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鸿门宴”这段,在《高祖本纪》中写得很简略: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以上共327字,“鸿门宴”内容都在里面。然而,《鸿门宴》中通过大量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这里几乎都不存在了,仅仅只有三句直接引语。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这就是刘邦自己说的“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可见刘邦最初的想法,就是占领关中,拥有财富。在这一段之前,《高祖本纪》写的是刘邦进入咸阳,“(刘邦)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刘邦自己是很想占领宫室的是很想享受一番的,但是樊哙、张良阻止了他,樊哙、张良的用意,是收买咸阳的民心。正如范增说的“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于是,才有“约法三章”,秦人见汉军不扰民,又废除了秦朝严苛的法律,十分高兴,“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然还说而,沛公谢绝了秦人,:“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这样,秦人就更加高兴了,“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那么反观项羽,在鸿门宴之前做了什么呢?
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项羽为了防止已经投降的秦军入关之后不收约束,直接杀了二十万秦军,这相比起来,人心向背不言而喻了。
第二个直接引语是曹无伤的: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
这一句和《项羽本纪》中一样。司马迁在这里透露了曹无伤告密的用意,即“欲以求封”。要注意到,曹无伤是左司马,是刘邦的军事首领,他分析问题,就是从军力的角度进行分析。项羽四十万人,刘邦十万人,这在实力上是不能比的。那么,他就想要为自己留条后路。
第三个直接引语是项羽的:
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这一句也和《项羽本纪》中一模一样。项羽向刘邦透露出告密的是曹无伤。说实在的,曹无伤也挺冤。刘邦“欲王关中”,是显而易见的,不用他告密,范增应该也能猜到。曹无伤并没有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情报。而且按照约定,“先入咸阳者王之”,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嘛。刘邦杀曹无伤,是因为曹无伤有了二心,这都可以理解。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为什么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其他的内容都写得很简略,而这几句话却不简略呢?
这几句话都是围绕“王关中”展开的。
《史记·留侯世家》称关中“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何谓“天府之国”?即因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含天子府库之意。关中平原由渭河冲积而成的深厚沃土,加之渭河、泾河等河流的灌溉之源,在农业为本的古代社会中极尽地利之势。关中地区南有秦岭,北则黄土丘陵山地,关中平原地处其中,不仅营造“四塞之国”的地形,且平原与山地接合之处的山间谷地自然成为冷兵器时代的关隘,并由此构成“形胜之区”。所以“关中”是众人眼中的香饽饽,是要争一争的。
因为先有“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定,这个约定显然是激发诸侯军队奋勇争先去攻破秦军的,然而项羽在接受了秦国大将章邯投降后将章邯封为雍王,雍王,也就是关中王了。这就和前面的约定有了冲突。又有传说赵高也想做关中王,就杀了秦二世,再和楚军和谈。刘邦的部队从名义上还是楚军,应该是受项羽节制的。从《鸿门宴》中“岂敢反乎”等语言,是可以看出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从属关系的。现在项羽已经将关中封给了章邯,刘邦又派兵把持函谷关,这就表现出刘邦不受项王节制,双方从合作转向对立。
《高祖本纪》与《项羽本纪》不同的是,《高祖本纪》要着重强调刘邦获得天下的合法性。从楚怀王之约,到刘邦先入关中,再到项羽大怒,准备攻击刘邦,再加上刘邦在关中受到秦地百姓的欢迎,项羽的滥杀等等,无不显示出刘邦的仁、义和项羽的暴虐无道,反复无常。这都在说明,刘邦后来得天下,当皇帝,是有理论根据的,事实根据的,天命所归,非人之强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