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皆刻画墨中,百态尽显绢绫上。黄粱一梦到汴京,浮生惊醒在画中。”《清明上河图》是开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一朵艺术奇葩,它是文化的瑰宝。它,一笔绘尽一世繁华:初春薄雾,农舍掩映,阡陌纵横;屋宇错落,古柳参差,车水马龙……全景之壮观,局部之生动,给我们还原了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宋朝,更是为我们开启了一场纸上的汴京之游。走进赵米英老师的《梦回繁华》课堂,一起欣赏那独一无二的画卷,感受百年前的繁华盛世。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
一、文本简析
“活动·探究”单元是统编教材的编排特色之一,改变了语文教学偏向阅读、理解、赏析等平面、静态的学习方式,让学习走向动态、持续和立体。而《梦回繁华》这篇文章处在统编版八上的第五单元,这一单元的单元阅读说明“阅读介绍中国建筑、园林、绘画艺术的文章,可以了解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卓越成就,感受前人的非凡智慧和杰出创造力”以及“学习本单元,要把握说明文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的;还要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通过教材学习了《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蝉》等说明文,初步积累了说明文文体常识,了解到相关说明文体裁。本篇文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说明文。“活动·探究”单元的阅读活动,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速读、跳读为主要阅读方法,因此,这节课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学情,建立大语文观念。
三、目标确定
说明文是旨在对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的实用性文体,学习本课可以让学生学会从阅读需求出发,寻找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从而构建知识体系,形成阅读技能,扩展阅读视野,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思考,授课教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速读文本,明确说明对象,理清说明顺序以及采用的说明方法。
2.结合具体段落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以及作者蕴含的情感。
3.让学生感受到前人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段落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以及作者蕴含的情感。
2.让学生感受到前人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梦回繁华》,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本文以《梦回繁华》为题,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认识,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补充历史知识: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制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根据介绍和大家的预习,你觉得这篇文章是什么体裁?明确说明文。如何学习这篇文章,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三看法”,即看篇,看段,看意。首先我们来学习看篇。
二、看篇
1.大家试着给这篇文章瘦身,即寻找每段的中心句,然后组合成一段话。
讨论明确:
第一段中心句:北宋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唐代以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第二段中心句:介绍张择端生平以及这幅画作的意义。
第三段中心句:介绍画作的长度和宽度以及画作的内容。
第四段中心句:展现画作的具体内容。
第五段中心句:再次总结画作的形式特点以及它的艺术价值。
2.请同学们认真读文章的每段的中心句思考:第一段中心句和尾段中心句的关系,课文第二、三、四段与首尾段的关系以及这三段的内部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讨论明确:
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都有相同点,都是对整个画作的概括,最后一段是对第一段的再次总结,还可以说是首尾呼应。
而2.3.4段则是对画作的具体展示和介绍,所以从段落关系发现了它们之间的结构是总分总。第二、三、四之间又是总分关系。
三、看段
1.你觉得哪一段是对《清明上河图》具体的描绘?
明确:第四段。
2.我们重点来学习课文第四段。
(1)先来美读一遍,思考这段的顺序是什么?
讨论明确:
开卷,中段,尾段的逻辑顺序,正好对应第三段的最后一句话“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使得文章浑然一体。
(2)有人评论说本文介绍得条理分明、细腻具体,并且挖掘出画面背后的社会历史内涵,堪称难能可贵,你可以根据第四段来说说理由吗?
讨论明确:
字词:四字词语运用恰到好处,读起来朗朗上口。
修辞:“宛如飞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一应俱全”“无所不备”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为本段文字增添了文采。
详略得当:详细写的有漕船过拱桥的情景,次详写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最略写各类店铺等,这也恰恰对应了第三段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
善于调动感官:如“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这句话就是视觉和听觉的结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等这是把船夫们的紧张和“桥上”“岸边”“桥头”等围观的人侧面烘托,写出了漕船过桥的情景,非常具有画面感。
对比鲜明:漕船过拱桥的紧张场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但有一些人“却无暇一顾”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表现繁华背后的辛苦和忙碌。
3.我们知道这篇文章是一篇说明文,那么如果从说明文的角度,你来欣赏一下这个语段,好不好?
讨论明确:
说明方法:“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拱桥的形状。
说明方法:“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这句话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事例,真实可信,增强说服力。
说明顺序:“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后段描写汴京市区的街道”。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本段的顺序是由前到后。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应俱全”“无所不备”表现了汴京市区街道的繁华,也照应了标题。
四、看意
展示张择端生活的时代背景:
政治上:宋徽宗继位之初,重用蔡京,蔡京得势后,开始了自己的专权之路:①培植党羽,把控朝政;②收拢国家人事选拔、财政管理大权;③停止用科举取士的方法。
经济上:【重税】除去农业上的苛捐杂税外,宋徽宗听取了蔡京竭天下财富用于享乐的建议。商业和农业上的重税,加深了民众对蔡京和宋徽宗的不满。
外交上:宋徽宗在位期间,是北宋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当时发生了两件大事:联金灭辽和靖康之变,宋朝还需要额外支付金国一大笔费用。
思想上:宋朝的君王们推崇“重文轻武”思想。
1.结合背景材料,再读第四段,抓住字词寻找作者背后繁杂的深意?
明确:
①画卷中段主要关注船工、纤夫和船夫等底层人物。作者用“沉重”一词写出“粮包”的重量,写出船工的辛苦;“逆水行驶”写出纤夫们的艰辛;“聚集围观”写出世人的好奇和冷漠;“无暇一顾”除了生活忙碌之意,也淡淡透露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世人心态……这一组底层人物的逼真刻画,道出作者对城市底层人民的赞誉,也是对他们艰辛生活的同情。
②“赶集的乡人”“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和“长途跋涉的行旅”之间构成了一种比照关系,而比照点则聚焦于三类人群的代步工具:长途跋涉的行旅是“骑驴而行”以驴子作为代步工具;赶集的乡人是“驱赶着”“毛驴驼队”没有代步工具;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是被众多仆从簇拥的乘轿者,把人当做驴一样的代步工具。这样聚焦于身份差异与代步工具的不同,意在凸显社会阶层的不平等,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
③乍一看,这座桥容易给人以“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的宏大精美感觉,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北宋京都的繁华。但是夹在“规模宏敞”“结构精美”“宛如飞虹”这些表达宏大绚丽意义词语之间的却是“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并非表达桥梁设计技术高超,而是暗示巨大的危机,因为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何况,漕船桅杆即将碰触的宏敞拱桥本就是随时可能垮塌的“虚架无柱”桥。在这个细节描绘中,短句的运用,尤其是句尾的四字词语,加快了“叙事节奏”,强化了紧张危险的气氛。并且,即使是情势如此紧张危急,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迫于生计而“无暇一顾”。
总之,《梦回繁华》认为,《清明上河图》所呈现的繁华充其量不过是热闹场面掩盖重大危机的虚假繁华,而社会阶层的分化则是贯穿“繁华”始终的一条暗线。这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其“写实性很强”,除却文章所言“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京的记载完全一致”,还应该有其言外之意,即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国运危机。《梦回繁华》结尾水到渠成给出了这样的结论:《清明上河图》“不是一般的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
2.作者写这篇《梦回繁华》仅仅是描绘一幅画吗?你觉得对我们当下生活有什么启发?
讨论明确:
本文除了描绘画面上的繁荣的景象还想告诫我们要珍惜当下的生活。
本文除了描绘画面上的繁荣景象还想告诉我们你厌倦的那些日子都是你永远也回不去的曾经。
本文除了描绘画面上的繁荣景象还想告诉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不能不思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