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感情变化;
2.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学习诗歌的多种表现手法。
学习重点、难点
1.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感受不同形象的深意;
2.学习诗歌的多种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苏联作家高尔基笔下的阿廖沙阿廖沙4岁丧父,跟随母亲来到外祖父家。他的童年生活是黑暗的、悲惨的,但是这些逆境最终促使阿廖沙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的人,给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少年传递了无限的正能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高尔基笔下又一个能给我们传递正能量的形象——海燕。(板书)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感情变化;
2.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学习诗歌的多种表现手法。
三、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10岁就为生活所迫,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尝尽了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他创作了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四、背景介绍
19世纪末沙皇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反抗情绪日益高涨。1901年初,斗争发展到一个新的高潮,成为全国性的斗争。
高尔基在这革命斗争的新高潮中,于1901年2月19日从故乡尼日尼·诺夫戈罗德来到彼德堡,参加俄国作家协会为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而举行的特别会议,发表了抨击沙皇政府的演说。3月4日,几千名大学生和工人为抗议沙皇政府把183名大学生送去当兵,在彼得堡喀山广场举行示威,遭到残酷镇压,有些人被打死,许多人受了伤。高尔基参加了这次示威,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极为愤慨。3月12日他回到故乡后,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参加示威的感受,写成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它的尾声。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录音,体会感情。
2.听完后,请大家说说你刚才脑海中呈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3.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请代表读一读自己喜欢的片段。
4.学生展示,其他学生评价,也可以比赛读,老师补充评价。
六、选读语句,分析形象
1.找出文中描写海燕的语句,分析海燕的形象,用“这是一只 的海燕”的句式作答。
---勇敢、乐观、自信、坚强、高傲、富有斗志,愈挫愈勇、迎难而上等。
2.文中还写到了海鸥、海鸭、企鹅,它们是怎样的形象?
---胆怯、怯懦、蠢笨、懦弱。
3.作者写海燕,为什么还要写这三个配角呢?
---文章把海燕与海鸭、海鸥、企鹅形成对比,反衬海燕的坚强、乐观、高傲,表达了作者对海燕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海鸭等的厌恶和嘲讽之情。
七、再读课文,深挖文意
1.补充资料: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这本是自然现象。因此“海燕”一词在俄文中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高尔基在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塑造了海燕这个“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般的艺术形象,旨在呼唤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高唱赞歌。
---海燕象征了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2.知识卡片: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
---大海象征了革命高潮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穷力量;
暴风雨象征了席卷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风暴;
海鸭、海鸥、企鹅象征了害怕革命要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太阳象征了光明的未来 ;
乌云、闪电、狂风、雷声象征了一切反动势力。
八、赏读语句,体会写法
朗读最喜欢的语句,赏析语言,说说其对塑造海燕形象有何作用。
---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比喻、拟人)
风紧紧抱着一层层巨浪,恶狠狠的把他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拟人、映衬)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他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拟人、烘托)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拟人、反复)
九、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暴风雨吗,你会如何应对这些生活风暴呢?(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教师寄语
生活一帆风顺固然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但真正的生活是鲜花与荆棘并存,我们应该能享受鲜花的芳香,也能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就像海燕一样,勇敢地面对歌会总暴风雨,做一个勇敢的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