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是“回忆的记事”,它以优美的语言、深沉热烈的感情回忆了作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 在追怀旧事的同时,也对丑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揭露和讽刺。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 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里作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十篇中《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七篇,为回忆童年生活,让读者看到鲁迅先生故乡的民俗风情,也见到当时人心世道。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乃人生怀念文字。 1.《狗·猫·鼠》这篇文章作者清算猫的罪行, 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4.《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5.《无常》这篇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7.《父亲的病》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8.《琐记》作者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 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9.《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10.《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
阿长出自《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睡相不好、喜欢切切察察,而且还踩踏死鲁迅喜爱的隐鼠,这些都使鲁迅对她感到厌烦,但是当她真诚善良的一面表现出来时,如送给鲁迅心心念念的《山海经》,鲁迅不禁心生敬意和感激。
阿长是封建社会下一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她粗壮耐劳,真诚善良。
藤野先生出自《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期间极为尊敬的一位良师。
他不修边幅,但治学严谨。
他正直热忱,热心地关注鲁迅的学习,与当时日本学生对中国留学生的鄙视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些高尚的品质一直激励着鲁迅勇往直前。
父亲出自《五猖会》 在《五猖会》中,鲁迅塑造的“父亲”形象似乎不近人情,与现实有些出入,主要是为表达主题而设置。
父亲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强迫孩子背书,使孩子深受打击,留下心理阴影,从而揭示了封建家长制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范爱农出自《范爱农》 范爱农是当时社会充满爱国情怀的一群小知识分子的形象代表,他们的命运起伏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经历了对黑暗的不满、对革命的期待以及对革命的失望的心路历程,社会的迫害、生活的窘迫又将他们逼入绝境。
艺术特色 《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都是回忆性文章,但它们不是对往事的单调的记录,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的优美的散文珍品。
作者撷取那些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地描述,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画人物的性格,使作品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1.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常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作者鲁迅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2.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蕴涵丰厚。
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
3.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
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
如在《父亲的病》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4.注意人物的刻画和描写,运用白描的手法,传神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采用了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创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旧学老先生寿镜吾;《阿长与山海经》中农村朴素妇女阿长;《藤野先生》中教学严谨的藤野。
5.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
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昧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对点过关训练】1.阅读《朝花夕拾》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
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1)语段中,鲁迅为什么对“她”采用多样的称呼?请根据名著内容简析。
(2)《朝花夕拾》中还有许多美好的回忆,请在其余篇目中,自选两篇,各列举一个情节。
【答案】(1)因她谋害隐鼠等,幼年的鲁迅憎恶地称她为“阿长”;多年后,当他回忆阿长利用告假的时间给“我”买了我念念不忘的《山海经》这件事,鲁迅先生对她充满敬意和怀念,深情地称她为“我的保姆”“长妈妈”。
(2)示例:《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无常》一文中无常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半刻。
【解析】(1)考查名著人物及故事情节。
解答此题,要结合《朝花夕拾》中的有关故事,进行作答。
根据文中内容“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
只有祖母叫她阿长。
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从这段话看,鲁迅喜欢尊敬这位保姆时,叫她长妈妈;讨厌她时叫“阿长”,因为幼年的鲁迅误以为长妈妈谋害了他最喜爱的隐鼠;后来,长妈妈利用告假的时间去给迅哥儿买来了他最喜欢的《山海经》,从此以后,鲁迅对长妈妈有了新的敬意。
(2)考查名著故事情节。
解答此题,要结合《朝花夕拾》中的故事情节,筛选出美好回忆的故事情节。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鲁迅那时渴望有一部绘画的《山海经》没有办法上街去买,不料有一天,阿长却给鲁迅买来了,这使得鲁迅满心欢喜,并对她心存感激之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文中通过对百草园春、夏、秋三季景色的描绘,写了“何首乌”、“覆盆子”等一些看似无趣的东西,在作者的眼里似乎一切都变得富有情趣和升级。
写出出自《朝花夕拾》中的美好回忆即可。
2.最近,班级里开展了“《朝花夕拾》知多少”的名著阅读竞赛活动。
请你根据描述,完成下列题目。
(1)__________(人名)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是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他读书入神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2)这场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情境出现在《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____》里。
这是一场孩子们盼望的盛事,由于“我”家太偏僻,“我”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人抬着神像匆匆跑过;这是场让“我”痴念的盛事,“我”宁愿生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答案】(1)寿镜吾 (2)迎神赛会 五猖会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朝花夕拾》里作品人物的把握。
根据“他是 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明确他是寿镜吾老先生。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能力。
从“伸长了颈子,遥望,久候”“宁愿生一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等词语中可看出“我”对“盛事”的期盼,可以知道“盛事”就是迎神赛会,出自《五猖会》。
3.名著阅读。
以下文字是对鲁迅《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描述,请据此填空。
身上穿的是斩衰凶服,腰间束的是草绳,脚穿草鞋项挂纸锭;手上是破芭蕉扇,铁索,算盘;肩膀是耸起的头发却披下来;眉眼的外梢都向下,像一个“八”字。
头上顶长方帽,下大顶小,按比例一算,该有二尺来高罢;在正面,就是遗老遗少们所戴瓜皮小帽的缀一粒珠子或一块宝石的地方,直写着四个字道:“一见有喜”。
上面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填篇目名),纵观全篇请谈谈作者对“鬼物们”的情感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常》 敬佩及赞美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朝花夕拾》的阅读积累。
“身上穿的是斩衰凶服,腰间束的是草绳,脚穿草鞋,项挂纸锭;手上是破芭蕉扇、铁索、算盘;肩膀是耸起的,头发却披下来……”出自鲁迅的文集《朝花夕拾》中的《无常》。
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深受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作者对“白无常”充满敬佩和赞美之情。
因为“白无常”不但活泼而诙谐,而且单单浑身雪白这一点就能在各色鬼怪中十分扎眼,很有“鹤立鸡群”之感。
4.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杨二嫂”最有可能是根据《朝花夕拾》中的哪位女性塑造的?理由是什么?【答案】衍太太。
两者都心术不正、自私自利、爱搬弄是非,是典型的庸俗、市侩的小市民形象。
【解析】本题要结合名著中的内容来分析。
课本中“名著导读”所推荐名著的主要内容、情节等有关资料应熟记,随时搜集丰富自己这方面的知识。
在做题时,要静下心来,结合掌握的名著内容及与人物有关的故事情节,就一定能得出答案。
此题应该围绕衍太太和杨二嫂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突出其“自私”“庸俗”的特点。
5.《朝花夕拾》的《琐记》中,写“我”和小伙伴最愿意在衍太太家里或她家四近玩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好;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孩子们碰伤后决不埋怨,而是给孩子们擦药。
【解析】本题考查对《朝花夕拾》的阅读积累。
衍太太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也许早就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轻,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
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
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孩子们头上碰得肿了一大块,她用烧酒调了水粉,搽在伤口上。
6.在《朝花夕拾》《红岩》《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中任选一部作品,结合其相关内容,自选角度(主题、情节、人物、语言等),简要说说这部经典名著带给你的独特感受或体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形象令我感动。
在他被迫独自待在荒岛上的二十几年中,他遇到了许多困难,可是他从未屈服,始终想办法克服,直至最后获救。
他身处困境时始终秉承的智慧、勇气、毅力深深打动了我,给我以激励。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的把握。
根据平时的识记积累,从主题、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自选角度,谈名著带给自己的感受或体验即可。
首先从所给名著中任选一部,从主题、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中任选一方面做简要概述。
如从《海底两万里》的人物形象方面来谈。
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阴郁,却又知识渊博;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
在南极缺氧的时候,由于缺乏空气,他们几乎虚脱。
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这时,尼摩船长没有去吸最后一丝空气来维持生命,而是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
……然后结合自身实际谈自己的思考或启示。
尼摩船长为了别人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为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深深地感动了我,给我以激励。
7.阅读《朝花夕拾》选段,完成各题。
报馆案是我到南京后两三个星期了结的,被一群兵们捣毁。
子英在乡下,没有事;德清适值在城里,大腿上被刺了一尖刀。
他大怒了。
自然,这是很有些痛的,怪他不得。
他大怒之后,脱下衣服,照了一张照片,以显示一寸来宽的刀伤,并且做一篇文章叙述情形,向各处分送,宣传军政府的横暴。
我想,这种照片现在是大约未必还有人收藏着了,尺寸太小,刀伤缩小到几乎等于无,如果不加说明,看见的人一定以为是带些疯气的风流人物的裸体照片,倘遇见孙传芳大帅,还怕要被禁止的。
(1)上述语段出自鲁迅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的“他”是________,他具有________的性格特征。
(2)作者和他初识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____)A.两人初识发生争执,不打不相识,成为挚友。
B.两人初识发生争执,不愿朋友调和,互相看不顺眼。
C.两人初识发生争执,淡淡之交,偶然相遇联系。
【答案】范爱农 愤世嫉俗 C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知识。
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内容,并反复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段,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1)由选取的片段中“照片”“刀伤”“军政府”等细节可以看出此文选自《范爱农》,文中的“他”即是范爱农。
从“他大怒了”“脱下衣服……宣传军政府的横暴”等句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
(2)范爱农和作者初识的时候是在东京同乡会上,因为两人的意见不合,发生了争执之后相识,但一直没有深入交往,后来作者回国,偶然遇见范爱农,然后开始联系。
据此可知选择C。
8.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
【答案】示例:阿长给“我”买《山海经》,“我”对阿长这个劳动妇女从“不大佩服”到充满敬意(感激;歉疚;思念)。
衍太太怂恿“我”偷母亲的东西变卖,并把这个谣言散播开来,“我”对衍太太这个庸俗的市井女人充满厌恶之情。
【解析】考查能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解答也要把握几个重点情节理解。
长妈妈爱孩子,她虽然有许多缺点,但她是为孩子着想的。
如给“我”买《山海经》的事件。
衍太太却是一个十足的两面派,她经常在背后怂恿孩子们做坏事儿,事后又在人前做好人。
如怂恿“我”偷母亲的东西、散播谣言等。
9.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问题。
在《朝花夕拾·琐记》一文,鲁迅先生在南京矿路学堂读书时,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鲁迅接受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原因是在南京矿路学堂读书时,阅读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受到了作者赫胥黎的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还阅读了《时务报》和《译学汇编》,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解析】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与理解。
《琐记》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接受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文章从作者切身感受出发,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
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
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1)上面的文字节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所选文段中引号中的话是_______说的。
(2)从选段中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说话者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人。
【答案】1)范爱农 (2)胆小、冷漠无情 【解析】(1)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题干已表明语段出自《朝花夕拾》,从“发电报”和外貌描写的语句可知此段文字出自《范爱农》,说话人是范爱农。
(2)考查对人物性格特征的理解。
从范爱农不主张发电报,“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渺视”可以看出,作者此时主观认为他胆小、冷漠无情。
据此概括即可。
11.名著阅读。
(任务一)根据提示写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名称。
(1)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________)(2)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________)(3)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________)(任务二)(4)下面对《朝花夕拾》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_____)A.《狗·猫·鼠》是由对“正人君子”的攻击项发,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达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B.《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C.《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D.《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论语》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批判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答案】(1)长妈妈 (2)寿镜吾 (3)藤野先生 (4)D 【解析】(1)本段人物描写节选自《阿长与<山海经>》,人物是阿长或长妈妈;(2)本段人物描写节选自《草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物是老师寿镜吾;(3)本段人物描写节选自《藤野先生》,人物是教授鲁迅医学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
(4)ABC三项正确。
D项错误。
父亲强迫背诵的是《鉴略》。
12.根据以下提示写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名称。
(1)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______)(2)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______)(3)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告诉各人的父母。
(______)(4)他的脸是圆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______)【答案】(1)范爱农 (2)寿镜吾先生 (3)衍太太 (4)陈莲河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
(1)根据“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外貌特点可以判断这个人是 “范爱农”,他是个热爱祖国,倔强耿直,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的人。
(2)根据“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可知这是寿镜吾老先生,出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根据“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的特点,可知这是《琐记》中的衍太太,是一个开始给人感官上很善淑的人,接触久了却发现是一个很圆滑可恶的人。
(4)根据“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的描述可知这是《父亲的病》中的陈莲河,这个反面人物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江湖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