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美文,感知语言。
2.品读内容,体会层次。
3.知人论世,探寻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出岳阳楼照片,《岳阳楼记》自问世九百多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仅仅因为这篇文章文辞优美吗?如果不是,那还有什么原因?今天,我们一起来探寻。
二、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岳阳楼记》是一篇千古传诵的美文,虽已历经近千年,但它深刻的思想和美妙的文字却在岁月的沉淀下更显熠熠生辉。因大量使用骈句,所以语言凝练形象,富有音乐美。又因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所以谋篇布局摇曳多姿,成功地为读者展现了一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之思。是一篇特别适合朗读的佳作。齐读。
【提问】你读出了此文怎样的结构方式?读到了哪一个核心短语?
【明确】总分总结构,览物之情。
【提问】请梳理全文的写作思路,写景与情感的关系。
【明确】第1段:交代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写作缘由。
第2段:概写洞庭湖全景,引出“览物之情”。(巴陵胜状——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总领并引出后三段)
第3段写第一种览物之情(迁客骚人):阴雨苦雨——感极而悲(悲)
第4段写第二种览物之情(迁客骚人):春和景明——心旷神怡(喜)
第5段写第三种览物之情(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忧后乐)
三、重点赏析,理解特色
【提问】从题目看,本文的体裁应该是什么?读第一节,思考:“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什么意思?作为一篇“记”岳阳楼的文章,它应该写些什么?【学生思考,自由回答】
【提示】可是,据有关学者研究,范仲淹并没有到过岳阳,更没有登楼。滕子京仅仅寄上一幅描绘洞庭风景的山水画《洞庭秋晚图》给他。作者能用常规手法“记”岳阳楼吗?
【明确】不能,必须突破文体,不能写自己登岳阳楼,观洞庭湖,写景必须通过观画进行联想式的描写,因为不是自己亲身登楼写景,所以作者巧妙地融入了议论与抒情,这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所以,作者写景选择了三个角度:第2段的总体概写,第3段的写阴雨之景,第4段的阳光明媚之景。而且第一个角度之后都有议论或抒情。与一般游记采用定点观景或移步换景的写法不同。原因是本文不是实地观景,而是观画写景,再议论抒情。
【提问】(齐读第2段)洞庭湖美吗?美在哪里?如何表现这种美?
【明确】美在气势,美在变化。“衔”“吞”运用比拟,与“汤汤”“涯”一起生动形象地写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和广阔浩渺。“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现变化之美。因此,洞庭湖如此之美,吸引了无数迁客骚人来此观瞻,并留下许多名言佳句,可以说非常的详备了,但这不是作者范仲淹要讲的内容,作者要讲的是,作为通南达北的洞庭湖,却引发了多少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而滕子京就是其中一位。
【提问】洞庭湖迁客骚人哪些览物之情?(齐读第3和4段,分析作者分别写了洞庭湖的哪些景象?)
【明确】第3段描写了阴风苦雨之景。每逢这样的时节,连月的阴雨,阴风呼啸,洞庭湖浊浪滔天;太阳与星星不见光芒,四周的山也看不见;商旅也不通,船只不航行;特别是傍晚时分,还能听见猛虎吼叫,猿猴哀鸣。面对这样的景象,迁客骚人们,自然会产生思念国都,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等悲伤凄苦之情。
第4段描写了春光明媚之景。但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季节,湖面平静,湖光与天色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垠。这个时候的洞庭湖,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湖中的漂亮鱼儿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郁郁葱葱,一片生机。有时候,湖面的大雾消去,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金光闪闪,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底的玉璧;湖面上,渔歌互答,你来我往,快乐得没有尽头。面对这样的景象,登楼远眺,自然会心旷神怡,荣辱全忘,快乐无比。
【提问】第5段“嗟夫”一词传达出了作者谈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时怎样的情感态度呢?
【明确】“嗟夫”一词,流露了作者无尽的失望与怅惘,更有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孤独与遗憾。因为他们的喜与悲,常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联系到个人的人生荣辱与官场起伏。
【提问】那有没有和“迁客骚人”不一样的人呢?他们是谁?有什么特点?(可引用原文短语作答)
【明确】明确: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换言之,这类人无论外物环境如何变化,个人际遇如何沉浮,他们心中牵挂最多的始终是百姓和天下。【追问】由此可见,古仁人和迁客骚人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明确】迁客骚人是狭隘的“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是豁达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远大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补充背景】介绍范仲淹的生平事迹。【提问】从这些文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范仲淹?
范仲淹其人
一生四起四落。为官三十七年,在京城生活却总共不到四年,皆因“理或当言,死无所避”。
公元1021年,身为一名看盐小吏的范仲淹发现海堤年久失修,海水倒灌,冲毁盐场,淹没良田;百姓流离失所,逃荒他乡。力排众议,身先民工,督战三年,终成大功。
公元1033年,全国闹蝗灾旱灾,饿殍遍野。范仲淹冒杀头之险力谏宋仁宗。开仓济民的同时进行生产自救,遍设诊所,亲自研制药丸“乌味丸”,伴百姓度过灾年。
范仲淹为官三十七年,一心只为民办事,为民请命,为民除弊。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小结】抒发了他豁达胸襟、远大抱负: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后在天下人之后。
四、知人论世,探究意图
【提问】文中哪两句话是劝勉滕子京的?
【明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补充材料】据《岳州府志》记载,嘱托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滕子京因被人诬告挪用公款正贬官岳州。当时的滕子京悲愤愁苦,牢骚满腹,打算岳阳楼竣工之后,凭栏痛哭以泄其愤。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提问】看看文章写了哪三重境界?哪一重境界要更高一些?为什么?
【明确】第一重境界:或物暗己悲,或景明则喜;第二重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第三重境界:先忧后乐。第一重境界最低。第二重境界,仅对“己”而言。但第三重境界,已经进入了“无我”的境地。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的境界要高一些。然而,那个时代,像他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怎能不让作者发出“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无限感慨!
总结写作意图:
1.劝勉之情。借写《岳阳楼记》的机会,委婉劝勉滕子京。
2.期盼之情。作者多么希望朝廷不再或“晴”或“暗”,多么希望忠臣贤士不再贬谪他乡,消极人生。这一声叹息中,饱含期盼。
3.无奈之情。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像他这样的心怀天下的仁人贤士,实在是少之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