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哲人、诗词书画、山川平原、大江大河......它们如同朵朵浪花,汇成中华文明的最美赞歌。岳阳楼记今天与您分享范仲淹的经典名篇《岳阳楼记》及背后的故事。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宋代诗词散文流传甚多,但《岳阳楼记》可谓是宋代散文的压卷之作,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今仍是无数知识分子追求的至高境界。
《岳阳楼记》开篇即交代了是应滕子京之请而作。那么,滕子京何许人?与范仲淹有怎样的渊源?范仲淹又是如何创作出这篇传世佳作的?
范仲淹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滕宗谅,字子京,河南洛阳人,公元1015年与范仲淹同年进士及第,与范仲淹政治志趣相投,俩人是终身好友。
早年,滕宗谅曾在泰州协助范仲淹主持修筑捍海堰,由泰州军事推官召试学士院,累迁殿中丞。范仲淹上疏要求垂帘听政的刘太后还政,滕宗谅随即亦上疏支持范仲淹。仁宗亲政后,滕宗谅获重用。
西北战事爆发后,滕宗谅调知泾州。泾州守军不多,滕宗谅就组织了数千名农人,身穿军服,上城守卫;又以牛、酒等犒劳士兵,同时祭奠定川战死者,重重抚恤阵亡者家属,稳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当地紧张形势得以好转。
范仲淹非常赞赏滕宗谅在危急时刻的作为,朝廷调整西北防线时推荐滕宗谅取代自己的位置。庆历二年(1042年)十一月,滕宗谅徙知庆州(今甘肃庆阳)。
庆历三年(1043)九月,滕宗谅顶头上司郑戬诬陷其在泾州任职期间挥霍公使钱十六万缗(一千枚铜钱叫一缗或一贯)。事实上,滕宗谅只使用了三千缗。公使钱是地方长官可以支配的一项行政经费,使用规则不是那么明晰。朝廷派遣使臣前往审理此案,但滕宗谅害怕牵连太广,在使臣到来前将文件全部烧毁,自己独立承担罪责。此举惹怒了仁宗和朝中的部分大臣、谏官。
岳阳楼景区内“双公祠”中的雕塑,左为范仲淹,右为滕子京。岳阳市岳阳楼景区管理委员会供图
范仲淹立即为滕宗谅辩护。范仲淹说:边塞主帅要依仗朝廷威望,才能树立威信,率领部队。现在滕宗谅没有多大过错,就遭到这样的处理,将来其他边帅怎么敢担责任做事?怎么统率诸军?范仲淹要求朝廷重新审理此案,如果滕宗谅确实有侵占公使钱的贪污行为,自己愿意“同行贬黜”,一起受朝廷处分。
宋仁宗部分听取范仲淹意见赶紧结案,但滕宗谅依然受到贬谪惩处。庆历四年(1044年)二月,滕宗谅徙知岳州(今湖南岳阳),也就是《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远眺。岳阳市岳阳楼景区管理委员会供图
滕宗谅被贬岳州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仅仅一年多后,当地便“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州城紧靠洞庭湖,湖边有一座千古名楼岳阳楼。岳阳楼相传为东汉末期东吴名将鲁肃阅军楼,两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唐始称南楼,后称岳阳楼。历代诗家张九龄、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等都曾登临吟咏,留下了众多名篇佳作。因年久失修,此时的岳阳楼已经不复当年雄姿。
岳阳楼主楼。岳阳市岳阳楼景区管理委员会供图
滕宗谅修建岳阳楼,既不用公款,也不从民间敛集资金,而是通告当地百姓,有欠官府旧债不能偿还的人,自愿捐献,消抵债务。结果,民间捐献踊跃,修建岳阳楼绰绰有余。
岳阳楼建成之后,滕宗谅特意写信给范仲淹,说:“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当时,范仲淹“文章器业,凛凛然为天下之时望,又雅意在山水之好”。所以,滕宗谅不远千里,请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滕宗谅在给范仲淹的信中好好介绍了一番洞庭湖和岳阳楼胜景,并请人绘制一幅《洞庭秋晚图》,随信寄走。
此时的范仲淹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落时刻。庆历六年(1046年),因朝廷政局发生变化,58岁的范仲淹到任邓州(在今河南),退出政治中心舞台,居闲休养。邓州城东南隅洼地,往任知州曾在这里修湖成洲,种植花木,修建亭台,称“百花洲”。范仲淹到郑州后,再度修缮百花洲,还在百花洲一侧修建了“春风堂”,使其更成为邓州百姓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收到滕宗谅的信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在“春风堂”写就了《岳阳楼记》。这篇“看图作文”送达岳阳后,滕宗谅又请苏舜钦书写、邵餗篆额,时人称滕宗谅政绩、范仲淹文章、苏舜钦书法、邵餗篆额为“四绝”。
《岳阳楼记》书法。岳阳市岳阳楼景区管理委员会供图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抒发了对于人生起伏荣辱的感慨。其中最后一段表达了忧国忧民,始终心怀天下的情怀。正是因为有着超乎常人的宽广胸襟和境界,有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实践,这段立意卓著、超乎寻常的文字,被称为古代知识分子精神境界的最高写照,范仲淹也成为后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而千古雄文《岳阳楼记》也因此成为岳阳楼的灵魂。
范仲淹不仅在宋代文坛大放异彩,还在军事上颇有成就。他曾和好友韩琦驻守西北,使西北边境固若金汤,当地百姓创作歌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他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主持的“庆历新政”威名赫赫。古代评价历史人物,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说。三者居其一,足以名垂后世,而范仲淹则在三个方面皆有建树。
行文至此,我们以一个故事来收尾。
明代洪武年间,苏州人范文从在朝廷官至御史,因直言敢谏违背皇帝旨意而入狱,随即被判处死刑。明太祖朱元璋在查看死刑犯的案卷时,看到范文从的姓名和籍贯,急忙传唤他到跟前,问道:“你不会是范仲淹的后人吧?”范文从回答说:“我是范仲淹的十二世子孙。”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就命令左右取来锦帛,在上面大字书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朱元璋将这幅书法赠送给范文从,并下旨说:“免除你五次死罪!”
范仲淹极力倡导且毕生身体力行的“先忧后乐”精神,深深感动了后人。而有后人如此,正可谓“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