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实录
【教材分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题为“人生之舟”,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人生问题,学会规划人生,走好人生之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这篇小说记叙了作者童年时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步脱险的经历,故事从生活中的一则插曲引申出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发和教益。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读懂文章内容的阅读理解能力,联系自身的冒险体验也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但他们的分析问题能力不强,对句段的赏析往往还停留在修辞手法的层面。因此,想让学生做出个性化解读,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读、赏、析中获得面对困难的感悟和启发,需要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和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
【教学思想】
在部编版教材中,《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从译文形式到教学要求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可以称得上是一篇新课文。教师参考用书中给出了这样的教学重点:1.继续练习默读,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争取提高阅读速度,并勾画出关键语句;2.品味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并实践课文所探讨的人生经验。其中,“默读”是单元阅读学习方法,“心理描写”是这篇文章最重要的写作特征,“探讨人生经验”是读者阅读感悟。这样,我们大致可以确立文章“教什么”,很清晰地把握编者意图,理解本文的教学目标,按照“整体感知、复述情节——分析心理描写——深度探讨”的步骤实践本课的自读教学。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把握复述情节的方法;
2.跳读课文,分析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
3.悟读课文,思考课文所探讨的人生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
教学难点:调动自己的相关生活体验,思考课文所探讨的人生经验。
【课程资源】
通过对教材、音频、多媒体设备等物质资源和老师、学生等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力求呈现教学最佳效果。
【教学方法】
一、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紧扣教参中的教学重点展开,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技巧以及生活经验,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大胆发表看法的基础上,给予适时的引导。
二、学法:
首先,默读是本单元的训练点,我多次设计默读活动,让学生学会默读课文的技巧,即圈点勾画关键语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其次,我在品析心理描写环节,让学生作批注式赏析,注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预习任务】
1.通过查词典、查阅相关资料,自行解决疑难字词;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提炼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它跟教读课文最大的不同就是:课后有阅读提示,文中有旁批,这节课,我们就根据自读课文的这两个特点来学习。
首先请同学们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心中有目标,学习有方向。让我们在目标的引领下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默读课文,复述情节
师:请大家齐读“阅读提示”第一段,从这段话中找出表示事件发展过程以及“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明确:冒险、遇险、脱险。
胆怯、恐惧、克服心理障碍、收获自信、成就感。
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根据提取的关键词勾画出文章中标志事件发展的语句,试着复述故事情节。
生1:56年前一个酷热的七月天,小伙伴们因为厌倦了游戏,决定冒险爬悬崖,“我”在攀爬悬崖的过程中,因害怕而呆在悬崖上不敢动,后来在父亲的引导下,“我”经过努力脱离了危险。
师:这位同学思维敏捷,他说出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主要事件,按照记叙文六要素复述了故事情节。好,现在游戏升级,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描写“我”不同阶段心理活动的语句,在复述中加入“我”的心理变化。
生2:56年前一个酷热的七月天,小伙伴们因为厌倦了游戏,决定冒险爬悬崖,“我”犹豫不决。但是小伙伴们一个一个地爬了上去,“我”也鼓起勇气,努力攀爬,却在中途不敢往前走,恐惧、紧张笼罩着我,我被困在悬崖上;夜幕降临了,“我”的好朋友杰里带着“我”的爸爸来接“我”,在爸爸的安慰鼓励与指导下我迈出第一步,克服心理障碍,有了自信,接着又迈出第二步,一次一小步,终于爬下了悬崖,那一刻,我有了巨大的成就感。
师:你的感知能力真强,梳理地很完整。
小结:我们借助阅读提示,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将课文内容表述出来,这就是复述。我们不仅从事件发展的顺序复述了故事情节,还加入了“我”的心路历程,更清晰全面地感知故事情节。
复述情节的方法:
默读圈画,整体感知;
紧扣要素,添加心理。
请大家将复述情节的方法批注在课本上。
三、跳读课文,品析心理
师:通过复述故事情节,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我”从胆怯、恐惧到克服困难,收获自信,前后的心理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作者是如何刻画心理的呢?
请同学们结合文中的旁批,跳读课文,画出表现“我”心理状态的重点语句,并作批注。(学生自读批注。)时间到,我们来分享阅读成果。
生1:第7自然段“我犹豫不决,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这才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手扒在这儿,脚踩在那儿,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地跳动,我努力往上爬着。”“扒、踩”等动作表现出“我”在爬悬崖时紧张、害怕的心理。
生2:第9自然段“我缓慢地爬着,尽可能贴近里侧,紧紧地扒住岩石的表面。”“缓慢地爬着、贴近里侧、紧紧地扒住”等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的恐惧心理。
生3:13自然段“但是我不能……我……”连用两处省略号省略了“我”后面要说的话,“我”很害怕,没法继续说下去。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我”的恐惧心理。
生4:第8自然段“不知何时,我回头向下看了一眼,然后吓坏了:悬崖底下的地面看起来非常遥远;只要滑一下,我就会掉下去,撞上崖壁,然后摔到岩石上,摔个粉碎。”这是“我”的内心独白,写出了“我”在攀爬途中的紧张、害怕的心理。
生5:20自然段“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和22自然段“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属于语言和神态描写,表现出“我”紧张、畏惧的心理。
师:你的语言感知能力很强,你能不能试着读出人物的紧张和恐惧呢?
明确:我们要关注到“大哭”这个词语,如果能用哭腔传达紧张和恐惧,效果会更好。
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感觉一下。
师:谁再来试一下22段?
明确:这段读时要一句高过一句,重读“不,太、做不到”等词语,能很好地传达出紧张、恐惧的心理。
请这位同学再来试着读一下。
师:同学们,你们真是有着一双双火眼金睛,赏析得都很到位,找到的有直接描写“我”的心理的内心独白,还有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这些外在的行为来表现心理,那么还有其他的吗?
生6:17自然段“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这段环境描写渲染了沉寂、紧张的气氛,烘托了“我”的恐惧心理。
师:你的思维真活跃,在这里,环境描写正是“我”情感、心理的外化。时间本来是匀速地走过,因为“我”的焦急,似乎慢下了脚步,显得在“慢慢地”过去,太阳的光影也是“慢慢”拉长,更突出了等待的漫长和“我”心理上的无助感。
小结:在刚才的品析环节中,我们发现作者通过内心独白、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来刻画心理,多角度表现人物心理,使心理描写更加丰富、真实、细腻。
心理描写的方法:
言为心声,行是心形;
环境烘托,心理俱明。
请大家将心理描写的方法批注在课本上。
四、悟读课文,以事传理
师:文章记叙了“我”从冒险到遇险,再到脱险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我”从胆怯、恐惧到克服心理障碍,收获自信,甚至有了一种成就感的心路历程。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段宝贵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所以在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遇到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在“我”感到惊慌失措之时,“我”都会提醒自己……齐读。
生齐读:“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师:也就是说,在困难发生之时,“我”提醒自己要——走一步,再走一步,走好每一步。“我”是这样默默提醒自己的,也是这样做的。
请同学们来听这样一个故事: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名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极其艰巨又极其危险的任务。那就是,他要驾驶一辆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当他接到任务时,他觉得此次任务几乎无法完成,他就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想象着自己粉身碎骨,想象着自己鲜血飞溅,想象着再见不到可爱的家人,想到这一切,他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但是,这位上尉最终凭借自己的毅力与胆魄,孤身一人飞跃千山万水,完美地完成了任务。
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一步又一步,终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地。”
同学们,这位上尉飞行员就是作者莫顿·亨特,小时候的经历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故事,可见这“悬崖上的一课”对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结: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已经65岁,他写少年时期在悬崖上的一次经历,对于我们而言,应该有更为深刻的内涵。这座悬崖就像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一样,对待它,我们不能畏难却步,更不能依靠别人,而要冷静地分解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能将大困难转变为小困难,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
五、回顾课堂,畅谈收获
师:我们的课堂已经接近尾声,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在这节课上收获了什么。
生1:借助阅读提示和旁批来学习自读课文。
生2:多角度刻画人物心理,不仅可以通过内心独白来直接描写心理,还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环境等侧面刻画心理。
生3:写文章时先记叙,再抒情。
生4: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我们把大困难化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去克服,最终就能克服大困难。
小结:同学们听得很认真,收获颇丰呀。我们通过默读课文,把握了复述情节的方法;跳读课文,分析了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悟读课文,思考了课文所探讨的人生经验。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走一步,再走一步,走好每一步。
六、拓展阅读
课下阅读《悬崖上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