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国论》谈古代名篇的思辨教学
一课堂背景
苏洵的《六国论》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也是颇具争议的文章。
苏教版教参认为该文“追求前后相应、浑然一体的气概”,“很有逻辑力量”和“说服力”,《古文鉴赏辞典》也称赞它“行文纵横恣肆,论断斩钉截铁”,甚至它还常常被作为论述文的典范作品来教学生写作:如何确立论点,如何选择材料,如何进行论证,如何联系现实。
一言以蔽之,苏洵的《六国论》堪称结构严谨、论述严密。
然而另一种声音也异常强烈,如江苏张家港高级中学的李元洪在《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一文中指出,《六国论》至少在论点、论据、论证三方面都存在致命弱点:观点草率,判断虚假;论据含糊,史实无稽;论证牵强,不合逻辑。
而浙江舟山普陀中学的董鸥也认为文章从论证的严密性角度来看“是有缺陷的”,把它作为范本向学生推荐的做法“值得慎思”。
两种声音针锋相对,各执其理。
那么,我们的教学该如何取舍呢?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设计并教学了《六国论》一课,希望引导学生以思辨阅读的方式理性客观地看待这篇文章。
二课堂描述
我的课堂由三个环节构成。
课前学生有较充分的预习,字词方面的问题已基本解决。
第一环节:引导学生认识这是一篇“论述严密”的古代经典作品
这一环节主要为了让学生把文章读熟读懂,在此基础上梳理出文章的论证结构。
我用两个问题串联这一环节:第一,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什么?第二,苏洵认为六国有没有可以自我保全的方法?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找到“弊在赂秦”这个句子,进而明白文章是从“赂者”和“不赂者”两个角度进行论证,“赂者”韩魏楚因“力亏”而亡,对应第2、第3段;“不赂者”齐燕赵因“失援”而亡,对应第4段,再梳理这两个角度内部的论证结构,最终完成下图:
至于第二个问题,学生也很容易找到对应段落第5段,从而总结出苏洵认为的六国保全方法:封地谋臣、礼事奇才、并力西向,即从物质、精神两方面重视人才,以六国联合兵力对抗秦国。
至此,全文的论证结构梳理完毕。
结构清晰,论证严谨是每个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观感。
第二环节:引导学生发现这是一篇“破绽明显”的文章
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找文章论证漏洞”的活动来实现。
学生通过细读文章发现了以下漏洞:
1.正是因为“兵不利,战不善”才导致六国贿赂秦国,六国破灭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打仗不行。
2.秦早就有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荆轲刺秦只是秦灭燕的导火线,而并非“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而且荆轲刺秦乃是秦兵旦暮渡易水背景下发生的,实在是兵不利战不善之下的无奈之举。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他们的土地主要应该是分封所得。
在此基础上,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支架性材料,学生借此又陆续发现了另一些漏洞。
第一个支架材料是六国贿赂土地与战败丢失土地的史实对比:
由此,学生发现了文章中“其实百倍”的说法乃是文人故作惊奇之语,与事实不符。
第二个支架材料是战国地图以及各国灭亡顺序表。
由此,学生发现燕赵后亡的主要原因是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并非“义不赂秦”的结果。
第三个支架材料是秦赵交战的史实:
由此,学生发现所谓“用武之不终”,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用人之不终”。
第四个支架是六国联军和秦军作战的史实:
前241年,楚、赵、魏、韩、卫合纵以伐秦,楚王为纵长,春申君用事,取寿陵。
至函谷关,秦师出,五国之师皆败走。
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由此,学生发现“并力西向”的结果依然是六国失败,并不能使六国自存。
经过这个活动,学生发现《六国论》“赂秦”这一论点是不可靠的,六国灭亡的论据是不可靠的,给出的解决方法是不可靠的,因此这篇貌似论述严密的文章简直可以说是破绽百出。
第三环节: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破绽明显的文章却能成为古代经典
这个环节我以为是教学的价值落点和真正意图所在。
我先引入古人论断:
韩魏楚三国与秦接地,赵稍远,而燕齐尤远,以兵力较之皆弱于秦,迨合纵之约既散,而秦挟远交近攻之策,肆其蚕食,则地之远近而祸之迟速分焉。
……后赂者先亡,而不赂者后灭,本以地之远近递及,非以赂不赂故分先后,亦自然之势也。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七)
继而向学生提问:这些漏洞既然前人已经发现,此文为何依然能够成为古典名篇?要回答这个问题比较困难,我作了分步引导。
首先,引导学生认识苏洵所写的是不是“事实”。
学生发现六国的确为秦所灭,韩魏楚的确贿赂了秦国,齐国的确“与嬴不助五国”,燕国的确使用了荆轲刺秦的计策,赵国的确打败过秦国军队……可见,苏洵所用材料皆为事实。
其次,引导学生发现苏洵所写“事实”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
学生发现尽管上述确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是被选择的事实,另一些事实被苏洵有意无意地隐去了。
第三,引导学生思考苏洵选择事实的依据。
这个时候理解已经水到渠成,学生自然得出苏洵所选的事实乃是基于他的写作立场,或者说写作目的这一结论。
最后,我呈现了此文的写作背景——宋真宗和契丹、西夏的关系,引导学生完成对文章最后一段以及“借古伤心”这一文章主旨的理解,懂得“这一篇”《六国论》的独到之处。
三课堂反思
这堂课取得了较好效果。
这个效果的达成我以为主要借助三个环节的层层深入。
从教学内容看,如果说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学生正角度思考,那么第二个环节就是引导学生负角度思考,而第三个环节则是在负角度观照下更高层次的正角度。
仅有第一个环节,课堂将沦为一道结论清晰的“证明题”,即用文本语言、结构等证明这是一篇值得学生学习的好文章,至多让人发出“教材诚不吾欺”的感叹;仅有第二个环节,课堂则是一场颠覆认知的“冒险”,解构经典,头脑风暴,但这种由“解构”而获得的“新意”常常因为离开了历史语境而经不起进一步的追问。
这里的历史语境,主要包括写作背景、作者情感、名家评论等。
求稳妥的教学往往过分依赖历史语境,以致遮蔽了新的发现;而求新颖的教学则往往丢弃历史语境,以致不能全面评价文章。
比如《六国论》囿于历史语境,则只能看到论证严谨;跳出历史语境,则只能看到破绽百出,只有两者结合才能看懂“老泉忧心”,理解作者立场。
这样的文言经典是很多的。
比如囿于历史语境,我们看到的蔺相如可能只是“智勇双全”,而跳出历史语境我们就能发现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行为具有投机特点,那么到底如何认识蔺相如,如何认识司马迁对其的赞赏呢,这就给我们的思辨阅读以新的空间;又比如囿于历史语境,我们看到的只是烛之武高超的辞令技巧,而跳出历史语境,我们则发现一望而知的言说漏洞,那么为什么一代霸主秦穆公会忽略这样明显的漏洞,促使秦穆公转变的核心因素到底是什么,这也给我们的思辨阅读以新的视角。
从教学过程来看,第一个环节是基础,第二个环节是重点,第三个环节则是课堂核心。
而第二个环节尤为重要,它是学生摆脱既有观念,走向独立思考的关键所在。
这一环节我以为贵在学生的自我发现。
表面上看,直接告知和引导发现都能达到拉开文本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从一个陌生的角度重新审视文本的目的,但是显然后者比前者的效果要好得多。
这是因为首先,找漏洞本身就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而时机又在学生以为文章“天衣无缝”“无懈可击”之后,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自主发现的过程就是学生细读文章的过程,是阅读能力的主要体现。
再次,这个活动表面上看似乎也是“证明题”,只不过证明的结论不是文章论证严谨,而是包含漏洞,但两者有本质差异,如果说前者是理所当然的证明,是不证自明的结论,那么后者则引领了阅读的方向,给予了崭新的视野,而这非亲历感受不深。
综上所述,我以为,古典名篇因其诞生的历史性和流传的经典性,非常适合进行思辨阅读,而对于成功的古典名篇,最主要的就是要把握好与历史语境的距离,引导学生自我发现,使之既能思接千载,连线古代,又能神游八荒,立足当下,真正让古代名篇的营养进入今天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元洪.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J].中学语文,2012(30).
[2]董鸥.论证欠严密的《六国论》[J].中学语文教学,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