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 教学设计
课文题目 |
六国论 |
授课 |
授课年级 |
||
课时安排 |
二课时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方法 |
朗读法、讨论法、点评法 |
教学手段 |
授课教师 |
教龄 |
14年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言一词多义、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的识别方法,学会翻译浅近文言文。 2.以本文论证结构为范本,学习议论文写作。 |
||||
过程与方法: 1.以诵读为切入点,体会文章的节奏、情致,整体把握经典文言文。 2.以识别文言现象、落实词句翻译为途径,读懂经典文言文。 3.以梳理文章论证层次为过程,感受史论文章的论辩技巧。 4.以分析、讨论、点评苏洵“弊在赂秦”的中心观点为依托,学会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史论文章的论辩方法,培养科学历史观。 2.学习史论借古讽今的写法,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情操,厚植爱国情怀。 |
|||||
教学重点 |
落实文言翻译,梳理论证层次,理解“弊在赂秦”的中心观点。 |
||||
教学难点 |
体会论证思想,学习借古讽今的写法,培养科学史观,厚植爱国情怀。 |
||||
板 书 设 计 |
弊在赂秦
赂秦力亏(韩魏楚) 不赂者以赂者丧(齐赵燕)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借古讽今)
|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
作者介绍
解题
|
同学们,高一时我们学习过贾谊的《过秦论》,在谈到六国灭亡的原因时,贾谊指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英雄所见略同,“弊在赂秦”是苏洵提出的“六国破灭”的主要原因。这种观点是否科学?有给我们当代人怎样的启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苏洵的史论名篇《六国论》。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1.六国: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六国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论: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 分为两种:①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②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属于史论。 |
联想类比,进入课堂
积累知识,生发崇敬
回顾历史事实,学会区分“政论”与“史论” |
联系旧知,引起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
使学生积累文学文化常识,生发对古人的崇敬,调动学生积极性
了解历史事实,认识文体类型
|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诵读与正音
|
1.正音: 率(shuài)赂(lù)秦耶 暴(pù)霜露 思厥(jué)先祖父 与(yǔ)嬴 洎(jì)牧以谗诛 或未易量(liáng) 为(wéi)国者无使为(wéi)积威之所劫 2.诵读:【采用李士健《六国论》“四愤”诵读】 “一愤”是读出其中的“愤懑”心情,语调沉郁、浑厚,语速缓慢,有遗憾意味。例如,“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等。 “二愤”是读出其中的“愤激”情绪,语调高亢,语速较快,有不满、不平意味。例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等。 “三愤”是读出其中的“愤慨”心态,语气愤怒,强烈不满,生气、怨愤,有愤愤不平意味。例如,“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等。 “四愤”是读出其中的“愤恨”心理,语气浊重,语调沉郁,恨铁不成钢意味。例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等。
|
1.自读全文,结合书下注释,弄准字音。 2.再次通读全文,做到文通字顺。 3.学生齐读,读准、读顺。 4.学生范读,互相点评,体会语气语调。 5.教师播放李默然诵读音频,让学生进一步比较、借鉴诵读。 6.学生自读,力争读出情韵。 7.学生再次范读,比较前后变化,力求读出“四愤”。 8.学生齐读,整体强化。 |
1.读准,扫清文字障碍。 2.读熟,整体把握文章。 3.读好,体会文章情致。
|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识别主要文言现象,并串译全文
作业 |
一、通假字 “厌”“当” 【教师点拨:音近通假】 二、古今异义词 其实、祖父、至于、智力、不行、故事 【教师点拨:单音节变双音节产生古今异义】 三、词类活用 1.不能独完(形作动)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作名)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名作状) 4.义不赂秦(名作动) 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名作状) 6.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动) 7.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 8.日削月割(名作状) 【教师点拨:使动,宾语是动作的发出者;时间名词做状语等。】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斯用兵之效也 2.状语后置句: 赵尝五战于秦 其势弱于秦 3.被动句: 洎牧以谗诛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五、实词:兵、暴、事、始、得 六、虚词:以、而、为、与
1.通读全文 2.背诵文言知识点 3.梳理文章论证思路
|
学生在利用导学案自学的基础上,进入课堂学习。
可采用分组汇报或竞赛的形式,落实文言知识点及翻译重难点 |
1.带领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
2.疏通文意,为后面鉴赏文章思想、情感张本
|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明确本文论证层次及论证手法
探究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
作业 |
【提问】作为一篇典范的史论文章,本文是按照什么论证思路,运用哪些论证手法,展开论证的? 【答案】 中心论点:弊在赂秦 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论证手法: 1.对比论证: (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与“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2)“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与“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3)“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 (4)秦收受贿赂“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5)诸侯贿赂秦国“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2.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3.举例论证:韩、魏、楚 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 论证手法: 1.举例论证:齐、燕、赵 2.假设论证:“向使……” 结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提问】苏洵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借古讽今。 时代背景:北宋建国以后一百年间,与西夏、契丹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的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作文写作训练:仿照本文的论证层次及手法,写一篇400字的小论说文。 |
梳理文章论证思路及手法
结合时代背景,明确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
交流、讨论,生成结论 |
引导学生学会概括浅近文言文的论证思路,并恰切分析论证手法,为其写作议论文提供论证范本
引导学生学会史论文章“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培养学生科学史观,并激发其“以史为鉴”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