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愈加重视名著阅读教学,实质就是要拓宽学生获得与运用知识技能的领域,培养适应时代的语文能力。
本文以《艾青诗选》名著阅读为例,提出以生为本,利用内、外部学习动机相互作用推进阅读;分析教学方法对促进知识转化与迁移的作用;提出平衡师生关系,实现高效阅读。
【关键词】阅读兴趣;学习迁移;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艾青诗选》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享誉世界,拥有独特的思想价值和审美意象。
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诗歌阅读单元收录了关于《艾青诗集》的名著导读,从宏观上对阅读教学活动给出了指导。
本文主要探讨具体“怎样读”才能激发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阅读教学目标。
01
以生为本,
顺着学生思路去读
阅读教学中的最大失误,是用教师对语文知识的认识结果代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过程,用教师语文能力形成的结果代替学生语文能力训练的过程。
[1]阅读教学是为了在常规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来达到培养学生具有以感知情感态度和塑造价值观为目标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和实际运用的阅读能力。
要以学生为本,训练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能力,欣赏与评价思想内容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自己对作品的价值判断。
经过我的观察发现目前学生阅读面对着多重困境,比如时间不够没法读,内容太难不会读,时代隔膜不想读等等。
所以我认为《艾青诗选》阅读教学活动的最先解决的就是激发阅读兴趣。
(一)设置明确的阅读目标
学生对目标越清晰对阅读的积极性就越高,而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适当目标也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正强化。
现代新诗与旧体诗讲究格律形式的特点不同,形式更加灵活,内容也多反映新思想。
艾青的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诗用八个“在......之后”的排比句具体、充分的写出了大堰河对乳儿的爱意。
在具体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学生间的讨论和师生间的交流共同组成的讨论法。
讨论前明确“通过分析诗人写人叙事的方法和抒情方式,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这一目标,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
讨论中要随时点拨,引导学生透过分歧找到问题的本质和中心,允许学生拥有犯错误和保留自己意见的的权利。
讨论后根据目标是否实现来确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二)及时反馈阅读情况
学生基本了解诗歌的文学常识和体裁特点,不仅有益于提升文学知识储备还能帮助他们品读鉴赏诗歌,较顺利的对诗歌进一步学习。
从常规阅读教学过程来看,引导过程中包括诗人艾青、诗歌创作原因、社会背景和影响力等都属于文学常识类。
比如“艾青”这个名字就颇具深意,与《艾青诗选》也有很直接的关系。
诗人因为从事革命文艺活动而遭到国民党的迫害被捕入狱,狱中不忘创作,在友人的帮助下化名“艾青”继续发表像《芦笛》这样的反对反动统治的誓词。
诗人生平曲折极具故事性,而初中阶段的学生特别容易对偶像产生崇敬心理,企图与榜样一致,所以与诗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好奇心很大部分会转化为对作品的浓厚兴趣。
教师可以设计练习题,如分析《艾青诗选》的编排顺序、找出极具代表性或社会影响力作品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活动,如编写《阅读成长手册》、做札记等等,这些教学方法都可以帮助教师收集和分析反馈信息。
(三)进行积极的阅读评价
激发阅读学习动机的手段有很多,对学生的学习经验和阅读成果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多使用正强化的评价手法。
通过赫洛克的实验我们可以意识到肯定性评价带来的学习效果是最好的,无评价的学无法获得教学反馈,无法明确自己的优劣势。
所以评价的目的不管是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阅读策略,实现广泛阅读,还是帮助教师获得阅读教学反馈信息,完善教学过程,都要基于教师的正确评价。
有个学生在读《马赛》时发现一个问题:标有标点符号的诗句竟还未占整首诗歌篇幅的一半。
确实,之前进行诗歌教学时有提到标点符号对诗歌起到显示语意、划分节奏、思想感情表达等作用,而艾青的诗歌则大量的省略了标点符号。
我在班级里组织了一次问答方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学生阅读后提出问题:“读完诗歌你最明显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交流中有一个回答反复出现:诗歌感情真挚浓郁,朗读时特别连贯流畅。
部分学生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分析,也有从作者背景触发“战争与剥削”这条线。
只有将作者初入都市的经历和诗歌主张联接才能进一步回答。
这个时候学生已经答对了部分,我对此予以肯定,对于别的答案让同学参与评价进行中肯的分析,最终效果是学生受到激励,诗歌鉴赏水平有所提高。
02
科学引导,
促进知识能力迁移
奥苏泊尔认为,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
在意义学习中,学生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利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结果旧知识得到充实或改造,新知识获得了实际意义。
[2]阅读教学不能只注重学生是否获得阅读知识与方法,阅读的广泛性、阅读数量,以及高效能阅读都是需要考虑的地方,来达到利用现有认知结构解决问题和适应新情境的目标。
传授新知是基础,训练学习方法是进阶,最终实现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触类旁通的能力。
(一)科学的教学方法
与传统的点评法相比,导读法、情境教学法涉及的阅读材料更多。
导读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阅读,目的是培养独立阅读一篇有价值的文章的能力,不是向学生奉送知识而是引导发现知识。
九年级统编教材有关于《艾青诗选》的名著导读版块,就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导读信息。
比如通过作家牛汗的评语试分析艾青的“大形象”,既可以选择《我爱这土地》单篇分析,也可以选择结合诗人的相关资料与作品这一角度,从诗人的形象、诗歌的格局、诗歌的意蕴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特色体会诗人的个性化表达。
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该倾向一知半解,利用学生疑惑的矛盾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情境教学法是利用生活场景、教学软件创设情境,大幅度增加了教学的可观察性,并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艾青的诗歌有非常明显的时代印记,作品深植于民族的土壤,更多的是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剥削、压榨的反抗,将个人的情感融合到时代的大背景里。
艾青认为:“最伟大的诗人,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最忠实的代言人;最高的艺术品,永远是产生它的时代的情感、风尚、趣味等等之最真实的记录”[3]用影像让学生直观感受时代发展的宏观背景,用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对比分析相似作品或其他资料,用诗歌朗诵进行扩充、延展,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避免”负迁移”
教师应慎重选择迁移方式,避免因固化的课堂教学模式、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增加非必要练习等产生负迁移。
学生只有在具备所需知识背景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利用认知策略达到广泛迁移。
以《艾青诗选》阅读教学为例,在学习新知前,教师可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进行分析与评价,并适当丰富他们的知识背景,关键是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如以之前了解的诗人闻一多导入新课,两位诗人在绘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作品有很明显的“诗中有画”的特点,但又由于画派的不同影响呈现多元化的风格。
教师在培养学生迁移能力时,应提供机会让学生找到潜藏于知识内部的共同因素,学会在新旧知识间建一座桥梁,而不仅仅是按知识点、阅读方法等固定步骤进行名著阅读。
而促使一般知识向熟练运用转化的关键是练习,适度的变式练习应该注意提醒知识的特征与范围,或通过示范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内部认知,牢固掌握,避免变成僵化的知识。
如统编教材名著导读给出了“探讨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举办诗歌朗诵会”三个专题探究诗选,在同一性的基础上,注重灵活应用。
03
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很多教师进行阅读训练时经常说“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同学们自由朗读”、“选择喜欢的内容进行阅读”,虽然出发点是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教师的教授是外因,要经过自己的领悟、反思、践行组织成内因,但却容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出现偏向。
所以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有系统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更要有教师的科学、高效引导,才能避免盲目、低效。
要想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诵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手段。
诗歌是讲究音韵的语言的舞蹈,诵读具有移情作用,激发美感,引起群体效应,唤起内心视像,并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到诗人创造的情景交融的生活图景之中[4]朗读、默读、精读和略读应该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它们不仅可以体现所有的诗歌内容,还能帮助感受诗人的艺术世界,更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初期多使用朗读的阅读方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共同感受。
朗读技巧可以从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的训练来帮助学生体会语意、表达目的、抒发感情。
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最后一句是问句,本来应该用上扬的语气处理,但若转而用下降调,更能体现诗人悲愤的沉重的心情,更能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
而默读不需要口、耳作媒介,既可以提升阅读速度,还可以通过反复阅读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根据阅读时间、诗集重点自主选择阅综合各种读方法。
指导阅读要因人而异,可以采取学生擅长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与阅读量,也可以通过弥补缺乏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全面发展。
例如在阅读诗歌前,可以依据自己的感受和个性选择阅读方式分组交流,组员合作亲近诗歌增进阅读的收获。
也可以请语感较好的学生示范朗读、分享阅读心得,既锻炼了他们的朗读与语言表达的能力,也帮助了阅读水平较弱的学生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29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224
[3]艾青.诗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60
[4]蔺卫芳.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初探[J].文学教育下,2013,0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