老人,认真听老人讲故事,和老人拉勾发誓……
【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
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父亲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他爱吃巧克力并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则显示了男孩成长环境的鲜明时代特征。
6.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
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
五.文本探究
1.“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2.“枣儿甜,……留给娃娃过年吃”在文中出现两次,请从结构内容上说说它在剧中所起的作用。
结构上首尾呼应,用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爱子女的亲情,因而在内容上又强化了剧中的情景,升华了全剧的思想内容。
3.怎样理解剧本的思想内容?
六.艺术特色
1.象征就是托意于物,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抽象事物和思想感情。
2.“枣儿”象征什么?
“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生活的象征。
3.怎样理解剧中的象征手法?
剧中写的是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发生的一段交往,但其内涵却是对当今社会状态以及各代人生存状态的一种隐喻,一种象征。“枣儿”所代表的是亲情和历史,也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枣儿”所牵涉的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以及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剧本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
19《枣儿》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翘( )首 踌( )躇( ) 咀( )嚼( ) 囫( )囵( )吞枣
2、下列关于《枣儿》剧本的思想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
B. 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
C. 剧本中,老人和小孩代表了新旧两种时代,批评了老人的怀旧思想,赞扬了小孩的纯真。
D. 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3、下列词语正确书写三遍,并选择其中两个造句。
蓦然 蹑手蹑脚 踌躇 囫囵吞枣
造句:
造句:
4、填空。
(1)《枣儿》是一个 小品,荣获19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奖一等奖,其作者是 。
(2)本剧以“ ”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 ”进行对话,展开情节。
5、仿照下列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文组成意义相关的句子。
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钱能买到药品,不能买到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枣儿(节选)
男孩 爷爷,你为啥把枣儿放在匾子里晒了又晒?
老人 我等儿子回来。枣儿回来了,就喜欢一边嚼枣儿,一边听我讲故事。
男孩 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
老 人 不知道。
男 孩 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
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
老人仍在沉思。
男 孩 咱们学猫叫?(见老人没反应)咱们学狗爬?(见老人没反应)咱们过家家?(见老人还没反应)那,我讲故事给你听。(清清嗓子)哎哟,我的故事给忘了。我爹的故事才多呢——我该回去了,我要回去等我爹。(将口袋里的枣放入匾子里)
老 人 时辰还早呢,再坐坐。
男 孩 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
老 人 (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 孩 来呢,你的枣儿甜!
老 人 怕是你嘴甜吧?那我问你,我树上的枣儿全光了,你还来不来?
男 孩 也来。
老 人 不骗我?
男 孩 骗人是小狗。
老 人 我们拉勾。(伸手与男孩拉勾)
老 人
金勾勾,银勾勾,骗人是小狗。
男 孩
1、节选的对白,反映了老人和男孩之间怎么样的一种情义?在对话中,老人说“我等儿子回来”,男孩说“我要回去等我爹”,这两句台词又反映了哪一种情感?
2、男孩说,“枣儿叔叔不回家是‘迷路’了吧?”作者借男孩台词里的“迷路”一词,
想表达什么?
3、老人和男孩在这段对白中,流露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4、指出课文中“枣儿”的双重含义。
5、分析老人说:“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再来了。”这句台词的象征意义。
(二)卖猪
[在下棋声中,收猪人瞟了一眼画家,大意中走错了一个棋子。]
卖猪人 哎,我吃车。
收猪人 (突然按住卖猪人的手)等等!回一步。
卖猪人 咱还兴回棋?
收猪人 (冷冷地)那中,你吃吧!
卖猪人 (意识到)中,中,你回吧,你回吧。
收猪人 (得意地又换另一个棋子)我不走那一步啦。
[当卖猪人又走下一步棋时]
收猪人 (警告地)你敢动那个子儿,就叫你死!
卖猪人 ……叫我死?……对,赶快死。干脆,我自杀吧!(摆下那个棋子儿)
收猪人 你不能走那个子儿!
卖猪人 咋?……你不叫我死吗?
收猪人 不兴故意死!
卖猪人 (无奈地)你要是不叫我死,我就先活着。
[两人继续走棋]
收猪人 (发现一步好棋,强调地)咱可不能回啦!将!
卖猪人(忽然高兴起来)你老弟的棋下得真好。
收猪人 (洋洋得意地)你先举举手……
卖猪人 (不解地)举举手?
[幕后声:“谁的猪跑啦?”]
卖猪人 (向幕内一看)我的猪!我的猪跑啦!(跑下)
[卖猪人内喊:“同志,来帮帮忙!”]
[画家跑下]
[一阵猪嚎叫声。少顷,画家摊着沾有猪屎的双手上。]
[卖猪人跑上,感激地用自己的上衣为画家擦拭手上的猪屎。]
卖猪人
收猪人 你还没举手呢。
卖猪人 举手?
收猪人 刚才那盘棋你输了,你就得举手投降!
画 家 (爆发地)你太过分了!(欲冲向收猪人)
卖猪人 (急拦住画家)你甭生气甭生气。我个小老百姓,人家叫咋着就咋着。不就是举举手吗?(不待画家未置可否,转向收猪人)老弟,我投降我投降……(频频举手)
画 家 (极其生气地冲到收猪人面前)我说你这个同志办事也太过分啦!这位老同志来卖猪,你让他等一会儿他就等一会儿,他不愿意和你下棋你非让他和你下棋,闹得他的猪差点跑了。这实在是令人……咱们都是国家工作人员,应当有点职业道德,总还要讲点精神文明吧?
收猪人 精神文明?
画 家 你……(激动地)好!精神文明你也不懂,可你百般戏弄一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人。你还有没有良知?
收猪人 良知?
画 家 良知就是良心,良心你懂不懂?
收猪人 (皮笑肉不笑地)良心良心,就你要良心?噢!你是个老雷锋啊。(突然把脸一沉)办你的好事去吧!
画 家 (更加气愤地)好!这些都不讲,现在咱们去找你的领导,看你在工作时间下棋对不对?
收猪人 我对!
画 家 你……
收猪人 咋着咋着?今天我非下棋不可!(故意摔打着棋子儿)我下,我就下!
画 家 (怒不可遏)你不能下!(掀翻棋盘)
卖猪人 (忽然意识到什么,上前将画家摔了一个趔趄)唉!
画 家 (不可理解地)你?
[卖猪人与画家对视片刻]
卖猪人 (痛心疾首地)是我卖猪呀!我卖猪我还不急哩,你是急啥哩?
画 家 (完全糊涂了)我……
[收猪人强硬地摔着棋子儿]
[卖猪人在砰砰的棋子儿声中走近收猪人,他思索片刻,忙殷勤地拾起掉在地上的棋子儿,轻轻地放在棋盘上,又诚惶诚恐地乞求收猪人……]
1、在收猪人和卖猪人下棋的过程中,卖猪人为什么一再地迁就收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意识到”写卖猪人意识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猪人前面说“等等!回一步”,而后面又强调地说:“咱可不能回啦!”这前后矛盾的说法,表现了收猪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这两个句子表明了卖猪人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概括一下画家的性格特点。(10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卖猪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写出能表现他性格的语言和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qiáo chóu chú jǔ jué hú lún
2、C
3、略。
4、(1)话剧、孙鸿(2)亲情、枣儿
5、钱能买到钟表,不能买到时间;钱能买到礼物,不能买到友谊;钱能买到快乐,不能买到亲情。
二、阅读理解。
(一)《枣儿》节选
1、老人和男孩之间是一种十分纯真的情义。 老人和男孩的台词反映出一种“至爱亲情”。
2、表达当今社会青壮年对传统的迷失、对情感的迷失、对人生的迷失。
3、流露出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亲情的追寻。
4、一是指树上结的枣儿,一是指老人的儿子枣儿。
5、 “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
(二)卖猪
1、他想让收猪人高兴,下完棋好快点收猪。
2、意识到这不是真正地在下棋,而应哄对方开心,好让他收猪。
3、前面因自己走错棋要输了,所以要悔棋;后面看到自己要赢了,深怕卖猪人也像自己一样悔一步棋,所以强调说不许悔棋,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利己,喜欢刁难、戏弄人又出尔反尔的性格特征。
4、急于卖猪的着急心情。
5、有正义感,好打抱不平。
6、委曲求全,懦弱可欺。语言:是我卖猪呀!我卖猪我还不急哩,你是急啥哩?动作:殷勤地拾起掉在地上的棋子儿,轻轻地放在棋盘上,又诚惶诚恐地乞求着收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