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国时期有一著名的辞赋名篇,它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
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
其中的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
它就是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洛神赋》。
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许文玉老师去揭开《洛神赋》的神秘面纱。
人神道殊,洛水生赋
——《洛神赋》解读许文玉“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xue)”,李白《将进酒》中的陈王谓谁?——曹植。故事的开始,或许正要从曹植爱喝酒说起。
曹植是曹操第三子,从小就颇具才气,也有将他立为太子的打算。
或许傲娇的人喜欢风流,曹植很爱喝酒,喝起来就像诗中所说斗酒十千,酩酊大醉。
一次误事、屡次误事,于是没当上太子,于是失去了政治舞台,一个高贵的王子成了处处被打压的对象。
可有才气的人连悲伤都具有艺术性,在从洛阳回封地途中,于洛水感怀,作《洛神赋》:夕阳西下,人困马倦,曹植一行人便卸车休息。
曹植在山上伫目远眺,看着烟波浩渺的洛水,思绪万千。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现实与梦幻交织在一起,恍惚间他仿佛看到有一位绝美佳人站在岩石之上。
曹植紧忙问旁边的车夫:你看到她了么?车夫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fu)妃。
然则君王之所见也,无乃是乎!”原来是洛神“宓妃”。
荣曜(yao)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fangfu)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如惊飞的鸿雁,若游动的蛟龙,时隐时现像轻云遮蔽着月光,姿态飘渺像清风吹旋着白雪。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多么的优美!女神的体态、容貌、服饰都被曹植不遗余力的夸赞,不应在凡间出现的女子,仿佛注定只是一场梦幻。
曹植的心热烈跳动,被洛神所吸引:“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邀之。
”他像一个痴人,以水波为介,以真心为诚,以玉佩为聘,竟想许人神之媒。
这便是幻想,不过曹植的人生余章,仿佛只允许他幻想了。
“抗琼珶(di)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女神也做出回应,接受期许,而曹植却突然犹豫,害怕洛神的欺骗,于是收敛神态,以礼仪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洛神彷然失落,哀声弥长。
这段的描写,应该是本篇最重要的线索。
人怎么会害怕神的欺骗呢?神怎么会被人所拒绝呢?伤心的人又怎么会是洛神?一切的不合理,都证明了这实实在在是一场以自我为中心的幻想、一场与现实完全颠倒的梦幻。
不过不难理解,曹植现实中的失意,必然需要幻想的补偿。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觉美的俳句,描写出洛神的情状,仿佛一个刚情开的少女,进退不安,娇羞掩面,陈王的真诚,让洛神不知所措。
现实中,曹植对新皇帝曹睿的真诚并未起效,他没能回归魏国的政治舞台,从洛阳被分封到偏远地区,当一个无实权的王,才是曹植真实的写照。
“于是屏翳(yi)收风,川后静波。
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腾文鱼以警乘,六龙俨其齐首”众神驾到,要带着洛神离开了。
准确的说,是曹植回归现实,所以洛神才会离开。
他慢慢的醒来,人和神的感情不会有结果,现实与理想也往往不会重合。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
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
”接下来这一部分,描写的是洛神离开时的不舍。
她恨人神道殊,他恨盛年无为;她哀一别两地,他哀洛阳难回;往后她虽处太阴仍怀念陈王,未来他将长居异地但愿君王能莫失莫忘!最后她只能以泪洗面,他剩下无限惆怅……“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揽騑辔(feipei马缰)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故事的结局,只留下了遗憾与不甘。
洛神离去,泡沫破灭,曹植想再去寻找,可一切都已烟消云散。
扬起马鞭准备离开,却还是放不下,到底是心存希冀,还是心存侥幸……从文学造诣来说,曹植《洛神赋》描写的洛神使人感到就如在看一幅绝妙丹青,人物有血有肉,而不会使人产生一种虚无之感。
在对洛神的体型、五官、姿态等描写时,给人传递出洛神的沉鱼之貌、落雁之容。
一切都是这样的美好,以致离别后,人去心留,情思不断。
文章辞藻华丽而不多余,排偶优美而不刻板。
从政治角度来说,这是曹植的理想寄托,是他对政治舞台的渴望,文中不难看出,种种理想的满足是与现实相违背的。
从美好的相遇到最后人神道殊的不甘,是理想与现实的刻画,是落没王子最最的意难平。
下一篇:王君《天生我材会写作》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