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编版教材配套练习册的参考答案上,将项伯说成是“奸细”“吃里扒外”,这并不符合实情。
一项伯的身份
项伯是项羽的季父,也是楚国的左尹。
当时项羽虽然已经成为“上将军”,可以号令诸侯军队,但在楚国的军事地位和行政地位上并不是最高的。
楚国的最高军事长官叫上柱国,最高行政长官叫令尹,当然,在他们之上则是楚怀王熊心。
也就是说,项伯并不是项羽的属下,而是他的领导,这点从座次上也可以反映出。
刘邦、项羽都是楚将,在项伯这里,他们应该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而不是针锋相对的敌人。
二项伯不是去告密的
司马迁写得很明白,项伯到刘邦处,不是直接找刘邦告密,而是为了去找张良。
原因是张良曾经救过他的命,项伯觉得项羽要进攻刘邦军,张良不能保全,于是想要救张良一命。
张良才起兵的时候,有自己的一支小队伍,“道遇沛公”便“属焉”,成为了沛公的“厩将”,这时的张良是沛公的部下,是上下级关系。
后来形势的发展,张良变为了“义帝”楚王熊心的部属,在名义上应该是与刘邦平等的了,并且受当时实际掌权者项梁的委派,找到韩国的后代——韩公子衡阳君“成”(张良本身就是韩国大臣的后裔),韩成被义帝(实际上是项梁)立为韩王后,张良一变而成为了韩王的申徒(相国),并与韩王一起带兵攻占韩地,直到沛公“从雒阳南出辍辕”的时候,张良才又“引兵从沛公”,这时他与沛公的关系不再是“属”而是“从”了。
张良与刘邦是属于关系比较松散的主客关系,而不是关系严格的上下级关系,是可以随时离开刘邦的。
项伯去找张良,是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表现。
三项羽攻击刘邦不占理
既然楚怀王有约,“先入关中者王之”,那么刘邦先入关中,固然是可以做“关中王”的。
项羽本不该先封秦国投降的将领章邯为雍王,即关中王。
项羽是要受制于楚怀王的,但他想要“闪击”刘邦,并没有得到楚怀王的命令。
且刘邦在关中,“约法三章”“封府库、籍吏民”,并没有做出大逆不道,背叛盟军的事情,项羽实际上是“师出无名”,就算“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也没有“便宜行事”的借口。
项羽和刘邦都是楚军将领,是抗秦起义军的领袖,也不应该自相残杀。
包括项羽、刘邦在内的大部分人,都没有想到抗秦战争将会转变为楚汉相争。
四鸿门宴上项羽不占优势
范增一心想要除掉刘邦,让项庄舞剑,但是细想起来,这是十分冒险的。
刘邦到鸿门,是带了百余人,这百余人肯定是精挑细选,视死如归的。
这百余人有备而来,但是项羽这边却没有相应的兵力准备,军帐之外没有埋伏好的“刀斧手”,听“掷杯为号”。
军帐外的樊哙更是膂力过人,用盾牌一撞,卫士就应声倒地。
如果发生冲突,杀将起来,必是一场血战。
这时候项羽能否全身而退亦不得知。
倘若项羽刘邦在冲突中双双殒命,那么双方五十万军队何去何从,关中是否落入秦国旧将之手,都未可知。
所以,鸿门宴的结局,必定是“和”,而不是“战”。
如果非要一战,刘邦逃回之后,项羽依然可以发兵攻打。
项羽的本意并不是要“击破沛公军”,而是要刘邦承认项羽的地位,继续服从他这个“上将军”的指挥。
练习册的编写人员,书读得不多,文本研究得不细致,思考问题不够深入,只知道项羽、刘邦这些人是“立体”的,却给项伯贴上刻板印象的标签,实在是很不应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