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06 《红星照耀中国》
【易失分点解读】
一、作品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
【易失分点“避雷”】
【注意事项】作品意义1.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2.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
人物形象毛主席:毛主席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
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说话平易,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
周恩来:周恩来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他态度温和,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
朱德:朱德是“三军”统帅,是红军稳定的象征。
他的部下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整整一个严冬的艰难,而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他的个人魅力,还有那鼓舞部下具有为一个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贰精神的罕见人品。
红军战士:大批年轻的红军战士,刚毅坚忍、勇敢顽强、忠贞不贰、坚定如一,充满革命信仰和牺牲精神,为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
作品影响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
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
《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红星照耀中国》仅次于赛珍珠的《大地》。
《大地》使美国人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国老百姓,而《红星照耀中国》则使西方人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代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识都是从斯诺那里得来的。
《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他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
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毛泽东。
斯诺准确地把握到毛泽东同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民众的精神纽带。
没有人比毛泽东更了解他们,更擅长综合、表达和了解他们的意愿。
这将深刻地制约着以后数十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对点过关训练】
一、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
1.填空题。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_。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
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语段所叙述的战役和结果。
【答案】
1. 《西行漫记》 埃德加·斯诺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2.飞夺沪定桥 红军占领泸定桥,让全军渡过大渡河,进入四川境内。
【解析】
1.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题目中的“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
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内容,并反复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段,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文本叙写的是“飞夺泸定桥”的内容,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
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
第2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
最终让全军渡过大渡河,进入四川境内。
3.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
(2)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主要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
A.《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B.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他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C.因为它记录了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对共产党和红军情况报道很全面,但不十分真实客观。
D.《红星照耀中国》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文中提到了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答案】(1)西行漫记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2)C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情况。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2)C.有误。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故选C。
4.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问题。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埃德加・斯诺及其夫人海伦都曾在不同场合承认,《红星照耀中国》的诞生是与两个中国人有关的,这两个中国人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1)西行漫记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2)鲁迅 宋庆龄
【解析】
第(1)小题:《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主要讲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红星照耀中国》在刚出版时,为了避免国民党的清查,取名《西行漫记》。
题目中的“红星”,本指红军战士帽子上的红五角星,这里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色革命。
第(2)小题:由于国民党的消息封锁和对红军的反面宣传,斯诺急切希望亲自到西北了解红军的真实情况,最后通过鲁迅、宋庆龄等的引荐,斯诺来到西北革命根据地,看到一个个生活、战斗场景,见到心怀赤诚的共产党人,领略到平易近人的伟人风采。
5.名著阅读。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
文段中的“他”是纪实报道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人物,他是____。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的不朽名著。
【答案】毛泽东 埃德加·斯诺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
“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这是毛泽东的外貌特征,据此可判断“他”为毛泽东,《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6.名著导读。
(1)
“这时,突然出现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语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 A 讲的!我马上知道了他就是 ,那个“鼎鼎大名的”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
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
①这段话出自《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是记录真人真事的 作品,作者是 。
②A处应填写的交流语种是 ,人物“他”是 。
③简要概括“他”的人物形象。
(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由于作者当时身处被日本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作品不方便,《红星闪耀中国》一书于一九三七年在伦敦首次出版。
B.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
C.《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句中的“大迁移”是指井冈山会师。
D.《红星照耀中国》采用实地采访的方式,向全世界客观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答案】(1)①纪实 埃德加·斯诺(或填“斯诺”)
②英语 周恩来
③面容清瘦、温文尔雅、学识渊博、热情诚恳。
(2)C
【解析】
(1)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的把握。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根据“‘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那个‘鼎鼎大名的’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明确他讲的是英语,人物是周恩来。
文段“突然出现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这是外貌描写,可以概括出周恩来面容清瘦;“用温和文雅的语气向我打招呼”可以看出周恩来温文尔雅;从“那个‘鼎鼎大名的’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
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作者的评价可以看出其学识渊博、热情诚恳。
(2)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
通读原著,明确内容,揣摩选项正误。
ABD正确,C项有误,《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句中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
故选C。
7.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后回答下列问题。
(1)《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 作品,特点是用 说话。
(2)阅读这部作品,应该 。
(3)这部作品带给人怎样的启示?
【答案】(1)纪实文学 事实
(2)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
(3)示例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种红军英雄气概也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示例二:读《红星闪耀中国》,我真切感受到,红军远征的困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饿得不行就啃树皮,煮皮鞋,嚼石子……脚上惨不忍睹的血泡和老茧,路上倒下的红军越来越多……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保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困难都是磨炼。
红军的这种不忘初心在今天看来都是至关重要的啊!
【解析】
(1)本题考查名著的类别性质。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堪称“红色经典”中的经典。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2)本题考查纪实作品的阅读方法。
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
首先,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读《红星照耀中国》,通过阅读序言,浏览目录,跳读正文,我们可以发现,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 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其次,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
不妨追问:作品写了什么人?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域做些什么?重点突出了什么内容? 再次,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
阅读纪实作品,要善于体会和辨别作者对于事实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最后,阅读纪实作品,最终是要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为此,一要从事实中汲取营养,二要向作者“取经”,三要善于进行联系、比较、分析。
(3)本题考查作品启示。
可以从作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中谈,也可以从作品的思想倾向、语言结构等方面来谈。
示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一个之前未知的中国革命,也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铭记革命前辈的伟大、他们的不易,铭记他们为了党甘愿献出自己的一生,甚至是生命。
我们应该去学习他们骨子里的那份对初心的坚持,去继续着属于自己的一段“红色之旅”。
8.根据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把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读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感动常在心间。
读到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凌晨二三点钟,我感动于他的勤奋;读到周恩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感动于他的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屋子里陈设简单,唯一的奢侈品是一项蚊帐 俭朴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开放类试题,符合原著内容,与前一句格式相同即可。
如:读到周恩来为斯诺开列为时共需九十二天的旅程中的各个项目,我感动于他的细心热情、善于计划。
9.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作者____,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__。
【答案】《西行漫记》 埃德加·斯诺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作品阅读和积累以及把握作品内容的能力。
文学名著一般考查作者、作品名称、作品人物、作品情节等内容。
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有一定的了解和识记,对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有条件的话要阅读原著,还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红星照耀中国》刚出版时为了避免国民党的清查,取名《西行漫记》。
作者是美国人埃德加·斯诺。
题目中的“红星”本指红军战士帽子上的五角星,这里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10.名著阅读。
这学期,我们一起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请按下面要求回答问题。
(1)《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 ,是一部 作品。
(2)请你写出书中报道的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并结合事件谈谈所体现出的红军精神。
【答案】(1)埃德加·斯诺(或斯诺) 纪实
(2)示例:强渡大渡河 体现红军战士不惧牺牲,奋勇拼搏的英雄气概。
过大草地 体现红军战士在环境恶劣、物资贫乏困境中,挑战极限的大无畏精神。
(事件与体现精神相一致,意对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文学常识的掌握。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作者是埃德加•斯诺,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是一部纪实作品。
(2)名著阅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
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红军长征途中的事件非常多,如强渡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等,列举其中一个即可。
如:巧渡金沙江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点睛: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
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11.同学们阅读了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请完成下列题目:
①《红星照耀中国》用事实向全世界宣告:_____________________。
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而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
A.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B.《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西行漫记》。
C.作者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D.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7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③说说下列材料中的人物是谁?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六千英里的长征,大部分他是步行过来的,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的或受了伤的同志骑;在看演出中途,他把棉衣披在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尽管被高额奖金悬赏缉拿,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且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司令部门口只有一个哨兵;国民党空投传单悬赏捉拿他,他却命令将传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红军的宣传品;他被少先队员关于帝国主义大鼻子的回答逗得哈哈大笑,开玩笑叫作者大鼻子,风趣地回答作者关于大鼻子漫画的疑问。
人物:_________________
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 ②D ③彭德怀, 表现了他关爱部下、勇敢乐观、率真风趣的性格特点(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①《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创作的纪实性文学作品。
题目的意思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就像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阅读纪实性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
②D.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本项“1937年”表述有误。
故选D。
③根据选段中的“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的或受了伤的同志骑”“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且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等细节可知材料中的“他”是红军将领彭德怀。
根据“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的或受了伤的同志骑;在看演出中途,他把棉衣披在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可知他关爱部下。
根据“尽管被高额奖金悬赏缉拿,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司令部门口只有一个哨兵”可知他勇敢乐观。
根据“他被少先队员关于帝国主义大鼻子的回答逗得哈哈大笑,开玩笑叫作者大鼻子,风趣地回答作者关于大鼻子漫画的疑问”可知他率真风趣。
12.名著阅读
①《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作者:_______ 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
②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_______。
【答案】①《西行漫记》 埃德加·斯诺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②延安。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
英文名《RedStarOverChina》,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或《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红星”在西方语境中指下层民众参加的,造旧世界反的民主革命,《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星”特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
据此回答。
13.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读书分享会上同学们搜集和整理的材料,请你完成各题。
(1)上图是________路线图。
它正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这本书中写到的:“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
(2)《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至今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请结合书中内容和你的阅读感受谈谈原因。
【答案】(1)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答案要点:可以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纪实类作品的真实性、革命精神(长征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和自己阅读时的认识、感受来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原因。
【解析】
(1)根据路线中吴起、遵义、瑞金等地名,根据题目中“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等关键词,可判断这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的路线。
(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和写作特点的分析。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分析作品的最突出特点。
根据对作品的整体理解,我们知道《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这就说明了作品内容的真实性,而且报道的对象是国人崇拜的对象,很多内容都是鲜为人知的。
比如“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作者在文中写了红军将领的许多生活细节,内容生动,让人感受到领袖们最为真实的一面。
示例一:《红星照耀中国》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线索,用具体丰富的真实材料,向全世界实事求是地报告了“红色中国”的真相,有着保持时代特征的强烈的新闻性。
示例二:作者斯诺擅长在叙事中穿插自己的评述和评论,调动各种文学手法对人物和事件做异常生动的描述,善于捕捉生动的细节,行文既严谨又活泼。
不论在什么时代里,人们读来都是那么亲切,那么真实。
14.班级要举行《红星照耀中国》新书推介发布会,邀请你参加,请你完成以下的阅读任务。
(1)设计腰封。
腰封也叫书腰,是在书籍中间另置一条类似腰带的文字介绍,以配合行销或书籍推荐。
请仿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示例,设计《红星照耀中国》的腰封。
一部激励了无数青少年的励志之作
本书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经典形象。
他执着于革命信念而坚忍不拔的崇高人格已经跨越了时空,让更多的人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2)设计海报。
班内以“红星英雄榜”为主题设计人物海报,请自选一位你印象最深刻的红军英雄,简述他的故事。
(3)选择军帽。
为了营造历史氛围,还原历史场景,发布会现场需要穿军装、戴军帽,请从下图中选择一项适合的军帽,并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说明选择的理由。
【答案】(1)示例: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
这本节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延安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和红军将领的情况(大意对即可)
(2)示例:节俭而有孩子气的彭德怀,他唯一的个人衣服,是一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
他为这件战利品表现出了孩子气般的得意。
(言之成理即可)
(3)示例:图二。
图一是八路军军帽,不符合《红星照燿中国》的年代背景;图二才是红军军帽,帽子中间那枚红色的五角星是红军的象征,后来逐渐成为共产党的象征。
【解析】
(1)明确思路:仿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示例,设计《红星照耀中国》的腰封,推荐介绍《红星照耀中国》,结合著作内容,语言流畅,内容充实。
示范:一部真实记录了一次伟大征程的经典之作。
本书记载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革命先辈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追寻这心中的信仰,用血肉之躯来完成一次伟大的征程,来挽救国家于危亡的。
(2)明确思路:从《红星照耀中国》中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结合他某一个具体的情节,概述他的一个故事,语言流畅,内容充实。
示范:胆气惊人的贺龙。
在一次酒宴上,有个客人想试一下贺龙是否真如他的父亲所说的那么勇敢,就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贺龙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3)明确思路:结合《红星照耀中国》,分析哪一顶帽子是当时的帽子,语言流畅,内容充实。
示范:图一是红军的军帽,缀红布五角星八角帽、佩红布领章的粗布灰色军装,这套瑞金时期诞生的军服被称为红军军服的统一式样。
帽中央的一颗红布五角星,象征工、农、兵、学、商团结一心向革命。
而图二则是八路军的军帽,红军改编国民革命军后,八路军、新四军都佩戴国民革命军陆军帽徽,即“青天白日”帽徽。
故图二的军帽更能够营造氛围,符合历史环境。
15.请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积累,完成下面的填空。
(1)《红星照耀中国》原名为《________________》,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三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和红军的军事策略,四是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2)我家分成两“党”。
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
这里的“我”是_____(填人名)。
【答案】(1)西行漫记 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 (2)毛泽东
【解析】
(1)这道题考查对名著基本内容的了解。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
主要讲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其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是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2)这道题考查对名著细节的了解。
选文是小说《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介绍自己家小时候的情况。
原文是:我家分成两“党”。
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
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
可是在反对党的“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
我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
凡是明显的感情流露或者公开反抗执政党的企图,她都批评,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
但我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同我父亲辩论的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引经据典地来驳他。
这里形象幽默地写出了少年毛泽东和家中的其他人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联合起来反抗旧势力的代表(即自己的父亲)的有趣故事。
16.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战争与和平”)
(1)选段中的“他们”被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____________”,题目“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星”象征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云:“勇者无惧。
”请结合你对书中“他们”事迹的阅读体会,谈谈对“勇者”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红小鬼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红军战士们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红军就是勇者;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勇气的力量,我们从小就要有志气,有信心,树立远大的目标,即使遇到重重困难,也敢于迎难而上,做生活的勇者。
(意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及名著内容。
解答此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内容,并反复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段,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解答此题,要结合材料判断出处,然后结合原著分析作答。
(1)由于他们参加红军的年龄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的少年”,埃德加·斯诺将军在第十篇“战争与和平”的第二节专门釆访他们,埃德加·斯诺并亲切地称为“红小鬼”。
“红星”在西方语境中指下层民众参加的,造旧世界反的民主革命,题目“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星”象征共产党及其领导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
(2)解答此题结合本意和红军事迹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来谈。
“勇者”本意是指从危机中拯救人们的、勇敢的英雄。
在红军长征队伍中,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都还是些娃娃,却跟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在跋涉中渐渐成长,在战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出一曲曲生命的壮歌,表现出了无所畏惧、乐观的品质。
他们心中有信念,相信红军,相信革命,他们就是“勇者”。
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应该有红军战士那种迎难而上,不畏挫折,越挫越勇的精神。
17.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____,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这本书后来曾易名叫《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真实地记录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作者可能报道了(_____)
A.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胜利 B.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C.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答案】埃德加·斯诺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西行漫记》 C
【解析】
(1) 《红星照耀中国》曾译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文学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题目中的“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2)A. 平型关大捷发生于1937年,台儿庄战役发生于1938年;
B.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发生于1947年;
C. 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发于1936年10月;
D. 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
故选C。
18.《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认为,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里,最有力且运用得最巧妙的武器是什么?
【答案】红军戏剧队或红军剧社
【解析】
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中的“在共产主义运动中,没有比红军剧社更有力的宣传武器了,也没有更巧妙的武器了。
由于不断地改换节目,几乎每天变更活报剧,许多军事、政治、经济、社会上的新问题都成了演戏的材料,农民是不易轻信的,许多怀疑和问题就都用他们所容易理解的幽默方式加以解答。
红军占领一个地方以后,往往是红军剧社消除了人民的疑虑,使他们对红军纲领有个基本的了解,大量传播革命思想,进行反宣传,争取人民的信任。
例如,在最近红军东征山西时,成百上千的农民听说随军来了红军剧社,都成群结队来看他们演出,自愿接受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的戏剧进行的宣传”可提炼作答。
阅读名著,完成下面小题。
19.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一项匹配不当?( )
A.朱德——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却十分的诚恳。
C.彭德怀——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是一个大的滑稽家。
20.《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一部纪实作品,曾更名为《___》,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___的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答案】
19.B
20. 西行漫记, 时间
【解析】
19.B.结合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内容可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
是对徐海东的评价。
故B项错误。
故选B。
20.本题考查名著积累。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一部纪实性作品,曾易名为《西行漫记》,全书共12篇。
《红星照耀中国》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其书名包含着作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的信心。
21.名著阅读,按要求填空。
(1)《红星照耀中国》由 ______国的记者 _______________ 创作,它是第一部向全世界客观地介绍中国红军和共产党的著作。
(2)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一项匹配不当?请结合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写出正确的评价对象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
A.朱德——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
C.彭德怀——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很有才智。
【答案】(1)美国 埃德加·斯诺 (2)B徐海东
【解析】
(1)《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2)徐海东,共产党领袖中“阶级意识”最强的一个,在谈吐上也是如此。
他对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很为自豪,他常常笑称自己是个“苦力”。
他的自豪的热情未免有点幼稚天真,但是极其真诚,他的部下对他的拥戴的秘密也许就在这里。
他对自己的部队极感自豪——不论他们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战士、骑兵、革命者的能力。
B对应的不是周恩来,而是徐海东。
22.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中“别了,红色中国”的片段,回答后面问题。
然后我转身趟过溪流,向他们挥手告别,很快骑上马跟着我的小旅队走了。
我当时心里想,也许我是看到他们活着的最后一个外国人了,我心里感到很难过。
我觉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
片段中的“我”就是《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_国的________(填写人名)。
请结合整本书阅读,简要分析作为外国记者的作者“我觉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美 埃德加•斯诺(或斯诺) 原因:他被生活在中国“红区”的人们不可征服的精神感染,对他们有了真挚热烈的感情,对处于革命与战争中的中国有了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内心已经融入“红区”,有了一种归属感。
【解析】
(1)《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积累。
“我觉得我不是在回家”中的“回家”指的是回美国,“而是在离家”中的“家”指的是延安,表明“我”已把延安当作自己的家,喜欢上这里。
据此可见作者对采访所得事实是肯定的、赞美的,比如作品中作者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23.天姥山语文社团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下列小题。
[读摘录] |
[猜人名] |
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 |
(1)他是__________ |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顴骨突出 |
(2)他是__________ |
他打仗十年,负伤八次。 |
(3)他是__________ |
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
(4)他是__________ |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名新闻记者的经典纪实作品。
它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
B.《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很多红军领袖的情况。
C.《红星照耀中国》所记录的是经过作者筛选的事实,还有作者对于事实的感受和印象,所以作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主观的评价。
D.斯诺拍摄了大量苏区生活的照片,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如毛泽东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一直广为流传。
【答案】(1)周恩来 (2)毛泽东 (3)徐海东 (4)贺龙 (5)C
【解析】
(1)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注意对重要人物特征的把握。
(1)根据“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分析,是周恩来;(2)根据“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顴骨突出”分析,是毛泽东;(3)根据“有一颗子弹从他跟下穿过他的脑袋又从耳后穿出”分析,是徐海东;(4)根据“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分析,是贺龙。
(5)C.“作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主观的评价”有误,改为“客观的评价”。
故选C。
24.名著阅读任务单
探究维度 |
阅读策略 |
阅读任务 |
阅读记录 |
揭秘斯诺写作视角 |
略读浏览 |
依据内容,写出《红星照耀中国》书名的由来。 |
(1)_______ |
并不遥远的英雄 |
评价质疑 |
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认为:《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伟人和英雄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的精神气质一直在感染我们。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
(2)选(______)_____ |
真实、细腻的笔触 |
拓展联读 |
纪实文学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 |
(3)________ |
【答案】(1)本书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红星照耀中国,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表达了对中国革命必将胜利的信心。
(2)示例一:认同。
毛泽东作为领导,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爽朗的性格,天生精明,生活上与普通战士们平等,随身带的算得上奢侈品只是蚊帐。
他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才休息。
他还和被辣椒呛到的斯诺开玩笑:“爱吃辣椒的人都是革命者。
”这让我们看到了伟人的亲切的、生活化的一面,让人肃然起敬。
(示例二:认同。
毛泽东是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对军事战略、世界形势、国共关系有着军事家和战略家的眼光,以坚忍的意志力帶领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开始长征,杀出一条血路胜利到达陕北。
他是促进民族解放,书写共和国历史的缔造者和创造者,其精神在当今仍然让人受到鼓舞。
(3)示例一:《长征》以严肃的历史责任感记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惊人壮举,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生动、动情的长征纪实作品。
作者通过采访、实地调查等方法,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叙述历史。
红军转移的浩大场面,在作品中得到真实而翔实地再现,令人震动和感慨。
同时作者特别讲究挖掘与披露众多生动细节,注重对历史事件中人物心理活动的描摹和对历史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的渲染,表现了那一群人的不灭信念、坚定追求和永恒理想。
示例二:《飞向太空港》的真实性在于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以历史笔法勾勒概貌,全景式地描绘了此时卫星发射的全过程;其文学性在于以精彩的细节、生动的人物描写,字里行间饱满的情感,描绘了我国第一次发射国外商业卫星的壮观情景,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
【解析】
这是一道考查名著阅读的题型。
名著阅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
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1)“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题目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
(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必须结合相关的故事情节来分析。
如:认同。
周恩来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
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诬蔑共产党人是“无知土匪”’“强盗”形成了奇特的对照。
朱德能跟战士共同生活,密切接触,因而获得他们的信任。
作战不管大小,事前要查勘地形,精密计划一切。
(3)此题考查纪实文学的特点,任选一部作品分析即可。
如:《长征》是第一部用纪实方式最全面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
王树增想方设法采访了上百位老红军,探索那代人的精神世界。
一路的翻山越岭,一路的流血牺牲,一路的迷茫与困惑,一路的绝望与期望,一路的疾病与饥饿,一路的生与死,王树增都用生动的笔触进行描述,感人至深。
【点睛】
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
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25.根据《红星照耀中国》阅读积累,完成下面表格。
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阅读记录表 |
||
人物 |
事迹 |
共同特点 |
①________ |
他是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又很复杂的人,南京悬赏20万买他的人头,而他却时常在大街上和农民聊天、身边最多有一位警卫员。 |
③________ |
②________ |
他原是著名将领蔡锷的军官,却毅然放弃荣华富贵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 |
|
彭德怀 |
他9岁离家闯荡世界、17岁带领饥民攻打粮仓。 |
【答案】毛泽东 朱德 这些革命先驱虽出身平凡,却有一股刻在骨子里的救国救民意识。
身为领导人,却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不摆架子,他们那颗爱国爱民之心,不为功名,不为利禄,只为当时中国四万万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和情节的识记。
要熟练掌握小说主要人物的姓名籍贯,出身经历,性格特点,小说人物做的事,对主要故事情节要熟悉,用概括的语言分条作答。
①毛主席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苏区人民拥护他,他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
蒋介石向红军发动第五次围剿,同时,在全国各大报纸上发布了悬赏布告:“生擒毛泽东者,赏洋二十五万元。
”
②朱德于云南讲武堂毕业,是著名将领蔡锷的军官。
他放弃荣华富贵毅然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
在长征中尤其是当张国焘决定南下的时候带领四方面军在川西北进行艰苦斗争并最终率部抵达陕北立下了永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③毛泽东、彭德怀、朱德……一个又一个领导人,他们虽出身卑微,却凭着一份救国救民的执念,壮大了红军,造就了今天。
作为领导人,他们却毫无领导的架子,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吃食,普通。
衣着,简朴。
磨难,受尽。
却难掩,他们那拳拳的爱国之心。
不为功名,只为百姓。
不求利禄,只求和平。
26.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的封面人物是一位英姿勃发的红军小号手,头戴八角帽,腰挎手枪,手举军号,迎着朝阳,吹奏着前进的号角,他是谁?斯诺为什么选中他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
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本书相关内容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红一团教导营总支书记/谢立全(写出人名或人物身份均可)。
这个红军小号手代表着前仆后继、英勇不屈的红军战士形象;他吹奏的号角象征着民族解放的“抗战之声”。
(2)示例一:我认为红军是人。
因为他们都是平常人,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和好恶。
比如,毛泽东接受斯诺采访时,翻找衣服里面的虱子;彭德怀是一个愉快爱笑的人;李克农是一个爱开玩笑的人。
示例二:我认为红军是疯子,他们面对困难坚定不移,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如在飞夺泸定桥时,红军战士攀着铁索,脚下是湍急的河流,对面有敌军阻截,空中有敌机轰炸,但他们竟能在这种情形下夺取了泸定桥。
示例三:我认为红军是神。
红军创造了诸多奇迹:在敌人围追堵截的情况下,他们翻越数座大雪山,渡过几十条河流,穿过沼泽遍布的草地,最后胜利会师。
【解析】
(1)本题考查对名著的阅读积累。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力作。
一面迎风飘扬、写着“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军”的红旗;一位红军小号手头戴八角帽,腰挎手枪,手持军号,举止间透着英武、坚毅、果敢、勇往直前的气魄。
这就是《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抗战之声”的小号手谢立全。
红军小号手代表着英勇无畏、一往无前、前仆后继的红军战士形象。
这幅照片取名为《抗战之声》,是因为那是发自中国延安共产党人之声,是为挽救民族危亡、訇然于天地之间的一声。
这幅照片也以其深邃的意蕴和精到艺术,成为《西行漫记》最著名的照片。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片段的理解与体会。
在阅读整本名著的基础上,能根据题目要求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是神均可,只需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述合理有序即可,不要求统一答案。
如“人”的角度:我认为红军是人,是平常人,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也有平常人的爱好。
如他们悄悄地到了镇上,从高处望河岸望去,发现三艘渡船中有一艘系在大渡河的南岸之后,又惊又喜地。
“神”的角度——如:我认为红军是神,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他们翻越数座大雪山,渡过几十条河流,穿过遍布沼泽的草地,徒步二万五千里,最终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真是神奇!
27.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____________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答案】延安 毛泽东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著知识的了解。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经典名著,是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堪称“红色经典”中的经典。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延安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28.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___》,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_________(类型)作品。
作者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答案】西行漫记 纪实性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迫害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
与此同时,与中国共产党、红军有关的消息也被严密封锁。
正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形容的那样,“红军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的腹地进行着战斗,九年以来一直遭到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有太多的疑问在斯诺心头盘旋,他很想弄清这样一些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不可动摇的力量推动他们豁出命去拥护这种政权呢?”……为了解开这些谜,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根据地,他在陕北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 周恩来等人,他还深入红军战士和根据地老百姓之中,了解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红军战士的生活,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这部书的意义,不仅在于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 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这是一部纪实作品,这部纪实作品,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这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
29.名著阅读。
(1)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这里所提到的“大迁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节选,请说说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在埃德加·斯诺的眼中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你认为在什么条件下,中国人民才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的军队?”我问。
“三个条件可以保证我们的成功,”他回答说,“第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的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在这三个条件中,主要条件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团结。
”
【答案】(1)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万里长征 (2)毛泽东; 精明而又博学;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艰苦朴素又廉洁奉公;吃苦耐劳,身体健康;深受中国人民的拥戴(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的理解能力。
从“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可知是对红军长征的描述,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红军进行了长征。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
由材料中“他”的主张“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可知,“他”是毛泽东。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毛泽东是这样一个人:①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
②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③有深邃感情、爱军爱民的人。
据此作答。
30.运用积累的名著知识,回答问题。
《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_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经典名著,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___________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做了客观的评价。
【答案】美 红色 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
【解析】
名著一般考查作者、作品名称、作品人物、作品情节等内容。
学生对教材中推荐的名著要有所了解,对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31.《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在红区安塞,斯诺遇到一个长着脸黑色大胡子的人,用温文尔雅的英语和他交流,这个人是①。
在红军中,有一位身材魁梧,像老虎般强悍的人,当初,因不满国民党的“农民大屠杀”,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人是②。
【答案】周恩来 贺龙
【解析】
《红星照耀中国》领袖人物之周恩来:
①肖像:他个人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②出身:大官僚家庭。
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
③人物特点及作者印象:他确乎有一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态度温和。
《红星照耀中国》领袖人物之贺龙:
①肖像: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
②出身:他的父亲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把名望传给了贺龙,因此贺龙在年轻时就闻名湖南全省。
③人物特点及作者印象:土匪头子;被国民党报纸称为“劣迹昭著”;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武装。
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他的口才很好;有很强的个人感召力(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生活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喜欢马,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
性格很急躁,但是很谦虚;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对有钱人仇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