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语言质朴平实,没有华丽辞藻和渲染铺陈,没有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和细腻的人物描写。这篇文章被编排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与其它课文相比,它的语言缺乏“嚼劲”,再加上文章年代久远,难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阅读兴趣。
面对这样的文本,该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章主旨呢?在翻阅有限的研读文本的资料后,我发现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依旧得回到语言的本身。如果说语言的平实让学生无法走进作者情感,那么带领学生走进言语深处,从平实的语言中读出不一样的味道,这样的课堂是不是就能让学生在习焉不察之处惊讶得目瞪口呆呢?
循着这样的思路,母亲的形象从日常生活中、在社会大背景之下、在儿子的情感里,在儿子的形象中慢慢凸显出来,一层一层,不断在语言的咀嚼品析中变得鲜明而亲切、伟大而感人。
从文本之中,朱德信手记录母亲的日常生活,没有太多的渲染,但却有着如母亲形象那般质朴的情感流淌其中。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母亲的不易从文章开始的养育子女那里就开始铺展开了。“被迫溺死”四字没有过多渲染母亲“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却让人读到了生活对母亲的残酷。
然而,母亲并没有时间去“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她将她的人生都奉献给了这个大家庭。“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作者罗列11个事件,既写出母亲一天内的工作安排,突出工作量大,又表明她是家中起得最早的、最忙碌的人。句中‘还’‘还要’,不但写出这些活是母亲的责任,体现母亲的勤劳,更体现作者对母亲的心疼。‘还能”所连接的“挑水挑粪”通常是男人的事。可见即便母亲的活计已经安排得满满的,她也主动多承担家中更重的活。母亲真的是又勤快又能干又明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朱德没有用完整的情节、细致的描写来表现母亲,却通过具体事例,平白朴实的语言让我们看见一个在家庭中不辍劳作的坚忍母亲形象。这种在一望可知之中发现一无所知的新奇就让学生在面对平实语言时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材在该课的阅读导语中提到“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锺太夫人的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这个信息是解密母亲形象的关键点。
母亲有什么特别之处能得到中共政府的认可呢?是因为她的苦她的勤,抑或是她的明理?任何一个答案都不足以回答起这个问题。所以,仅在家庭环境之下去研读母亲是不够的,还需要介入各种资料,丰富母亲的生活背景,将她放置到一定的历史语境之下去探究其中的原因。
文中出现的三个时间点很要紧:“大革命”“抗战”“去年”。“大革命”:1924年到1927年间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大革命失败后,大批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遭到杀害。“抗战”:1937年7月~1938年10月,是日军展开战略进攻,中国军队进行战略防御的阶段。“去年”:即1943年。从1943年起,日军在中国军民持久抗战的有力打击下,受到很大消耗和削弱,战斗力下降。在此期间,1943年夏季,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
由这三个时间点引出母亲与儿子经历的社会大事件,能让我们走进大时代背景下母亲的内心。
大革命失败后,朱德与家庭完全断绝联系。面对这样动荡的时局以及杳无音信的儿子,母亲的内心应该是焦虑担忧甚至是害怕。但是她毅然挑起家里的重担。“独立支持”写出一个女人的坚毅,一位母亲的刚强。
抗战以后,朱德和家里断了十年的音信,作为母亲,她不曾埋怨儿子对家里的疏忽,而是选择理解。文中两个“知道”联结的是母亲对儿子和党的事业理解,所以“依然”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在她心中,小家的幸福比不过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此时的太夫人已经79岁高龄了。
那是段极其艰苦的日子。历史记录: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一年,四川闹灾荒,赤地千里,哀鸿遍野。朱德从来延安投奔革命的老乡那里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挂念家乡年迈的老母。身为八路军总司令,每月只有五块大洋的薪水,就只好求助往日的同乡挚友。
与岭老弟: ……述及家中近况,颇为寥落,亦破产时代之常事,我亦不能再顾及他们。唯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是如此。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贰百元中币,速寄家中朱理书收。…… 此候近安
朱德
11月29日于晋洪洞战地
信中用“寥落”一词概括了当时家里的情况,“寥落”指冷落萧条衰败。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这样一个大家庭已经不是一个女人可以独立支撑的了,年迈的母亲缺衣少食,连度过这一年都困难。然而,母亲不曾向儿子诉苦一句。而母亲的沉默是因为“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母亲理解儿子理解党的革命事业。她的同情达理在小家,那是宽厚,在社会大背景下,那是识大体明大局。去年来信时,母亲已经85岁了。母亲的隐忍沉默独立支持,正是因为她深深爱着儿子,才会竭力去理解儿子做的事情,她唯一的私心无非就见儿子一面,“聊叙别后情景”。然而即便是这样小小的愿望,母亲也不曾向儿子开一次口,她只是将想念放在心中,放在与家人们的闲话家常中。因为,“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用毕生最无私、最刻骨铭心的爱,浇灌着儿女岁月,而枯竭自己生命的母亲!”
对于这样的母亲,朱德心中有怎样的情感呢?
对于这样的母亲,朱德是敬和爱的。他反复说“我应该感谢母亲”,因为母亲交给朱德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教给朱德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他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这个从旧时代走过来的普通的劳动女性,这个长期生活在偏远山村的农家妇女,用她最深情的母爱和最朴素的方式,把内心情感倾注到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成长上。她把伟大的人格:忍耐、宽厚、善良、勤劳,溶入他的血肉之躯,从而影响他的一生。
对于这样的母亲,朱德是愧和憾的,因为“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一个“竟”表示出乎意料、意料之外,对于自己没有实现母亲小小心愿,朱德内心是万分愧疚,这种愧疚在母亲去世后变得沉重而悲痛。“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普天下为人子女永远的痛和憾。
自1919年一直到1944年母亲去世,期间整整25年,朱德都不曾见过母亲,他都在做什么呢?从文字中,我们能看到从办小学、参加新军和同盟军的朱德;参加辛亥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率领一部分队伍开赴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的朱德;看到起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参加长征、任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离开母亲的这么多年,朱德一直奔走在中国民族解放事业中,这是真正的“献身’,他将自己献身于中国民族解放事业。朱德因为自己没有报答母亲的希望而愧疚苦痛。然而朱德真的没有报答母亲的希望吗?文中,朱德这样说:“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1946年1月27日,《解放日报》发表中共中央祝贺朱德60寿辰的祝词中这样说:“你对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无限忠诚,你的不怕艰难危险,不求个人名利的牺牲精神,你的联系群众、信任群众、视民如伤、爱民如子的群众观点,正在鼓舞着全党全军为独立和平民主而奋斗到底”朱德将内心的小爱转化成了大爱,将对母亲的爱转化为对天下母亲的爱,用他的一生去实现母亲的期望。朱德母亲。实在是中国母亲的代表;朱德对母亲的敬和爱、愧与憾,也道出许多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唯有劳动人民母亲,能育劳动人民领袖。朱德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母亲的谆谆教诲。朱德的鞠躬尽瘁、百折不挠的革命忠诚,视民如伤、爱民如子的恢宏风度,得益于母亲的言传身教。这样便能理解毛泽东为锺太夫人写就这幅挽联“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自然也就理解党为锺太夫人举行公祭仪式的原因了。
把握文本个性化的语言和情思是回忆性散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我们只要引领学生走进言语的深处,关注作者个性化的语言,从读言到读人,就能让学生窥见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真实意图,就能够探知这一个文本小到一个单元大到一个时代的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