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为《昌黎先生集》。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著名领袖,主张“文以载道”,反对浮华文风,提出“唯陈言之务去”。韩愈推动了文学发展,被后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句式灵活多变,文笔流畅而有气势,对后世的文风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故事背景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韩愈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提拔,未被采纳。他在京城应试觅官,奔走相告,一共待了10年之久,最后无限怨郁,离开长安。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三、课文翻译
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注释
而:表示转折,连词,但是。
故:所以。
祗:同“祇”,只是。
虽:即使。
骈:两马并驾。
槽:喂牲口用的食器。枥:马棚、马厩。
以:用。
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好马,只是埋没在那些做仆役的马夫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人们当然不会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
原文: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注释
一食:吃一顿。
或:有时。
食:喂,现在写作“饲”。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去喂养它。
原文: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注释
能:才能,能力。
外见:表现在外面。
且:尚且,况且。
欲:想要。
等:等同,一样。
安:怎么。
得:能够。
求:要求。
其:代词,代指千里马。
译文: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
千里呢?
原文: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注释
策:马鞭,这里是“鞭打”的意思。
以:按照。
道:规律,方法。
尽其材: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材,才华,现在写作“才”。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执:握着。
临:面对。
译文:鞭打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握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原文: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
呜呼:表示惊叹的语气词,相当于“唉”。
其:表示推测、反问的语气。
译文: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识千里马呀。
四、问题归纳
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什么深层含义?
这是全文的主旨句,提出论点,表明作者的见解,强调了伯乐能识马,千里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就会被埋没,从而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同时这句话也交代了世上众多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2.描绘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什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描绘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不满,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3.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
4.作者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是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
5.文章第②段结尾句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此题考查反问句表达效果分析法。运用了反问句式,揭示了“食马者”的愚妄浅薄,传达出作者的委屈和愤激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的不满。
6.最后两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表示作者对执策者的反诘,同时为下句蓄势;“其真不知马也”收束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7.《本文有何现实教育意义?作为一个人才,你认为应该怎样施展自己的才能?
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不患人不知,只患己不能”。在保持自己人格和尊严的同时,多一些自知之明,少一些清高和自负埋没了聪明才智。耽误了宝贵的青春年华。
一个人、尤其是自认为有才华和能力的人,就需要利用各种方式,为自己创造一个能够施展才华的平台和机会。
8.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有什么深层含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本文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慧眼识人才者;“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作者以千里马为喻,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深刻揭露,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这种托物寓意的写法,使文章不仅生动活泼,而且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五、课文主题
本文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埋没和摧残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之情。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熟读并背诵略。文章表达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寄寓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之情,也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点拨:此题意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诗文背诵的要求。说的练习,要求学生口头说出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这道题既练习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同学生的说,还有互相启发、促进深入思考的作用。
二、略
三、1.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2.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还怎么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点拨:句中的“安”是“怎么”的意思,此句是反问句,翻译时要注意。
3.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4.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四、示例: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天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人才。怎样才能成为人才呢?要成才,就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天赋,很多人没有成才,就是因为没有发现自己的天赋,没有发展自己的长处,致使天赋并未转化为能力。所以每个人都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天赋,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努力发展自己,造就自己,勤奋刻苦,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具备超常的能力。另外还要适当展示出自己的优点,让用人的人发现。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是人生苦短,如果把金子放在一个显眼的位置,发光岂不会更快、更耀眼一些吗?正如《马之光》中所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