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精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尤其需要培养善于质疑、科学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编选了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一文,既教给中学生“学贵有疑”,也让他们由此学习议论性文本写作特点。
作为议论性文本,此文论点明确、论证严密、表达严谨,词语之间、语句之间、段落之间均体现出紧密的逻辑关联,使读者感受到顾颉刚先生强大的思辨与论证能力。
标题的思辨性
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初读文本,我们都会将视线落在标题“怀疑与学问”上。
“与”是会意字,其金文字形就像一双手把器物交给另一双手,使人感受到两人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一个“与”字,说明“怀疑”和“学问”处于同等地位,偏向哪一方都是片面的、不严谨的。
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可以将这两个词置换一下位置,变成“学问与怀疑”呢?要理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仔细体会顾颉刚先生论述的逻辑起点。
先看起始两段。
第一段引用了北宋理学家程颐的名言:“学者先要会疑。
”意思是说,做学问首先要学会提出疑问,再去解决问题。
这是强调要有“怀疑”的能力。
第二段引用了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名言:“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这段话用了分号,前半句是说学习时,在应该怀疑的地方不去怀疑,就相当于没有学,后半句强调做学问要会质疑。
这是强调要有“怀疑”的态度。
两段连起来看,程颐的话强调“先要会疑”,但有了怀疑的能力尚且不够,还需要有“怀疑”的态度,否则就是“不曾学”,因此“学则须疑”,学习者必须保持一种怀疑的精神。
“会疑”在前,“须”是一种强调的语气。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程颐与张载的话在语气和态度上形成一种递进关系,不可对调,而这两段又正好与标题“怀疑与学问”形成呼应关系。
因此,疑应在前,“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这是顾颉刚先生论证的逻辑起点。
议论文的标题,往往代表着文本所要阐述的话题范畴,因此本课主要内容即阐述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标题与文章开头两段形成对应关系,程颐与张载的两种观点有前后顺序,那么标题中“怀疑”与“学问”也有前后顺序,不可随意置换。
结构的严密性
课后“思考探究”第二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画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并完成表格。
表格给出三个文本框,上层为“中心论点”,下层为“分论点一”和“分论点二”。
这提示我们,文章具有清晰的总分逻辑架构。
通过对标题的分析,我们发现作者借程颐和张载两位名家的话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治学须有怀疑精神”。
文中第六段的开头“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是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将其一分为二,就是两个分论点。
前半句(分论点一)承接上文观点,后半句(分论点二)开启下文论述;前者强调对现有学问的怀疑,后者侧重对新学问的建设,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呼应标题。
据此,我们梳理出了文章的整体论证结构。
对于分论点一“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作者从“别人的传说、一本书、一种学问”三个角度进行论证,说明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要有怀疑精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来辨别知识的真伪。
对于分论点二“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作者列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和法国大哲学家笛卡尔的例子,深入论证了从旧学说中产生新学说需要经过“怀疑、辩论、评判、修正”的复杂过程。
议论文非常讲究逻辑层次,《怀疑与学问》通过两段引用和一个过渡句,形成了清晰的逻辑对应关系,使得整篇文本结构完整,论证严密,体现出作者清晰严密的思维层次。
表达的严谨性
优秀的议论文,语言表达十分严谨。
我们读议论性文本时常会遇到诸如“必须、基本”等修饰语和表示范围的“许多、一切、都是”等限制词,这些词语的使用体现了作者对事实依据的尊重,不可随意删除。
我们也会读到一些表示并列或递进的词语,它们强化了文本的逻辑性,不可随意更改位置。
如下面这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这个句子里的“必须”和“基本”两个修饰性词语,既不能去掉,也不能互换位置。
其中“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性,在现有学问的辨伪去妄方面,“怀疑”是必要的步骤;“基本”意为“根本的、主要的”,对于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怀疑是重要、关键的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这样的表述是对事实与规律的尊重,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前半句的“消极方面”和后半句的“积极方面”也体现出语言表达的严谨。
为何“消极”在前,“积极”在后?其实这两个词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否定和肯定、正面和反面,而更偏向于哲学意义上的“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递进发展的。
对旧学说进行辨伪去妄后才能建设新学说,倘若后之学者都盲从、迷信、墨守前人旧说,那就不会发现新问题、产生新发明,学问的发展就会陷入停滞。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这句话中,四个“常常”引领的四个短句更是鲜明地体现了语言表达的严谨性。
第一个短句强调“怀疑”,是治学的基础;第二个短句强调“辩论”,说明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第四个短句分别强调“评判”和“修正”,前者是后者的前提。
作者通过“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四个词语,阐明了从旧学说发展为“更新更善的学说”必经的复杂过程,每个词语都有明确的指向性,逻辑严密,不能随意互换位置。
论证的缜密性
本文所在单元的学习目标之一是“注意分析议论性文章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材料就是论据,是对论点的展开与支撑;使用材料证明论点,就是作者论证的过程。
材料应该用在哪里,需要依据论点来确定。
《怀疑与学问》一文举了“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例子,是为了论证怀疑在辨伪去妄方面的价值,只能放在这一分论点的论述范围之中。
论证分论点二时,作者举了戴震和笛卡儿的例子。
举例之前,有这样一句话:“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这句话有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先说“大学问家”,再说“大哲学家”,规定了后文材料使用的顺序——先说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再说法国大哲学家笛卡儿,二者不能对调。
可以看出,作者不仅使用了能够清晰阐明观点的论证材料,而且在材料的安排上十分严谨,体现出论证的缜密性。
总之,《怀疑与学问》一文无论是逻辑思辨、结构布局还是言语表达、观点论证,都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强大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与作者顾颉刚先生经年累月的思考与实践分不开,更与他严谨治学、疑中有思的学术态度分不开。
中学生学习这篇文章,能够有效锤炼思辨能力,掌握议论性文本的论证方法。
上一篇:《傅雷家书》整本书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