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家族被抄家时,总共查抄了多少家产?
答:清代政治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正是“曹雪芹家族被雍正帝抄家”。
清朝雍正五年十二月十五日,雍正皇帝正式下旨,将“有违朕恩,甚属可恶”的江宁织造曹頫(大文豪曹雪芹的疑似生父)革职查办,次年正月,曹頫家的“管事数人”就被“夹讯监禁”,其家产也被“造册封固”,一个月后,这场酷烈的抄家开始了,曹府上下被抄了个干干净净,曾世袭“大清肥差”江宁织造六十多年的曹氏家族轰然倒塌,然后在数年后,变成其后人曹雪芹笔下,那如梦似幻的贾府。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当经典历史剧《雍正王朝》红遍大江南北时,剧中“抄家曹府”的一场戏里,编导还别出心裁,安排时年13岁的“曹府家眷”曹雪芹亮了个相。同时呈现在观众眼前的,还有兵丁们抄出来的一堆堆金银细软。甚至还有兵丁因为偷拿曹家白银,被江苏巡抚李卫当场剥了个精光。那么,作为曹雪芹半生的“豪奢记忆”,亦是清朝政坛的“土豪望族”,曹家在这场抄家里,总共被抄走了多少金山银山?
真实的数字,却是让人大跌眼镜:整个曹家上上下下,有人口140口,房屋483间,土地19万顷。虽然也算不少,可比起曹家3代4人世袭江宁织造的“望族”身份来,这数字却真是寒酸。倘若再比比雍正年间,诸多落马贪官的家产,曹家获罪,也看上去有点冤。
那么,是不是曹家嗅觉灵敏,早在雍正皇帝抄家前,就早早把财产转移走呢?另一个案子就能给出答案:曹頫被革职查办四个月后,他另一桩“骚扰驿站案”也有了结果,被判赔443两2钱银子。由于曹頫实在拿不出这笔钱,因此也被“枷号催追”,之后活活戴了七年枷号。可见这曹家,是真没钱了。
如此惨像,连先前深恨曹家“甚属可恶”的雍正皇帝,也是看不下去了。于是曹家被抄家后,虽然曹頫一直戴着大枷受罪,但雍正帝总算开恩,在京城拨给曹家17间住房。包括未来的大文豪曹雪芹之内的诸多“曹府家眷”,才算有了栖身的地方。
既然曹家并没有这么多钱,雍正皇帝怎么又这么狠心,朝着这个与大清皇家关系密切的“望族”下手呢?这事儿,就得先弄清一个问题:为什么被抄家时,曹府就剩了这么点钱。
从哪个方面讲,曹府看上去,都不该只有这么点家产。要知道,曹家在清代的大家族里,地位十分特殊,不止三代世袭江宁织造,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还是康熙皇帝的少年旧友,孩童时就跟在康熙帝身边做侍卫。发展到康熙晚期,曹家在大清官场上,更可以说树大根深,不但自家做着江宁织造,其亲戚李煦也长期担任苏州织造。康熙皇帝六下江南,四次都是住在曹家,方方面面,都是说不尽的显贵。
但到了曹雪芹幼年时,这看上去奢华无比的曹家,其实早成了个空瓤子,原因就是两个字:亏空。
康熙在位的中后期,大清朝奉行“宽仁”的政策,这一“宽”就让官员们撒了欢,只要朝廷的好处,当然不捞白不捞。捞来捞去,就闹出了各种“亏空”。曹家执掌的江宁织造,更成了“亏空”的重灾区。就以曹寅本人为例,曾四次“招待”康熙皇帝的他,就借着康熙“下江南”的名义“奉旨办事”,大肆花钱加搂钱,闹出一桩桩“亏空”,他的“实在亲戚”苏州织造李煦,更借着“办差”名义置办田产,连李煦的几个仆人都借机发财,成了苏州巨富。
当时曹寅落的亏空有多少呢?具体数字今天有争议,不过举个例子就知道:康熙晚年时,曾让曹寅兼管两淮盐务,这是当时足以与江宁织造媲美的肥差。结果十年不到,曹寅就给康熙交底说,仅在他手上的两淮盐务课,就亏空了570万两白银。可见曹家“奢华”的背后,隐藏着怎样恐怖的“饥荒”。
当然,康熙皇帝在位时,凭着曹家的荣宠地位,这还不算个事儿。等着康熙皇帝驾崩,雍正皇帝即位,康熙的“宽仁”,已经给雍正留下了“内外府库无不亏空”的烂摊子。为了清王朝的国祚,整治亏空已经刻不容缓。所以康熙帝刚驾崩,曹家的“实在亲戚”李煦就被雍正帝一撸到底:李煦本人被流放关外,李家抄出的房屋、细软、金银等财产,折合白银十五万两,用以贴补亏空……
以这个意义说,后来曹家的灾难,责任真不全在曹頫一人,重要一条,就是前几代曹家掌舵人,留给曹頫的“亏空锅”太重。府里剩这么点钱,其实就是“扛锅”的结果。
但能不能说,曹頫的下场就是冤呢?也不完全是,曹家最后的结局,和曹頫的“作”,也有很大关系。
虽然雍正帝登基后,就立刻法办了李煦,但对曹家,他的态度还是不同。毕竟曹家与皇室的关系太密切,江宁织造这个岗位,也无比重要。出于综合原因考虑,他也给了曹家机会。甚至哪怕李煦获罪,牵出了曹寅生前的受贿案,雍正帝也是轻轻放过,只要求曹家在三年内补齐亏空。实事求是说,如果这时的曹頫能够尽心做事,凭借自己的“肥差”岗位,这任务是有机会完成的。
但接下来,就是曹頫的一系列作死大招,如果说为曹家挖坑的曹寅,还算有些办事能力的话,那么这位曹頫,就是个百分百的浪荡公子。此人平日“遇事畏缩”,日常的事务都交给管家办理,自己当了甩手掌柜。对于“亏空”呢?他更是心存侥幸心理,成日就知道上下请托,想着减免亏空,弄成糊涂账。
其实曹頫的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康熙帝在位的时候,对曹家的亏空也很清楚。但宠爱曹寅的他,对这事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动用“盐余”等款项,替曹家补了部分亏空。结果却是,有恃无恐的曹家,亏空越拉越多,康熙知道后也只是批示说“再推三年”。曹頫满以为,只要时间久了,上下关系到位了,这事儿在雍正帝面前也能混过去,可问题是,雍正帝不是康熙。
外加曹頫此人,办事实在没什么能力,亏空补不上,只能拆东墙补西墙,而江宁织造日常业务,也是越弄越糟糕,连送到皇宫里的衣物,也是质量每况愈下。偏偏不知问题严重的曹頫,在雍正五年运送段匹的路上,还一路勒索驿站,这下终于叫雍正忍够了,这才一怒下旨,将曹頫革职查办,威风了半个多世纪的曹家,也就遭到了灭顶之灾。
其实,如曹家这样遭遇的清代“望族”,在雍正年间也不止一家,特别是追查亏空期间,雍正帝一直不遗余力,只要官员落了亏空,就是一追到底,抄家款项不够,还要子孙代赔。以雍正帝的话说,叫贪官的子孙做穷人,才符合他的心意。曹雪芹后来“举家食粥”的悲惨生活,也来自这样的国策。但实事求是说,曹雪芹因此悲惨了,但康熙晚年时一度下坡路的清王朝,却是从此幡然重振。
更重要的意义是,也正是这场灾难,给曹雪芹一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曹家“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一幕,给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所以才有了不朽名著《红楼梦》。这,也算是雍正这场“反腐风暴”,无比重要的意外收获罢。
参考资料:《经济犯罪:曹雪芹家族致败之由》《曹雪芹家有多富》《从清宫密档奏折看康熙、雍正对曹雪芹家族兴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