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经过丽江
一、基础演练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砚池( ) 苍劲( )眺望( )
bānlán( ) chùlì( )
yì( )道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上课铃已经响了,但是教室里还是一片暄哗。
( )
(2)幽绿的菲翠泛着恬静的光芒,一切浮躁都融入那温润的玉色里。
( )
(3)图片上那神秘遥远的星空,让人目炫神迷。
( )
3.下面文段中第①句和第④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在丽江玉龙雪山脚下的玉湖村,生活着一群古老的纳西族。
②他们用天然的石头建房,村里沟渠遍布,随处可听见潺潺水声。
③蓝天与雪山下的石头村庄交相辉映,伴着纳西古乐,村民用颇具特色的舞步抒发着简单的快乐。
④相传,村里的玉湖是由土司木氏家族明代以前组织挖的人工湖,从湖中可以看到玉龙雪峰的倒影。
⑤湖畔有广袤的牧场,牛群马匹自由漫步,牧人放声歌唱,好不悠闲自在。
(1)第①句修改意见:
(2)第④句修改意见:
4.下面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处填入的句子,与原文衔接紧密的一项是( )
大激店村位于古城保定偏西南二十五公里处,________。
沿途三里一墩五里一铺,又是当时通讯要镇、保定府西第一驿站。
________,在靠河湾北岸,形成了一个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的自然村庄。
________。
________。
后人因妲己二字不吉利(败坏朝纲),而改名大激店。
烽火台、狐狸窝、瓦渣地等旧遗址,也早都不存在了。
①相传商纣王选妃,选中蓟州侯苏获之女妲己
②发源于西部山区的百草沟河流经此地
③在护送妲己去朝歌途中曾在此地驿宿一夜,故而得名妲己店
④古有南通九省,北贯京都的交通大道穿境而过
A.②①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
5.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中有大量的关于丽江的民风民俗的描写,请举出一例并加以赏析。
6.2017年3月15日,黄山市旅游局开展了“中国黄山首届手机摄影大赛”活动,黄山市某中学响应号召也开展了以“亲近黄山,览胜天下”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雄奇美景赞黄山】为更好地展示黄山、宣传黄山,请你拟写一则广告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壮美山川说黄山】游览黄山,看到奇美的云海后,张华同学从网上摘抄了一篇赞美黄山云海的文章,但因为他一时粗心大意,将其中部分内容抄错了,请你按提示帮忙修改。
黄山的云真白啊,白得就像一匹白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A】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的晃动;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是一张大幕把大地都罩起来了;黄山的云真妙啊,妙就妙在它缥缈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留下无尽的美感。
【B】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
”
①【A】处画线句中有词语使用不当的问题,应将“ ”一词改为“ ”。
②【B】处画线句中有标点使用不正确的问题,应“ ”
(3)【旅游文明看黄山】一花一木皆是景,一言一行要文明;游遍天下山川,只留脚印一串;多看美景,不刻美名。
在黄山景区,一位中学生模样的游客准备将喝完的饮料瓶随手扔到山下,作为文明督导员的你准备如何劝说?
二、拓展训练
向上的风
郑彦英
①连绵的灰色戈壁滩,蜿蜒的黄色祁连山,还有旷野里的灰白色风车,缩成一团的苍黄色梭梭草,颜色接近,一望无际。
虽然汽车高速奔驰,但景色似乎不变,因为近处和远处几乎完全一样。
②忽然一声唤:“到瓜州了,下车吃瓜。
”
③路边搭了个简陋的布棚,棚下放着长条桌和方桌,上面摆着西瓜和哈密瓜,一个长相普通的中年妇女朝我们微笑,身后是一个八九岁的女娃。
要了一个哈密瓜和一个西瓜,以我在郑州的经验搭眼看去,应该五十斤左右,上秤一称,却不到四十斤,不禁感叹。
④切开了,哈密瓜是黄瓤,西瓜是红瓤,颜色就把人锁住了,一入口,那种甘甜爽利,顿时让人进入忘我境界。
⑤女老板把刀放在条桌上,似乎是下意识地擦着手,女娃在一边收拾瓜皮。
“有水呢,洗洗手。
”女老板说着,指指旁边一个木桶。
⑥木桶平放在桌上,装着一个水龙头,水流很细,但在大戈壁上,已经难能可贵。
⑦我不禁问女娃:“跟***卖瓜呢?”女娃点点头。
“咋不上学呢?”女娃一笑,没看我,还是擦着桌子,说:“暑假呢。
”
⑧车开出很远了,我们才收回了眼和心,便情不自禁地感叹着在瓜州吃瓜的特殊感觉,甚至还说到意义。
⑨一个多小时以后,我们迫不及待地奔向月牙泉。
⑩一汪泉水,清澈如仙女的清泪,周围任何一座沙山倾泻下小小一角,都会把月牙泉埋掉,但是棱角分明、曲线妩媚的沙山就立在那里,千百年来,月牙泉却安然无恙。
⑪风忽然来了,裹着黄沙,打着脸和眼。
眼当然紧紧闭住了,心里却在想,不说沙山下来,就这风裹的沙子往月牙泉里一落,不到十天半月,月牙泉不被沙子填满才怪。
⑫脸上没有沙子打了,便睁开眼,却发现那阵裹沙子打我的风是一个庞大的风团,灰苍苍的风团已经吹到沙山底部,然后昂着头,竟然直直地朝上吹去。
一个人的帽子被风卷了起来,帽子和沙子被风裹着,很快就到了山顶,转眼之间,就翻过山去了。
⑬我不禁感叹:“月牙泉的风有灵性,沿着沙山往上走。
”
⑭同行的朋友认真地说:“不是什么灵性,月牙泉周围的山势,决定了不管多大的风,一旦进入月牙泉区域,必然往山上走,不但能带走风里的沙子,甚至能裹挟沙山上的黄沙。
”
⑮这番话让我感慨万千,对奇特的现象,为什么要加上人性的思考呢?为什么要强加给它们所谓的高尚呢?为什么要赋予它们深刻的含义呢?
⑯这种反省持续到回去的路上,不禁想到了瓜棚下的母女。
她们那不卑不亢、真实善良的微笑,让戈壁滩不再枯燥的微笑,也许就如这向上的风,是本性,所以才那么平实真切。
⑰风,向上的风,正因为很难遇到,所以让我难以忘怀。
7.说说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8.文章第⑧段中写道:“我们才收回了眼和心,便情不自禁地感叹着在瓜州吃瓜的特殊感觉。
”请结合文章②-⑦段,概括让“我们”产生特殊感觉的原因。
9.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⑮中段画线句的妙处。
对奇特的现象,为什么要加上人性的思考呢?为什么要强加给它们所谓的高尚呢?为什么要赋予它们深刻的含义呢?
10.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⑰段的理解。
(1)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fěi()翠的玉器店。
(2)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lán()。
(3)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xuān()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我是一片雪,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
(2)张望的时候,我被阳光成了一滴水。
(3)眼前一黑,我就和很多水一起,到地底下去了。
A.轻盈 熔化 掉落 B.轻快 融化 掉落C.轻盈 融化 跌落 D.轻快 熔化 跌落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的顺序被打乱了,请你将其重新排序。
(填序号)。
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
①咕咚一声翻上水面②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③我是被亮光惊醒的④看见了很多不同模样的人⑤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
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⑥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
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
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
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
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丽江坝,丽江坝。
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
从玉龙雪山脚下,一直向南,铺展开去。
视线尽头,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
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
后来我知道,视野尽头的那些山叫作象山、狮子山,更远一点,叫作笔架山。
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
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了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
5.选文中“我又化成了一滴水”中的“又”字说明了什么? 6.“我又化成了一滴水”之后,经过了哪些事物?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7.选文写到四方街的建造、徐霞客的到来有何作用? 8.选文第一句中加点的“扑”字有何表达效果? 课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