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蕴涵的丰富思想,不仅能让中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而且可以启迪智慧、发展潜能、陶冶情操。
在重视传统文化的今天,初中语文课本中做诵读要求的课内和课外古诗词就有80多首,古诗词已经成为当代中学生拓展视野、感受崇高、增知明理的好教材。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中学生要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那么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通过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抛开日常教学这个渠道,笔者注意到一个突破口,那就是课本中的“课外古诗词诵读”板块。
所选诗词除课程标准推荐的诵读篇目外,另增加若千经典名篇,要求学生能够熟读背诵,培育对传统文化及汉语美感的体认,加强文化积累。
每首诗词的右侧都有对文学常识和字词的注释,而笔者所说的突破口正是正文下方2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短文紧紧围绕诗词文本进行鉴赏,解说通俗易懂,对诗人内心情感的分析有理有据,对诗作技法的提炼精准到位,加之语言精到,意蕴丰厚,富有人生哲理,堪称质量上乘的散文诗,所以学生每每在朗诵完正文后,继续自发朗诵赏析美文。
这样的朗诵,无论是对诗词的理解,还是对文学养分的吸收,都是实用而美好的体验。
以人教版九下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为例:人教版九下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及赏析点一览表
一品诗题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和灵魂,往往有很多诗歌,在题目中就涵盖了该诗的主要内容、中心、旨意,或暗示了它的感情基调。
抓住题目进行思考,易于把握该诗的情感脉络。
另外,从文学鉴赏“知人论世”的必要性来看,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并非无病呻吟,凭空而来,往往是有感而发的,而诗题中恰恰可能暗含写作背景,因而联系作者的处境及作品内容的背景、典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
所以我们读诗,首先要不忘从诗歌的题目入手,结合其内容把握诗歌的灵魂,例如课本中关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的鉴赏美文:
洛城的繁华、午桥的宴饮、幽雅的杏花、悠扬的笛声,如同沟水中的月影,都已远去。
经历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看破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世事沧桑,人生如寄,不胜感喟。
鉴赏者抓住诗题中的信息,从“夜登小阁”和“忆洛中旧游”,推断出陈与义的遗民身份,自然感喟时光不再,豪情已减。
一个国破家亡之人眼前的景,被浓重的思绪缠绕覆盖,文字间充满了理解和感叹。
二品诗意
诗言志,因而古人总是用心构思。
许多诗人作诗是“两句二年得,一吟双汨流”“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而诗人的诗意与诗情又是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
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作者的身世、创作背景及作家创作诗歌的风格,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真正情感。
理解诗意,是学好古诗的关键。
只有悟出诗歌所反映的思想感情,才算准确把握诗歌的内涵和真谛。
我们在学古诗时,一定要对古诗细细咀嚼,从而悟出诗人的情感及诗歌的意境。
以心去发现心,以情去体会情,增强身份和体验的代入感,切不可仅仅是完全的读者身份,作局外观。
我们可以通过抓重要的字词句来理解诗意。
如《定风波》的赏析文字——词人出游遇雨,却不慌不忙,在雨中吟咏长啸,聆听雨韵,思索人生。
那“穿林打叶”的风雨,可以不去留意,把它们当作背景音乐;那料峭的春风,最多不过把酒吹醒,让人感到微冷而巴。
胸怀坦荡,可以包容天地,听任自然。
这样,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照耀,都能随遇而安。
鉴赏者穿行词作中,有感于“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所传递的深层意蕴,想象在词人眼中,眼前的风雨早已被赋予了现实意义,在身世浮沉中,词人早已看淡风雨,忽略寒冷。
鉴赏者可谓走进了词人内心深处。
三品炼字
古人做诗特别讲究“炼字”,比如有名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一来,境界全出。
再比如“云破月来花弄影”,“弄”字一现,境界全出。
还有贺知章《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的“裁”字,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飞”字等等,我们都无法用另外更恰切的字来代替,这些都是古诗炼字的典范。
这些字如果不仔细体会,学生怎能写出美的鉴赏文?在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赏析文字中,有这样的表述:“词人的感觉细腻而敏锐:马嘶的声音是被北风吹断的,烟霞是“一抹”,残阳是“半竿”。
一切似乎都可以度量,一切最终又难以度量。
这就是词人怅悯而放歌的动因吧!”鉴赏者抓住一对数量词进行赏析,深入词人情感深处,通过诗意的语言,哲学层面的思考,分析出他内心的怅惘。
四品佳句
佳句、警句如石中之玉、水中之珠,它们是诗歌的灵魂,一首诗,往往因为有了它们,才得以脍炙人口。
我们要细细咀嚼,品尝出词句的情味,领悟其情调和精神。
比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煜《相见欢》中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股滋味在心头”;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
赏析短文中这样写:“胸怀坦荡,可以包容天地,听任自然。
这样,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照耀,都能随遇而安。
”可谓道出了词人的精神和品格,品出了词作的情味和精神。
五品技法
中国古典诗词在艺术手法上可谓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诸如象征、用典、对仗、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在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诗人词人的手中无不运用得娴熟自如。
杜甫《客夜》诗中云:“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友生”一词前人已有之言,出自《诗经·小雅·伐木》:“相彼鸟矣,犹求友声。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和《诗经·小雅·常棣》:“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两首诗中的“友生”都是强调友人的重要性。
在《太常引》的赏析中,我们读到这样的文字:“词人在咏月,更是在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
问月的情趣与隐喻的含意融为一体,耐人寻味。
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词作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托物言志的写法。
”鉴赏者深度阅读,品出了词作技法方面的特点,并对读者的阅读和解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六品现代意义
很多诗歌脍炙人口,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它们在某些方面仍能让现代人产生共鸣。
引导学生读古代诗歌,除了理解之外,更重要的还要从现代人的视觉来观照它们,注意把诗歌的感情与我们自身的感情联系起来,将它们的现代意义充分发掘出来。
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至今仍掷地有声,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振兴而舍生忘死。
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所以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是因为它能以积极健康向上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苏轼的《定风波》中有这样的名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鉴赏者说:“人生何尝不会“栉风沐雨"?只要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顺境不骄,逆境不惧,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宁静和快乐。
”陈与义《临江仙》中“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鉴赏者言:“当个人的愁苦融入历史的长河,那愁苦便淡去许多,成为渔唱桃歌,成为集体的记忆。
”皆可谓充满哲思,言近旨远,照耀着今人的心灵。
上面六方面只是写作赏析美文时构思的方向,学生不必面面俱到,往往只需抓住其中的一点或两点,用流畅,最好是稍微优美的文字表述出来即可。
若能坚持长久训练,定能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