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古人文荟萃,仅就各类考试而言,可谓“考霸”迭出,光是苏州一地,由唐代至清代就出了近3000名进士和50名状元,堪称“状元之乡”。
但你可能不知道,在这50名状元中,有20余名都出自苏州文庙府学。而它的奠基者,则是大名鼎鼎的范仲淹。
苏州文庙(图片来自江苏教育数字博物馆)
很多人对范仲淹的印象,大概还停留在那篇曾经让人背到“头秃”的《岳阳楼记》,但其实,范仲淹不止是一位文人,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也是一位“斜杠青年”。
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下半年,范仲淹奉命出任苏州知州。
他“典乡郡,因州人朱公绰等请,以闻于朝。二年,诏苏州立学,仍给田五顷”,作为兴办府学的经费,他还捐赠土地建筑校舍。
当时的府学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是北宋第一所官办州府级学府,也是苏州文庙的前身。
范仲淹(图片来自江苏教育数字博物馆)
在府学里,范仲淹管教学生很严,对于学生的作息有明确规定,同时自己住在学校,方便检查。这令曾经住校的小编不禁回想起当年被查房支配的恐惧~
有一次,他去查夜发现有学生提前睡了,他问学生为什么不遵守制度,学生说“倦了,歇一歇”,范仲淹便又问他睡觉之前读了什么书,学生说了书名,但对于范仲淹提的有关这部书的问题一个都答不上来,这位学生因此受到了处罚,可见范仲淹治学之严格。
苏州文庙(图片来自江苏教育数字博物馆)
另外,范仲淹也深知明师的重要性,因此特意延聘著名教育家胡瑗为首任教席,胡先生的“分斋教学”对教育史影响深远。
“分斋教学”其实就是现在分专业教育的雏形,不同的学生按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教学。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教育理念。
胡先生因材施教,设经义和治事两斋。同时提出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树立表率,就算是大热天,老师们也必须穿公服坐堂上;老师要把学生当做子弟,当然学生也应该把老师当做父兄。
此后学子纷纷前来,“厥后登科者逾百数,多至显达”。苏州人才辈出,登科者不绝,据《吴郡志》卷二十八记载,自苏州府学创办以来,北宋时期苏州共出进士159名。
三太师祠(图片来自江苏教育数字博物馆)
范仲淹建立文庙府学开创了苏州教育史的先河,首开地方学校实学之风,促使地方学校与科举制接轨。苏州文庙府学的碑刻也对范仲淹兴学的功绩大为褒扬。
“天下州县之学,莫盛于江浙,江浙之学,莫盛于吴。宋景祐间,范文正公守乡郡,始割南园地而创为之,又择沃壤为赡学田。及公参预大政,首为仁宗言诏州县皆立学,然则天下之有学,自吴郡始也。”
苏州范仲淹纪念馆碑楼
(图片来自江苏教育数字博物馆)
在范仲淹的建议下,仁宗最终下令将他在苏州的兴学经验在全国推广。
范仲淹的初衷是改革偏于记诵的科举制度、广开科举取士之路,虽然随着庆历新政的失败而没有达成,但地方兴学势不可挡,州学与县学发展迅速,到北宋末年地方学校成为士子参加科举的必由之路,州学与县学成为科举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胡瑗创立的“安定学法”也首先在太学中推广,在当时受到士子的热烈欢迎。从此以后,从太学到地方学校的教学,都以经学为主,词赋、策论为副,为科举制度的改革打下了基础。
元代著名学者柳贯:“吴郡有学起范文正公,而学有教法起胡安定先生。当是时,天下固未有学,莅教事者以礼聘不以选授,学非常有则甚重矣。其后文正公条上天章阁十事,仁宗慨然命天下郡县皆立学,又取安定学法为太学法学教,因著为令,至于今不废,其端盖自文正发之,而吴郡实为之权舆焉。”
在范仲淹身后,他的心愿在一定程度上达成。
宋范文正公岳阳楼记碑复制品
(图片来自江苏教育数字博物馆)
倾注了他大量心血的苏州文庙府学,后来几经拓建。
北宋初建,称为苏州州学;北宋政和年间,升苏州为平江府,学校改为平江府儒学;到元代,苏州改称平江路,学校随即改名平江路儒学;明清时学校则被称为苏州府儒学,简称苏州府学。
明代苏州著名学者吴宽《修学记》:“苏有学于城南,实创于魏国范文正公,更五百年来所以修葺而开拓者,惟贤守是赖,至于今日规模益壮,天下言学者莫过之。故四方贤士大夫之道郡中,以一游其地为快。”
明代时的苏州府学东临卧龙街,西倚东大街,南枕新市路,北至书院巷,形成了宏伟的两大建筑群体。东路是以大成殿为中心的文庙建筑群,其中轴线建筑依次为黌(hóng)门、洗马桥、棂星门、四大碑亭(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平定金川告成太学碑、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戟门、大成殿、崇圣祠、腾蛟池、起凤桥。
西路是以明伦堂为中心的府学建筑群。其中轴线布局依次为泮宫、学府、钟秀桥、礼门、乡贤祠、范公祠、胡公祠等。
苏州文庙府学自范仲淹建立以来在风风雨雨中发展壮大,在士人群体中名声大振,苏州的社会风气也是在这一历史时期逐步由尚武而变为尚文,苏州文庙府学极大地推动了苏州科举的兴盛,苏州成为名副其实的“状元之乡”。
苏州文庙(图片来自江苏教育数字博物馆)
范仲淹在苏州施政仅一年多的时间,却为故乡留下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遗产,他为故乡种下文脉的种子,千年以来苏州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弦歌不绝,实为彪炳史册的功勋。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江苏教育博物馆
参考文献:
1.《吴郡志》
2.《宋史》
3.《宋史纪事本末》
4.《范仲淹史料新编》
5.《苏州市志》
6.张晓旭:《苏州碑刻》
7.苏州碑刻博物馆:《儒学碑刻》
8.吴奈夫:《范仲淹治苏政绩考》
9.孙庆:《从苏州文庙府学碑刻探苏州科举之盛》
10.廖志豪:《范仲淹与兴学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