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课堂实录
一
导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生活中有许多弱小但善良的人,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走进《老王》。
二
预习检查
各组的学习组长检查组内成员的预习成果,并记录在组员的学习日志上。
师提醒学生注意“干校的意思”及“愧怍的读法”。
师:看来大家预习的不错,我们来看作者资料。
屏幕出示
杨绛(1911—2016),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我们仨》、译作《唐吉坷德》等。
三
寻主旨句
屏幕出示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主旨句。
生: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师:找的真准确。这节课我们来一句立骨,讲解本文。
四
一句立骨
探究不幸者
师:不幸的人指的是谁?
生:老王。
屏幕出示
老王的不幸体现在哪里呢?
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通过圈点勾画的方式,小组合作找出答案。
生1:老王不幸在住塌败的破房子。
师:文中杨绛怎么问的?
生:老王,那里是不是你的家?
师:老王怎么回答的?
生:我住哪好多年了。
师:发现问题了吗?
生:老王没有回答是也没有回答不是。
师:为什么这样回答呢?
生:如果回答是,说明那是老王的家,可家要有亲人有温暖,那没有;如果回答不是,可老王又确实住在那里,而且是坍塌的破房子。
(指导学生读的慢一些,读出老王的心酸。)
生展示读。
生2:老王不但身体残疾,别人还对他指指点点;家庭也不幸。
师:我们来角色扮演。那你来扮演老王,同桌扮演对老王指指点点的人,我扮演杨绛。注意尽量用文中原句回答哦。
师:老王啊,你怎么总自己一个人?你的家人呢?
生:我有个哥哥。
师(惊喜):那很好,哥哥是个依靠呀!
生(沮丧):死了。
师:那你还有其他亲人吗?
生:有两个侄。
师(惊喜):侄子年轻力壮吧?
生(难过):没出息……
师:你也别难过啦。吃了鱼肝油眼睛好点了吗?
生:那只好的眼睛晚上看得见啦。
师(欣慰):那真好!
生(声音低沉):另一只眼是“田螺眼”,早就瞎了,唉……吃什么也不好使了。
旁人(指指点点):这老光棍大约年轻的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哼,瞎掉一只眼!
师:扮演老王的同学,你加了一个“唉”,为什么?
生:老王当时心里一定五味杂陈,心酸,难过,无助……
师:看来你读到了老王的不幸。扮演旁人的同学,你加了“哼”这个字,指点老王的时候你心里什么感觉?
生:心里爽,觉得老王没干好事,活该这样。
师:老王的眼睛是他不老实瞎掉的吗?
生:不是,天生的。
师:你感受到了看客的什么?
生:冷漠,没有同情心。
师:老王家庭不幸,身体残疾,还要忍受别人的指点。这是身体精神的双打击。
生3:老王不幸在靠着活命的只有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屏幕出示
杨绛(1911—2016),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我们仨》、译作《唐吉坷德》等。
师:这样改可以吗?
生:不行,活命仅仅只是活着,证明老王没有选择的权利;而生活是比较有品位的,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生:“只有”说明他仅有一辆三轮车,而且还是破旧的,
师:一辆三轮车还是破旧的!
师:这句哪几个字应该重读?
生:活命,只有,破旧。
生尝试读。
师:读出了老王的不幸,是呀,老王有的仅仅是活命啊。
屏幕显示:
不幸体现在单有自己一个人(独干)
不幸体现在仅有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独眼)
不幸体现在只有一只眼 (独自)
不幸体现在唯有几间塌败的小屋(独居)
师:老王独干,独眼,独自,独居。四个独字将老王的不幸写尽了。
屏幕出示
老王的生活很 ,但他却很 。
(只填一个字)
生:难,善。
生:穷,善。
屏幕出示
老王的生活很苦,但他却很善。
师:老王的善体现在哪里呢?
生:代送冰块,而且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师:这句应该怎么读?“大一倍,冰价相等”应该读的慢且重。
生读,师指导。
生:老王送默存去医院看病。
生:临死前给我送来了鸡蛋和香油。
师:同学们答的真好,不幸的老王可怜活命却用善良照亮了世界。老王如此不幸,那杨绛又真的幸运吗?
质疑幸运者?
屏幕出示
杨绛真的幸运吗?
生:我觉得跟老王比,杨绛幸运,因为杨绛和老王比起来身体健全而且有家庭。
师:你对比着来看的,很好。
生:不幸运,“老王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这说明杨绛一家生活也很拮据。
师:你抓住了老王的话来分析。
生:不幸运,“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可以看出杨绛一家在当时容易被人欺负。
生:“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这里看出杨绛也不幸。
师:在这句话前面,写了“文化大革命”开始,然后又写“我自己不敢乘三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我们来看背景资料。
屏幕出示
1966年“文革”爆发。钱钟书、杨绛夫妇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在这场文革中,被罚扫厕所,而且还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批斗,如戴“高帽子”,挂“黑牌子”,剪“阴阳头”。
1970年7月,杨绛被下放到河南信阳的“五七干校”。在一个穷乡僻壤,烧砖建房、打井引水、种粮为生,不多久就被累病了,索性有钱钟书的照顾。
1971年,杨绛的女婿不断遭到批斗,最终不堪其辱,自杀身亡。
1972年,钱钟书夫妇才被“特赦”回京。
师:“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自己不敢乘三轮”这些都与什么有关?
生:文化大革命。
师:是啊,杨绛及其家人也不幸啊,那不幸的杨绛一家人又是怎样对老王的呢?
生:“我常坐老王的车”,从这个“常”字,可以看出杨绛支持老王的生意,而且每次坐都给钱;杨绛的女儿送老王鱼肝油,而且是大瓶的,治好了他的夜盲症。
师指导学生重读“常”和“大瓶的”,感受杨绛及家人的善。
生展示读。
生:老王送鸡蛋和香油时,杨绛也给他钱。
师:杨绛及其家人为活命的老王做了这么多,说明什么?
生:他们非常善良。
师:杨绛也是如此不幸,那善良的她又为何感到愧怍呢?
聚焦“愧怍”
请同学们读老王送鸭蛋和香油时的描写。并思考此时老王身体怎么样?说明什么?
屏幕出示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从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生:老王身体很差。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镶嵌”说明老王已经没有活力了,身体僵直。与前面的“打门”相呼应。
师:老王为什么要“打门”?他怎么不敲门呢?
生:老王马上就要死了,已经没有劲了,只能使尽自己全身的力气“打门”。
生:老王病的非常严重。“面如死灰”,“枯黄的干皮”从外貌中可以看出老王已经病入膏肓了,但他依然坚持着给杨绛送来了鸡蛋和香油。
师:我们应该怎么读屏幕上的句子呢?
生:读的慢一些,读的沉重些。
师指导,生读。
屏幕出示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师:老王在等什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生:等着杨绛给他拿钱。
师:老王内心想要钱吗?
生:不是,杨绛转身进屋的时候,老王赶忙止住她,说:“我不是要钱。”
师:那他想要什么呢?
生:可能是想谢谢杨绛对他的照顾。
生:想要杨绛能亲切的喊他进屋坐坐,像亲人一样聊聊天。
师:这说明老王把杨绛当什么来看?
生:恩人、最重要的人甚至是亲人。
师:而杨绛看到老王拿来了鸡蛋,拿钱给他,杨绛把他当什么人来看?
生:需要帮助的朋友,被怜悯的人。
师:假如你是老王,临死前带着一片真心,拿着最珍贵的鸡蛋和香油来给我做最后的告别,而我却给你钱,你感到什么?你想要什么?
生:感到杨绛只是可怜我,我们俩关系并不平等。我想要我们能平等相处。
师:是呀,多年后的杨绛认识到自己给予老王的更多的是怜悯和同情,是基于不平等的地位的。谁再来说?
生:有点心寒,感觉没有受到尊重。我想要一份尊重。
师:同学们,老王想要的这些,杨绛理解了吗?给他了吗?
生:没有。
师:所以杨绛感到——
生:愧怍。
师:但其实杨绛给钱是出于什么原因?
生:出于好意,不想白拿老王的好鸡蛋和大香油。
师:是啊,杨绛也是出于好意给了钱,她不愿白收老王的东西,但这却伤害了老王。杨绛确实付出了许多,但对比不幸的老王,她觉得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杨绛的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实则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
屏幕出示
这份“愧怍”是来自心底的内疚
因为自己没有给老王尊重、平等和真正的关怀
这是一个不幸的人对另一个更不幸的人的愧怍
更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对底层人民的愧怍
请同学们带着理解再读文章最后一句。
屏幕出示
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师指导学生读的深沉,读出惭愧之情。
生展示读。
五
发现身边的“善”
屏幕出示
你身边有没有很平凡但却善良的“小人物”呢?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们呢?
生:我们小区的门卫是个有点坡脚的叔叔。当我没带钥匙进不去家门时,他会觉得我自己在外等父母不安全,让我去门卫等。我应该尊重他,平等的对待他。生:我邻居是个失去孩子的老太太。冬天下雪时,她会把我家门前的雪也扫了,有好的零食,她也会拿来给我吃。我应该关心她,善良的对待她。
六
结束语
孤独的老王
可怜活命却依然善良
苟活的杨绛
卑微生存也坚守善良
世界很大
让我们用心相待
做个善良的人
与善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