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他的文学素养很高,著名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1052年6月19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3岁。是于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等。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完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于是就重新修建岳阳楼,增加它的旧的规模,在岳阳楼上雕刻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词歌赋。嘱咐我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噬着长江的流水,水波浩荡,宽阔无边;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景物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了,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降职远调的人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像那连绵的雨繁密不断,连月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就能听到老虎的长啸和猿猴的哀啼。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度,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十分地悲伤啊!
至于那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岸上与小州上的花草,茂盛青绿。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登上这座楼,就会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那简直是高兴到了极点啊。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君主担忧。这样(看来),在朝廷上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吧。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一提到岳阳楼,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不是登楼时的美景,而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所写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军事上也颇有天赋,可以说是当时的“全才”。但也因为“树大招风”,他的仕途起起落落,最后以64岁的高龄,病死在奔赴颍州(今安徽阜阳境内)任地方官的路上。
经过近千年的传诵,《岳阳楼记》已被当做范仲淹的代表作,位于湖南岳阳西门城头的岳阳楼也因为这篇文章而闻名。这种文章、作者和景点的逻辑关系,与欧阳修作《醉翁亭记》颇为相似。虽然后者的广告效应明显于前者,但范仲淹仅用300多字就把岳阳楼的远近、朝夕景致尽收其中,还特别放进了自己的感性解读,这些都比《醉翁亭记》略胜一筹。
岳阳楼与洞庭湖是紧密相连的,范仲淹将其概括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有趣的是,在不同的时间登楼,还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比如“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之时,傍晚天色昏暗,只听得见“虎啸猿啼”,登楼时普遍会想到“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不过,若是在“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或者“长烟一空,皓月千里“的时候登楼,则会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的“喜洋洋”之感。
范仲淹的文字虽简洁,却能把感情都渗透在一个个凝练的句子里。后人读到这篇文章的结尾,以为这样一轮描述也就差不多了,结果稍不留神儿就读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的警世良言。估计不少人站在岳阳楼上想到这句话,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谁知范仲淹又冲刺了一下,接着说出他的“忧乐”观点,更让人感到了思想的升华。连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都忍不住称赞范仲淹是“一肚皮圣贤心地、圣贤学问,发而为才子文章”。
但是,这种感性文字的背后,却是深深的孤独感。在谈论“忧乐”之后,范仲淹忽然话锋一转:“微斯人,吾谁与归?”有谁知道,这位活动能力极强的实干官员,曾数次被起用,却又数次是非上身,被贬离京。尤其是有一次范仲淹因受朝廷内部党争所拖累,从开封走水路赴饶州(今江西鄱阳境内)就职,途经十几个州,除扬州外,一路之上竟然无人愿意出门接待范仲淹,就怕受他牵连。到达饶州后,范仲淹捻着花白的髭缵,在官舍吟起了诗:“三出青城鬓如丝,斋中萧洒过掸师。”以解心中烦闷。
在写《岳阳楼记》之前,范仲淹曾有一段改变其命运的戍边经历。当时,党项族首领元昊另建西夏国,并调集十万军马侵袭延州(今陕西延安附近)等地。已年过半百的范仲淹受到朝廷的起用,挂帅赶赴延州。虽然仕途上的艰辛蹉跎已使他霜染鬓发,但他忠心报国的热忱却不减当年。
边疆的战事持续了两三年,边防才大体接近巩固。宋代庆历二年(1042年)的暮春季节,疲惫的范仲淹看山畔的野花刚刚开放。若是在江南,早已百花烂漫了。他随口吟起:“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见花;将军了边事,春老未还家。”这四句诗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了当时陕北横山一带宋夏边境的情景,也透露了范仲淹的思乡感怀。
范仲淹的代表词作《渔家傲·秋思》,也是创作于戍边期间。开头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反映出延州的秋景同样使他感到惊异;而“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更给人一种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隐隐地呈现出他处于不利的军事境地,带着浓厚的悲凉气氛。尽管当时范仲淹还在感叹“归无计”,但很快在庆历三四年间,宋夏重新恢复了和平,范仲淹也被调回了京师。
不过,回京后的范仲淹由于急于纳谏改革,又惹上了党争是非,终于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一同被贬居到各地。年近58的他被放到邓州(今河南邓州)做知州,富弼被贬至青州(今山东省益都一带),欧阳修贬去滁州(今安微省滁县等地),滕宗谅(即《岳阳楼记》开头所指的滕子京)被贬在岳州(今湖南省岳阳一带),尹洙则流窜至筠州(今江西省高安附近)。
直到了解这段背景,才能理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不是心头一热的政治口号,也更能理解他为什么会在文末无助地问“吾谁与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