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教学凭借也不能喧宾夺主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反思
在上一期我的专栏里,围绕《山水画的意境》一课,我尝试着寻找一个教学支点,能够盘活课堂,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我寻找的教学凭借是文中的《漓江胜境图》。原先的设计如下:
一、知识储备
理读课文,说说围绕“意境”作者谈了哪些话题?
二、名画讲解
1.出示《漓江胜境图》,现在聘请你为《漓江胜境图》的特约讲解员,请选择以上2-4话题中任一话题,写一段不少于80字的讲解语。
要求:(1)既要结合原文,又要结合插图。(2)可模仿“齐白石画虾”、“荆浩画松”、“苏州古柏”的文段介绍。
2.学生写后交流时,教师同步呈现课文思维导图。
三、疑点探究
大家在准备插图讲解语时,有没有发现文章中看似无关的段落?
四、写作胜境
既然艺术门类相通,如果我们想要在写作中无限接近这《漓江胜境图》之美,找找文中对自己写作有启发的句子,划出来并说说收获。
课堂是检验教学设计的唯一标准。在上周课堂教学中,我又发现了原设计中的不少弊端。
比如:课堂伊始,当《漓江胜境图》出现在大屏幕中时,不少学生的确兴致盎然,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画之感,学生们口才不错,从这幅山水画的取景谈到层次,又能从景物谈到情感。不知不觉中,导入时间过多了。须知,这是一节语文课,而非美术课。所以,利用教学凭借切入课堂时,还应更加简洁自然。
比如:在理清文章大体脉络之后,学生进入“讲解语”的创作。在课堂巡视中,我明显发觉这个设计,起点太高了。虽然也有部分学生能奋笔疾书,但也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因为,文章的5-8小节,关于“怎样获得意境”,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文章内部阐述思路尚不清晰,又遑论能运用起来呢?所以,利用教学凭借组织课堂活动时,还应充分考虑学情。
比如:在“讲解语”展示中,不少学生都挑选了5-6小节相对简单的段落来模仿,即围绕“身临其境,长期观察”、“要站得高于现实来观察”这两点,梳理出了“深刻认识对象”这一理论的阐述思路;而关于“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的集中论述段落,即第8小节,很多学生却自动忽略,或者说“拈轻怕重”了。这样导致的后果便是:第8小节明明是难点,但因为教学设计不到位,就未能“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难点还是难点,只能靠老师“生拉硬拽”了。所以,利用教学凭借进行教学设计时,还需指向更清晰,聚焦更有力。
总之,课整体上下来的感受便是,教学凭借是个好东西,但是如果用得不恰当,则会起到反面作用,甚至干扰学生的重要阅读体验。所以,要改。
一定有更好的方法,让这幅《漓江胜境图》成为真正灵动又实在的教学凭借,助力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体会阅读之妙。
怎么改呢?脑海中一直盘旋这个问题。反复读文章。聚焦难点,仔细读……
终于,似乎有一点微光在脑海中闪烁起来。还是用这幅图,但不要轻易地设计“讲解环节”,而是以这幅图作为一个“凭借”,作为一团“星星之火”,发散到文中让学生去寻读、品读更多的《漓江胜境图》。
教学设计修改如下:
一、知识储备
理读课文,说说围绕“意境”作者谈了哪些话题?
二、名“画”细读
1.出示《漓江胜境图》,简单介绍其意境之美。
2.文中还有哪些画作和景物,也堪称《漓江胜境图》呢?
(引导学生聚焦5-8小节,画作可找到“齐白石画虾图”、“荆浩画松图”;风景可找到“苏州古柏”、“川渝名胜”、“颐和园风景”。)
3.细读文章,分别说说它们的“意境创设法宝”。
如,两幅画作的“意境创设法宝”是“身临其境,长期观察”和“力求表现景物精神实质”。
如,几处风景的“意境创设法宝”则是“力求表现出精神实质”、“情感的夸张渲染”、“把握境界的独创性”。
总之,都能“深刻认识对象,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在寻读中,师生同步完善5-8小节思维导图)
4. 《漓江胜境图》文中仅指山水画吗?它还可以是什么?
比如文中提到的古诗。李太白和毛主席的诗作,均“缘物寄情”,所以才有了灵魂。引导学生懂得“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互相借鉴。”
此处引导学生思考:第4小节和第7小节都是写毛主席的诗句,是否重复,能否删除其一?交流可明确:一处是为了说明“诗画有了意境,就有了灵魂”;还有一处是为了阐述“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在交流中,进一步完善文章思维导图)
三、写作胜境
既然艺术门类相通,如果我们想要在写作中无限接近这《漓江胜境图》之美,找找文中对自己写作有启发的句子,划出来并说说收获。
一节课的时间,其实很短暂。我们的教学设计可以更简化些,教学步骤可以更从容些,这样才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一次次在文本中“来回行走”。不要总是想着这个也要讲,那个也舍不得丢。所谓一课一得,本节课的主要目标就是带着学生,在“胜境”中来回走动,理清文章论述的思路,足矣。
修改后的教学设计进课堂,学生更加亲近本文,部分学困生也能融入课堂,一起完成寻读环节。事实证明,文章的5-8小节论证思路,的确是一个学习难点,学生在此处徘徊停留的时间最长,需要多次细读才能领会,这也正是我们教者应该重点设计之处。
而这一幅壮美的《漓江胜境图》,这一次终于没有再喧宾夺主,而是作为一条小小的线索,贯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作为一个潜在的情境,弥散在学生的思维天地中——慢慢琢磨语文课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