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平实的语言]——以《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学为例
夏丏尊先生将“传染语感于学生”视为国文科教师的任务,而“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这一贯串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学习任务群则是落实此要求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在该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中,从语义、词语、语法、修辞、逻辑、语体等不同角度,对积累、梳理、探究的对象和方法提出了要求并给出建议。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依然会碰到种种困难。或许教师会困惑: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学习中,聚焦语言,梳理探究该如何开展?如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七课《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为学习内容,我们如何把它作为语言积累的语料来设计教学呢?
课下注释1帮助学生了解本文首先作为获奖致辞,随后在《自然医学》杂志发表,继而进入教材的过程。从注释中“经作者本人审定”一语可以读出屠呦呦对文字的审慎。我们就把这堂课的学习内容聚焦到“从语言细微处感受作者下笔的审慎”。
学习活动一
师:有同学注意到,在文中,屠呦呦有时用的是第一人称“我”,有时用的是“我们”。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不急着回答这个问题。请大家在课本上圈画出文中的“我”和“我们”,注意用不同的颜色或者不同的符号来标识。
同学们圈画好了吗?请和你的同桌展示、比对。好,现在来观察,这两个人称代词在文中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能不能说一说作者什么时候用“我”,什么时候用“我们”?
生:文章前半部分多用“我”,后半部分多用“我们”。
师:能准确一点吗?前半部分指的是?
生:就是屠呦呦自己的童年、求学和开始研究,用“我”。写到青蒿素的研发阶段,就出现了很多“我们”。
师:好,表述得比较清楚了。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
生:在青蒿素的研发阶段也不是都用“我们”。在发现青蒿素具有抗疟疗效的这个阶段,“我”字出现得多,而在将青蒿素制成药物这个阶段,作者用的是“我们”。
生:还有,屠呦呦向团队、向社会表达感谢的时候,用“我”。在说成果、贡献的时候,用的是“我们”。
师:通过归纳,我们发现,在这两个人称代词的选用上,屠呦呦是有意为之的。那么,从她的措辞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尊重客观事实。童年的经历、求学的过程是屠呦呦自己的,在大会上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报告的还是她,所以她就用“我”。当然有很多工作不是她一个人完成的,她也按照实际情况记录,用“我们”。
师:好,你读出了一位科学家的实事求是。
生:我觉得屠呦呦在获得荣誉的时候不居功,她很冷静地告诉我们,在科研进程中,哪些是“我”发挥了作用,哪些是“我”所带领的团队的努力,还有哪些离不开“523”项目的大团队成员及其他科研机构的协作。她不认为这是一个人的成绩。
师:今天这个时代,个体智慧的灵光依然能发现新的方向,但已经很难仅靠个人力量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屠呦呦的冷静和审慎建立在她对科研过程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全面理解之上。
刚才两位同学的解读都是建立在屠呦呦的表述完全符合事实这一前提之上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句子——“我们终于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青蒿素的发现,是我们研究进展的第一步”,这里用的都是“我们”。让我们回到文本,从典籍中发现正确提取方式的是“我们”吗?
生:是屠呦呦。
师:是啊,就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这个阶段而言,屠呦呦是最为关键的人物,但她用了“我们”。再来看一则材料:1972年初,屠呦呦提交“志愿试药”报告说:“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但在文中,她说“我和我的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从这几处并不完全合乎事实的表述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这不能说屠呦呦不尊重事实,而是她在这个重大的发现和成绩面前是很谦虚的。那些事情,在她的回忆中就真的是大家一起做的。你看她并不是什么地方都用“我们”,她不是为了体现团队力量而刻意削弱个体的贡献,但她又确实觉得有些事情,她不是领衔者,她是团队的一分子。从这些“我们”中,倒是可以看出屠呦呦对科研的态度和她的为人。
第一项学习活动是分析人称代词“我”和“我们”的使用情况。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体验“梳理”的过程。在明确了对象人称代词“我”和“我们”后检索全文,并用不同的颜色或符号标识。这一活动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读文章,并自然关注相关词语出现的语境;而书页上的圈画,又可以将词语在文中的分布以可视化的形态呈现,方便学生在后续的活动环节归纳提炼。
在发现语言现象后,还需要进一步去推求现象的成因。在这项活动中,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加以分析,讨论了屠呦呦谨慎地区分“我”和“我们”的原因。而学生不容易注意到的是在个别细节处,屠呦呦隐去了自己作为关键人物、领军人物的贡献和奉献,而选用“我们”一词所传达的谦逊,这就需要教师借助示例和课外材料进一步引导。
学习活动二
师:同学们都说屠呦呦的语言很平实,但究竟什么样的语言是平实的语言呢?请宋逸帆同学借助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消极修辞”的理论解释。
生:陈望道先生说,消极修辞的总目标是“明白”,要明白,就不能有别的东西来干扰,来分心,所以所用的语言就是概念的、抽象的、普通的,而不是感性的、具体的、特殊的。所以我认为,平实具体体现在少用修饰性的词语,因为修饰性的词语往往带有作者的经验、作者的感想。课文中这样的词确实很少,所以表述就特别地明确。
师:谢谢宋逸帆。从整体上看,课文中修饰性的词语确实不多。但如果看局部,我们会发现,修饰性的词语也有,而且颇为集中。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
生:我在第2段和第3段中找到不少,像“神奇”“富有意义”“丰富”“精妙”。
师:这些形容词有什么特点?如果我们把它们和这样一些形容词——“红色的”“可见的”“北方的”来进行比较。
生:屠呦呦用的词好像更抽象、更主观一点?“北方的”“可见的”这些词是比较明确的,是可以测量的。
师:是的。屠呦呦用的这些词语不是描写性的,也就是说,它们并不是将事物的样貌生动、具体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而是价值判定性的,它概括地指明了所形容事物的价值。当然,你找到的词形容的都是极高的价值。那让我们继续关注前后的搭配,这些词语所形容的是什么?
生:是中草药。
生:是中医药学,是屠呦呦的工作。
师:谈到中医药学,价值判定性的修饰性词语就较多地出现了,这个用词的细节值得我们关注。现在我们调整一下角度。课前,同学们把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论文和进入教材的文字比较,发现了一处繁简的变化。请你介绍一下。
生:在论文中,屠呦呦对科研进程介绍得很详尽,比如青蒿素药物从片剂发展为胶囊,还有双氢青蒿素一开始是被质疑的。相对来说,“中医药学的贡献”这部分简短一点。但教材上,科研进程的步骤被简化了,而对于中医药学,特别是复方用药的形式、特点、价值说得很详细。
师: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些句子好吗?
(生读)
师:这位同学,刚才你用什么语气去读?
生:我想读得重一点,很绝对的口气。我觉得这里要表现出屠呦呦发自内心的感慨和赞叹。
师:感慨和赞叹,好,还有别的情感吗?
生: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些遗憾?在屠呦呦看来,中医药学的价值还没有被完全认识,所以她呼吁“大力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对中医以及其他传统医学的研究,使之最大程度地造福人类”,这既说明她对中医药学很推崇很有信心,也说明她很遗憾中医药学的价值尚未得到普遍的重视。
师:说得真好。在文章进入教材前,屠呦呦增补了对复方用药形式的介绍。其实屠呦呦个人的研究,是在青蒿素上不断挖掘、不断开发新的用途,但她告诉每一个会读到这篇文章的中学生,“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她在这条人迹罕见的路上都找到了极富价值的东西,那么千年来作为主要用药形式的复方用药中还藏着多少宝藏?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发掘更多的智慧,来实现她的梦想?说到自己,屠呦呦是这样的谦逊,说到中医药学,她的情感就被激荡起来,从语言的繁与简,修饰与否,情感的隐显中,你有没有读出屠呦呦的信念?
第二项学习活动是分析修饰性词语的使用情况。
屠呦呦的语言平实,少用修饰性词语,但并不是不用,修饰性的词语集中出现在某些段落。那么这些段落有何特点,是什么促使作者运用了非常态的表达?
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修辞学家的理论,形成支架,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也通过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但更重要的,是力图强化这样一种认识:必须从文本的阅读对象去考察实用性文本的写作意图,理解其语言形式。发表于学术期刊的论文和入选教材的课文,阅读者的身份是不同的,而作者显然意识到这点,并促使她在文字上调整。在她的调整中,又包含着对读者(正在规划人生方向的高中生)怎样的期待?这些问题有力地推进了学生的认识。
学习活动三
师:屠呦呦的科研征途是漫长的,当她回首时,逐一记下了那些屐痕深深的岁月。同学们已经把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圈画并罗列出来了,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大部分是追溯到事情发生在哪一年,但有两个时间点特别精确。一处是1971年10月4日,还有一处是1972年11月8日。
师:这是什么日子?
生:第一个是中性提取物成功获取的日子,这确认了提取方式是正确的。第二个是找到青蒿素晶体的日子,明确了抗疟的有效成分究竟是什么,为下一步研发药物打下重要基础,是青蒿素研制过程中的关键点。
生:我觉得屠呦呦也是在告诉我们,这两个日子是她最欣喜最骄傲的时候,是最有意义的。
师:对屠呦呦来说,这些日子比1969年的任命、1979年的表彰更加重要。同学们读出了,屠呦呦把她的欣喜和骄傲藏在了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好,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这次我们要关注的是时间点之间的跨度。请大家梳理一下。
生:从开始研发到找到青蒿素,用了三年的时间;从青蒿素到青蒿素胶囊,花了一年的时间;青蒿素成为第一个一类新药,是在1986年,间隔13年。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是在2002年,这距离青蒿素的发现已经过去了30年。
师:你从时间跨度里发现了什么?
生:我在想,发现青蒿素以后,研发的推进真的好快啊!
师:为什么“快”?
生:因为疫情影响很大,很紧迫,也因为青蒿素的发现,一下子推动了研发的进程。
师:是的,中医药学蕴藏的智慧和经验被顺利地挖掘了、继承了。但与“快”对应的就是慢,青蒿素推广普及的过程却相对缓慢。为什么“慢”?
生:肯定有科研本身的需要和限制,比如新冠肺炎疫情下我们仍然要强调“循证医学”,反对冒进。
师:联系当下,说得很好,还能想到别的因素吗?
生:虽然还需要资料印证,但我猜想是不是还和当时的物质条件限制有关呢?
生:可能还要和时代背景联系起来,比如当时中国医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怎么样,是不是找到了恰切有效的推广途径。
师:是的。这一个个时间点,记录的是研究的进展和突破,但这一个个时间点的间隔里也值得推敲。这是一位科研者在得到世界的认同和尊崇时有条不紊的细致记录,我们沿着她的记录在反观、反思科研的历程:什么能够推动科学的探索,什么会阻碍前进的步伐,我们能不能在将来做得更好。而这是被屠呦呦埋在文字中的理智。
第三项活动是分析时间词的使用情况。
文章以时间为序,逐一记录了青蒿素的发现和发展。除了近于史料性的实录价值,这些时间词里还藏着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时间记录的精准与否,了解几处精确日期所指向的记录内容,理解这些日子对作者的特殊意义,发掘作者的价值判断,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从时间跨度发现研发历程之“快”和推广之“慢”,探究屠呦呦在回顾中对科学进程的理性思考。
屠呦呦的语言质朴平淡,在学习中或许会以“严谨准确”盖章,轻轻略过。而这堂课围绕一些看来普通的词,包括人称代词、修饰词、表示时间的词展开,通过圈画、排列、比较,关注文字本身的差异,又结合使用情境的不同,理解、品析、感受作者下笔的审慎,推究文字背后的用心;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充实对屠呦呦的品质、情感及思考的理解,最终让学生对“平淡的语言别有境界”这一结论有所感悟,并获得梳理实用性阅读文本平实语言的学习经验。
当然,语感的培养绝非一课所能蹴就,但我们要让学生不局限于、也不满足于实用性文本的语言“严谨准确”这个结论,也不要因为语言的平淡质朴就忽视其中的深意和价值。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拿起笔来圈画罗列、梳理归纳、联系比较,会让他们产生新的发现,拥有新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