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有这样一粒种子,种入泥土,能长成绿树;种在梦里,可以禾下乘凉;种在课堂,织成锦绣文章。有这样一位年轻教师,拜读了黄厚江老师的《从此爱上作文课》,心中便埋下了发芽开花的愿望,于是,带一粒种子走进语文课堂。
带一粒种子进课堂——读《从此爱上作文课》有感
一直以来,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难题。很多年轻老师不知道作文课怎么上,我就是其中一员。二零一九年入职后教初中语文,从刚开始的学人家——每次都选择往年中考原题让学生练习,到后来听过一些讲座后的“拿来主义”——照搬、模仿,班级的写作课并无太大进益,我自己也越教越迷茫、越教越无头绪。作为一名老师,不该被作文打败,我们应该打破作文“看天收”的局面,让写作这个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真正发挥它的作用。黄厚江老师的《从此爱上作文课》,让我打开了作文教学的新视野,重拾作文教学的信心。
书中所讲的共生写作教学,有一个重要的理念是,“教师要带着作文的种子进课堂”。这个理念非常直观,让人印象非常深刻。那什么叫写作的种子?就是能激发学生写作欲望,能激活学生写作体验,能够把学生带进并且能够推进学生写作过程的写作教学原点。
首先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种子,虽然微小却含有无限希望,带着温暖的生命气息。教师带着作文的种子进课堂,然后师生互动,使这粒种子萌芽破土,长成一根主干,伸开几根分枝,生出片片绿叶。甚至,成为燎原之火燃烧在师生心田。
好的种子,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好的种子,会霉烂甚至污染土壤。曾见到一个上作文辅导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表面上看作文优美又富有情感,但细读,发现不仅有套作嫌疑,还有时间、季节等明显逻辑性错误。而本人呢,却不自知甚至陶醉于自己的作品。
因此,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关键就是选好这粒种子。黄老师说:“这粒种子应该是一个教学生长点,只有着眼于形式和内容的结合点,才能体现语文学科的课程特点,才会有充满活力的共生共长的教学情境”。黄老师的课堂就很有这个特点,虽然只是看书中案例,但依然能透过文字,想象到当时课堂上学生的活力与热情。比如,在课例一“写出人物特点”教学实录中,黄老师将自己“奉献”出去,让自己成为学生写作的“模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趣味。从对黄老师名字的解读出发,延伸到黄老师的特点,再到自我介绍,这个过程由浅入深。在与学生的对话、交谈中,适时点拨写人物特点的注意事项;在学生的回答、点评中,客观自然地插入写人物特点的方法。整个流程衔接紧密又自然流畅,娓娓道来,水到渠成,整节课给人舒服又丰厚之感。在课后作业学生的习作《认识黄厚江老师》中,学生真实地写出了黄老师的特点,运用了课上学到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并且学生写的生动又深刻。一粒作文的种子,悄无声息的走进课堂,像施了魔法一样,教师教的用心,学生学的有趣!
另外,我们会发现黄老师的教学案例中,这粒被选用的种子一般都处于未完成的开放状态,具有生发功能。如《记叙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一课,拿学生作文《满分》切入课堂,通过想故事的发展、全班讨论、学生写事件的发展、写结尾、评价故事结尾等环节,引导学生在这粒未完全开放的“种子”上合理想象、充分思考、有目的地表达。整个课程生成性很高,学生完全地被故事所吸引,最后,很自然地一步步地完成这节课的目标。
同样,在《一则材料的多种使用》一课中,用黄老师自己女儿的故事;在《“感激”唤醒“感动”》一课中,以黄老师本人的经历、体验为生发点,黄老师所选用的种子,都处于未完成的开放状态具有生发功能的特点。完形心理学认为,人天生倾向于去完成未完成的形式。面对未完成的作品,学生都会产生完善的冲动。而黄老师正是利用这一心理特点,精心选出好种子,以激发学生的完善冲动和表达欲望。
此外,我们还能从黄老师的课中发现,这粒种子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情景、一个素材、一个案例、一种心情、一个矛盾、一句名言......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几乎什么都能成为写作的种子。
那么,是不是我们直接模仿黄老师“拿来主义”就可以把课也上得好呢?我想,一定是“NO”!黄老师的课堂,无不显示他对写作规律的熟练和他本人文学素养的丰厚。这样生成性高、看似“聊天式”的课堂,对老师的要求也相当高。老师要在不动声色中追问、质疑、补充,将学生的思考、感悟带向思维深处,启人思考、令人回味。所以,我们在看到希望、重拾信心的同时,更要学习“农夫”,辛勤地阅读、留心发现好的“种子”,在作文课堂上适时的播种。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就让我们从尝试出发,带一粒种子走进作文课堂,让零星的火苗接触、交融,最后,汇成壮丽的火海。
是啊,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带一粒种子进课堂,让我们从此爱上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