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境•素养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设计
本次教学设计是在一次校级语文课堂大比武中统一命题下的课堂授课。教学文本为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首篇文章《王戎不取道旁李》。我以“深度学习构建高效思维课堂”为设计理念,通过搭建学习支架、核心问题引领、情景化体验、学习拓展延伸的授课要素,以课程标准为基准,结合第二学段的语文能力达成要素,通过“以文带文、以文带法、以法促练、以练促评”,真正以核心问题为抓手,以支架构建为基础,以情景体验为路径,以拓展延伸为出口,探索出新形势下从“以教材为世界”向“以世界为教材”的语文核心素养课堂。
教学目标
1、明晰单元语文要素,学会抓住主要情节、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特点。
2、把握文言文学习的流程,学会自主学习文言文。
3、理解课文,能够用自己的话完整、生动地讲述故事。
一、情境导入,思维初感

师:同学们大家好,初次见面老师先来做个自我介绍:我这个“人”呢(边讲边贴出“人”),叫吕**,有一次呢,我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边讲边贴出“故事”),我和家人们一起打算去郊外钓鱼,准备好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就开心出发了,到达目的地,各项准备做好后,结果呢?没带钓鱼竿。你觉得我这个人有什么特点?(贴出“特点”)
生:马虎,丢三落四… …
师:所以你的感受是——(贴出“感受”)
生:做事不要马虎大意;小事也要用心… …
(看似活跃气氛的情境导入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梳理出人物故事的品读理解要求,自然导入本单元核心语文要素)

二、 单元链接,要素梳理

师:礼多人不怪,送给同学们一句话“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你想到了什么?
生:时间过得很快;有很多人才……
师:时间像什么?青史是什么?什么是俊杰?
生:时间如流水,留在历史上的是伟大的名人。

师:留在历史上的都是历史名人(贴出“历史名人”标签)。你知道有哪些历史名人?他有什么故事?有什么特点?
生:我知道的历史名人是……他的故事是……,我觉得他是一个…….的人。

师:所以,看到“孔融”你能想到的故事是( ),说明他是一个( )的人;
看到“司马光”你能想到的故事是( ),你能感受到他是一个( )的人;
生:交流故事及感受。
(这一环节的考量是在把握单元核心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人物故事感受人物特点”的思维实践,整合学生阅读认知中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故事,明确此类型文本的核心要义。)
三、文言初读,方法提炼

师:老师今天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历史人物(出示PPT),一看到这个文本,你觉得与我们平常读的文本有什么不同?
生:这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三国志》。
师:那这篇小古文又是在讲哪个历史人物的故事呢?老师为大家范读一下。
师:这个历史名人是( ),他的故事是( )。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你感受到曹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聪慧过人的曹冲。

师:大家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老师只为大家范读了一遍的情况下就知道这是曹冲称象的故事?你有什么诀窍?
(此环节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交流,一同感受文言文阅读中如何“把握关键语句体会表情达意”的理解方法,做到素养实践的初步感知。)
生:看到图上有一头大象
生:文中有“冲”、“重”;文中有“大船”… …


师:很多历史人物故事都来自古典文集,这里老师送给大家学习文言文的“五步法”。
生:齐读五步法
师:(同步板书结合《曹冲称象》文本感知过程进行解释)看注释插图,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通过文本体悟实践文言文理解的阅读流程,以文带法,为下一环节自主学习文言文搭建学习支架)
四、文本感知,阅读实践


1
读
师:今天要一同看到的历史人物故事就是——《王戎不取道旁李》。什么人?什么故事?为什么他不取道旁李?他又是什么人呢?请按照文言文学习的五步法我们一起学习。
师:请一位同学来范读。
生:读文本原文
师:(根据学生朗读效果进行点评)准确有断句的读,同学们按照要求自主大声朗诵。
师:这篇小故事选自南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再请一位同学朗读原文。
(指生读、齐读)
(本部分通过各种范读、指读、齐读等方式落实文言文学习的第一步“朗读”,为下一步学习提供扎实的朗读体验。)

2
看、抓、联
师:那王戎是谁?为什么不取道旁李?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按照“读—看—抓—联—讲”的文言文学习流程自主学习、随文批注。
(此环节是深度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利用学习支架进行的有效学习实践,教师在深入个别指导中了解呈现学情的课堂生成,对下一步环节有的放矢)


师:你心目中王戎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感受到的?
生:我觉得王戎是一个( )的人,我从( )中感知到的。
(此环节抓住“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诸小儿”、“竞走”与“唯戎不动”以及三个“之”的代表含义,进一步让学生实践“学会抓住主要情节、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特点”这一语文要素。)
师:你还从哪里体会到王戎的聪慧?
生:注释说王戎“自幼聪慧”
师:“看”——学会看注释。同时,注释中也介绍到他是“竹林七贤”之一,所谓“竹林七贤”是指… …所以这又是一个留名青史的俊杰,他的故事流传至今,被很多人津津乐道。
3
讲

师:所以,有一天,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妹妹也听到了王戎这个名字,她跑过来问你:“哥哥姐姐,我听说历史上有一个人叫王戎,你能不能给我讲一讲他的故事啊?”你打算怎么讲?
生:变成好懂的话讲一讲,用自己能理解的话给她讲。
(这个环节的设置又一次利用情境进行素养实践的课堂探索,没有常态化要求学生“谁来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而是在营造情境中,激发学生反观口语交际的对象情景化要领,进而利用“历史人物故事”这一核心问题落实文言文学习的理解表达。)
指生讲故事(师相机评价)

师:大家讲得很好,这一个小妹妹找来了一大群小朋友都想来听大家讲故事,可是这些小朋友不满足于听故事,他们最喜欢看动画片(播放动画视频)可是发现了一个问题——
生:没有台词,需要配音。


师:所以,就请大家贡献出你聪慧的大脑和美妙的声音,拿出你的配音脚本,进行配音的脚本创作,然后和你的小组成员练习一下动画配音吧。
(此环节的设计结合了情境创设和学习支架运用,利用“为动画片配音”落实“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的深层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完整、生动地讲述故事”,践行语言与思维素养,落实支架运用)
(生进行分组脚本创作)
师:请一个小组同学进行配音演示(师相机评价,落实故事的完整性、生动性)
师:了解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我们应该向王戎学习,细心观察、勤于思考。
师:这些历史人物正是由于他们闪光的品质在历史上闪耀,所以我们要懂得——“见贤思齐”。
五、课外拓展,方法实践


师:课后请大家拓展阅读,完成阅读记录单,同时再次实践文言文学习的方法,与父母分享你的阅读收获。谢谢大家,下课!
后记:
一直以来,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实践流派众多、观点林立,语文课堂学习的根本就是在短短四十分钟时间内,能够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哪里”,要“到哪去”,以及“怎样去”。而教学设计的根本是把“死教材”变为“活课堂”,纸面的文本仅仅是供给学生阅读或信息处理的对象,是无法支撑学生发生有意义的学习,所以,核心问题、情境支架就成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是我们进行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深入剖析的要点。因为,课堂教学的真实发生并不是单项激情四射的输入,而是有抓手、有路径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