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说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只要做到其中一项,就足以名垂千古,而范仲淹可谓豪横至极,把三个选项都包圆了。
论立德/创制垂法,博施济众
他人格千钧、凛然正气,以一己之力扭转唐五代以来的无廉耻之风,立节操、敦风俗、办教育,振奋北宋士大夫主体精神;
论立功/拯厄除难,功济于时
他守土卫国、稳固边防(点击这里,回顾文臣范仲淹的戎马岁月),在朝主导庆历新政、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在地方则修捍海堰、赈济灾民;
论立言/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他有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其中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后世文人士大夫的立身准则。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庆历三年西北边境稍定后,范仲淹被召回京,针对北宋内忧外患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推行“庆历新政”。
两年后,改革以失败告终,范仲淹罢参知政事,被迫离京。
庆历六年秋,范仲淹知河南邓州。比他更早被贬的好友滕子京在岳州做太守,重修了岳阳楼,寄给范仲淹一幅《洞庭秋晚图》,请他“看图说话”作《岳阳楼记》。
本想求一篇中规中矩的政绩文,没想到范仲淹以贵重的人品和格局,写出了一篇发人深省、文质兼美、垂范后世的大文章。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登上岳阳楼,便可将洞庭湖浩渺无边、变化万千的盛景尽收眼底。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范仲淹说前人的这些诗句已写尽洞庭湖的景色,我得写点儿别的。
写什么呢?
就写从天南海北汇聚于此的迁客骚人们,登楼赏景的不同心情吧。
若赶上连日阴天下雨,那登楼之人见阴风浊浪、闻虎啸猿啼,就会产生种种消极、悲观的情绪;
而天朗气清之时,登楼之人望长烟皓月、听渔歌互答,心胸便会为之一阔,欣欣然忘却诸般烦恼。
这本是人之常情,迁客骚人们“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前人之述”就是如此。
孟浩然和杜甫恐怕是“阴雨霏霏”时来到这里的,
一个感慨“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一个哀叹“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李白和刘禹锡登楼那天,天气和心情应该都不错,否则不会写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即便不是迁客骚人,普通人也会感时伤逝、触景伤情,被外在的事物和自身的好恶影响,时而欢喜,时而忧愁。
但范仲淹说,还有一种超乎其上的理想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不改忧国忧民的胸怀与本色。见微知著、未雨绸缪,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是谓“先天下之忧而忧”;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是谓“后天下之乐而乐”。
滕子京作为被贬官员,能不自甘沉沦,而在地方任上有所作为,范仲淹该是欣慰的,毕竟“微斯人,吾谁与归?”。庆历七年春,滕子京因治巴陵有功,调任江南重镇苏州知州。同时,我们也能读出范仲淹与这位好友的共勉之意:
无论在朝为官还是被贬地方,都要克己奉公、心怀家国,不可因蒙冤贬谪而心怀怨愤,也不能为区区政绩沾沾自喜。
还记得电视剧《知否》里,几位大臣为立储一事气哭老皇帝的情节吗?
图片来源: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看惯清宫剧里噤若寒蝉、卑躬屈膝的臣子,观众发出了“宋朝的大臣居然可以这样”的感慨。
历史上,范仲淹就有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以天下为己任的凛然大节。
还记得《知否》里,年纪尚幼的蓉姐背对单挑群匪的爹爹,在石头怀里淡定背《岳阳楼记》的情节吗?
图片来源: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弹幕都在说,想起了自己学生时代背诵全文的经历。
实际上,范仲淹和他的《岳阳楼记》对时人和后世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这是范仲淹赞美别人的话,他自己亦当之无愧。
# 宋仁宗累赠的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
# 王安石的“一世之师,由初起终,名节无疵”
# 苏轼的“天下信其诚”
# 黄庭坚的“当时文武第一人”
不知道和这些评价相比,他更喜欢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