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发展开发生命潜能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对这堂课的印象,我认为,这是一堂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旨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充分激发学生潜能的好课。教师的循循善诱将学生深度思考的热情彻底点燃。
仿写句子作为中考常见题型,既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需要学生运用联想与想象思维,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对文化、生活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这种题型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检验,近几年的中考命题方式越发灵活,仿句类型越发丰富。九年级的孩子要想在一节课内归纳出仿句的多种题型,又总结出用之顺手,行之有效的解题策略,难度非常大。越是遇到棘手的教学内容,教师越容易回到最习惯的做法上,先将仿句的题型及解题策略和盘托出,详细讲解,再请学生根据教师的总结,分析示例,最后进行仿句练习。这种“套路”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对仿句的掌握也会流于表面。
什么样的学习行动才能帮助学生高效掌握甚至玩转仿句?打破了习惯的做法,陈建红老师组织学生以自主思考、探究为主,在充分的师生、生生对话中,老师相机点拨、归纳学生的探究结果,引导学生拓开思维,提升学生的思考境界、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挑战性的深度学习自然而然地在课堂发生,极大开发了学生的潜能,使其破茧成蝶。
认知科学家亨伯托·马图拉纳和弗朗西斯科·瓦雷拉曾说:“所有的行即是知,所有的知即是行。”意思是知识不仅是在记忆中积累事实和理论的心智仓库,还是利用这些信息采取行动的能力。学习与行动是不可分割的,知识可以通过行为更深刻地存储在我们的身体之中。基于这样的观点,在“环节一:探寻题型”板块,陈老师出示不同类型的仿句题,请学生自主观察并进行类型归类。这样避免了向学生“灌输”老师先入为主的理解和思维框架,学生以更自由、自主的状态沉入老师提供的丰富的试题材料里,积极开展探究行为,并通过展示和对话的行为方式高度参与互动,表达并优化自己个性化的观点。师生基本达成共识后,陈老师用思维导图简洁明了地展示仿句的基本类型。通过自学、互学、教学这样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快速将知识结构化,并内化成自己的能力。这样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自主的良好习惯,高度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环节二:探究方法”板块,陈老师先提出学习任务:探寻仿写的写作规律,再请学生自主探究仿写的写作要领。这个环节的学习实践活动更加丰富有层次感:教师展示一道中考题,学生先练,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评出若干有问题的答案,经过讨论学生筛选出典型的错误答案展示出来,之后,进入师生、生生对话环节,一起交流错在哪里,并群策群力得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总结仿写的规律。再此基础上,陈老师出示其他的试题供学生练习、研究,丰富学生的实践行为,扩展学生的观察视野,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仿写规律。
整个探寻仿写规律的过程充分体现了陈老师希望学生具备创造自我的能力的先进教学理念。
首先,陈老师将探寻规律这个教学内容看作一种有生命的、持续变化的存在,而不是一成不变、必须死记硬背的事实,学习过程因富有建构性而显得生机勃勃。学生经由一道仿句题的实践,牵引出句式上、逻辑上的写作策略分析,却没有在此停步,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不停变换内容、修辞、情感、语言等多个角度进行探究。丰富的探究角度和多样化的探究对象给学生带来鲜活、全面、深入的思考,学生的仿句水平快速提升。
其次,整个探寻规律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更有吸引力,更富有成效。过手练习、暴露问题、研究策略、思维碰撞、得出规律的过程是典型的生命系统学习过程,而不是把规律当做文字信息死记硬背的机器思维的学习过程。
再次,学生交流大胆奔放,师生对话气氛和谐的课堂可以让孩子的生活(而不是教室)重新成为他们学习的中心,教室的边界被模糊化了,课堂学习不再是一个机械过程,学生的“本我”得到一定的释放,“自我”意识得以增强,自然更容易超越自我,释放潜能。
这堂课启发我们:应不断打破自己习以为常的观点和方法,引领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积极参与到对丰富对象的深度探究中去,生出更有深意的见解。换个角度思考:“学习是顺应自然规律的,表现的是所有生命对发展成长的探索。”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发生错误是非常正常的,推进学生在自然而然的实践行为中实现进化是生命系统教学的核心任务。
笔者还发现,陈老师非常善于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她对学生的点评既有倾情鼓励,又能洞见症结。比如,看到了学生的进步,陈老师热情赞美道:“活学活用,有错即纠。很棒哦。”再看以下两个片段:
片段一:
生:老师,我认为后面那个“乐甜甜”不太恰当。感觉有重复之感。
师:说得好,仿写中尽量避免不重复。你再改改。
生:乐呵呵。
师:反应真快。
片段二:
生:我认为“作业须认真”也不对,前面说的是“意志、内涵、性格”这些,这儿写“作业”感觉逻辑上不恰当。
师:感觉有错,又具体分析不出来,对吧。那同学们从比喻的本体与喻体来思考看看。
这样的交流在学生心中必然激起一阵阵的狂喜,学生会觉得“独特的自我”受到认可,从而爆发出更大的创造力。
这样的交流使学生迅速走出思维的泥潭,着眼于自己理应关注的思考方向,从而产生建立共享的愿景和超越自我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