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是选自1954年的《建筑学报》,于是我就去知网把这篇论文下载下来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教材编选者居然把梁思成的配图删掉,换了其他的图。
起码应该尊重梁思成吧。这一下子就把原来的七幅配图删了。梁思成是建筑大家,配图不是随随便便配的,有它的学术价值。就算是一般人的论文,也不应该删人家的配图啊,这是一个基本的学术规范的问题。梁思成所配的图,由于时代原因,有的不是很清楚,可以在保留原图的基础上,进行勾描,或者增加新的配图,而不是替换。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读懂知识性文章,要时刻想一想,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读懂,而不是给学生的阅读增加障碍。
梁思成这篇文章,讲的主要是比较高级的建筑。黄土高原上的窑洞,福建的土楼,西南的吊脚楼,草原上的蒙古包,都不在此列。就是传统的民居,往往采用的是“穿斗式”而不是“抬梁式”结构。(还有一种井干式,就是用原木堆出来的,守林人的小木屋。)古时民间多茅草屋顶,比如杜甫“卷我屋上三重茅”。现在北方多平顶的民房,便于晾晒作物。所以,这个文章的标题,可以加上两个字,成为“中国(庙堂)建筑的特征”。
又比如这篇文章中介绍屋顶,着重在其装饰性。实际上,屋顶先是有实用功能,再有装饰功能的。飞檐翘角,是为了遮挡更多的雨水,还能把屋顶上的雨水送得更远,这样有利于保护墙体和地基。日本的传统建筑的屋顶来得大来得广,这就是学唐朝的样子,唐招提寺和佛光寺是非常相像的。我想,如果是科普文章,这点是要提的,但是梁思成这篇是学术作品,看的人都是行家,当然可以不提。那么,我们在给学生讲的时候,要不要提呢?
再提一点,说欧洲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以砖石为主要材料,这也是不确切的。欧洲的民居依旧是大量使用木结构的,甚至还有用茅草屋顶的,这倒是比较符合“可译性”的说法。
以上说的,我都是现学现卖。正好最近读了张克群的《树木与房子》。张克群是梁思成的学生,学术功底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这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十分好读。可以作为古建筑的入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