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里,找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力作,那必须有《平凡的世界》。
作为已故著名作家路遥的心血巨作,《平凡的世界》从1986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了第一部,到1991年荣获茅盾文学奖。单这短短五年里,《平凡的世界》就加印数十万册,掀起了一场“全民读《平凡的世界》”的热潮。
在之后的多年里,当许多同时期的“名著”“力作”渐渐沉寂时,《平凡的世界》仍旧热度不减,在上世纪末中科院一项“对国人影响最大的28部图书”调查里,《平凡的世界》是唯一一部入围的当代文学作品,排名仅次于《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名著。1999年“感动共和国50本书”评选里,它也不出意外入选,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经典比肩。
甚至,1998年时,有关部门对当时四届茅盾文学奖的20部作品进行了调研,《平凡的世界》是其中读者购买最多的作品。有近一半的受访者,都把《平凡的世界》选为“个人最喜爱读物”。堪称当时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人气一哥”。
而在互联网日益发达,阅读日益“快餐化”的今天,有着百万字“大体量”的《平凡的世界》,更创造了奇特的“平凡的世界现象”。不但图书每年的销量,都稳定保持着高数据,在“00后”的年轻人中间,其口碑也持续走高。特别是在许多高校的“读者最喜爱图书”调查里,《平凡的世界》更是连续多年高居榜首,力压诸多“网络热书”“外国名著”。
特别是在这些年的诸多互联网平台上,《平凡的世界》的评分更是常年保持在“9分”以上的高水平。在有些平台上,更常见十多万读者每年坚持打高分写感想,留下一两万条评价。如此奇特现象,正如另一位“茅盾文学奖得主”对此书的感慨:“《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最受老师和学生喜爱的新课标必读书。”
不过,如此一部几乎“抹平读者年龄代沟”,超越了年代与时间的力作,却也常年处在争议中。特别是关于《平凡的世界》为何“火这么长”这事儿,某名校教授还给出过奇葩理由:“读者群主体是底层平民”,惹来不少口水战。还有好些“专家”“教授”“名流”,干脆给它打上了“过誉”的标签。
不过,如果放在三十多年前,特别是1986年路遥刚刚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时,这一类评价,还都算是“客气的”。当时某位慕名来“求稿”的年轻小编辑(今天已是国内某知名评论家),捧着《平凡的世界》看了三分之一,就连呼“还来不及感动,就读不下去了”,说完就果断退稿。然后在经过几次退稿打击后,《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总算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但社里的一些领导却大为光火,大骂此举“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而在1987年一月,曾刊载《平凡的世界》的《花城》杂志,特意为路遥举行了“《平凡的世界》研讨会”,参会的专家有二十多位,每一位都在中国文学界如雷贯耳。但一场研讨会下来,“读不下去”却成了好些专家的共同观点,“开头徐缓”“章节沉闷”“故事老套”等评语,更在研讨会上满天飞。这部路遥构思创作长达十年的力作,几乎被批得体无完肤。
特别要说明的是,此时的路遥,并非文坛上的无名小卒,相反早已凭着成名作《人生》声誉鹊起。路遥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前,全国多家出版社编辑也多次跑去西安,追着路遥要新书稿。可即使是这样,这一部《平凡的世界》依然难入“业界名家”们的法眼。有些专家甚至讽刺说,真不敢相信《人生》与《平凡的世界》都出自同一作者之手。
作家路遥像(图片来自网络)
话说到这份儿上,扎心程度也可想而知。以路遥的至交好友,陪伴他经历这一煎熬时刻的作家白描(原鲁迅文学院副院长)的话说,那一刻路遥的心情好似“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简直是透心凉。
更“凉”的,却是《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销售情况,1986年上市后,这部路遥的心血力作,就在图书市场上遇冷。总订数只有3000册。由于主流界不认可,书店也没法重点推广,摆在柜台上无人问津。当时负责该书营销的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顾志成,多年后还难忘自己那时的焦虑:“读者这么少,哪会有社会效益,经济上要亏本数万元(当时高级编辑的工资也不过八十多元),怎么办?我为他(《平凡的世界》)失眠了。”
如果看看那时的惨淡景象,恐怕当时很少有人会预见到,这样一部“专家嫌弃”“读者不买”的书,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口气火了三十多年,至今依然感动着不同年龄的读者们。又是什么原因,促成了它命运的反转呢?
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新媒体”——广播节目的助推。
在资讯、传媒都极不发达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广播节目却受众面极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长篇连播》节目,更是当时的“金牌节目”。幸运的是,《平凡的世界》被他们看中了,1988年,《长篇连播》开始播放《平凡的世界》,厚重的文字变成声音,从千家万户的收音机里传出来,然后迅速带来火热反响:收听率不断刷新纪录,直接听众达到了三亿人,占当时全国人口的近三分之一。
各省市电台也跟进播出,那时只要在黄金时间打开收音机,随便调个台,大概率就“沉浸在平凡的世界里”。
但即使这样,广大听众们依然觉得不过瘾。然后就有了那时候各地书店里常见的奇特景象:捧着收音机的顾客们蜂拥进书店,点名要买《平凡的世界》。早期“首订”的三千册,显然是不够卖了。曾为《平凡的世界》“失眠”的顾志成编辑,也感慨这突如其来的火热景象:“于是广播的威力推动着印刷厂的轮转机,出版社一印再印,总也满足不了读者……出版社的经济效益可想而知”。
而此时正埋头完成《平凡的世界》二、三部的路遥,在经历了多次扎心差评后,也终于感受到这广播带来的火热。路遥生前回忆说,在那段艰苦的“赶稿”日子里,每天最开心的时刻,就是打开“桌面那台破烂收音机”,收听广播里的《平凡的世界》。那一刻他会不停告诉自己“千百万听众正等待着你如何做下面的文章呢”。
1988年5月25日,路遥终于在陕西甘泉县招待所里,为《平凡的世界》划上了句号。六天后,当他应邀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演播室的时候,他惊讶的发现,演播室里竟堆积了两千多封读者来信……
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平凡的世界》独特的艺术魅力:接地气。
在许多“专家”“名家”眼中“情节老套”“读不下去”的《平凡的世界》,从人物到故事,其实却深深植根于当时的现实生活:无论是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田福军、田润叶等人,还是其从农村到城市,从乡间到官场的故事,都几乎百分百复刻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整个社会的变迁与痛点。作为农民的儿子,路遥更在书中,写尽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邻里的关系到生计的艰难,满满现实生活里的烟火气息。
这些让某些“专家”们读不进去的情节,字字句句,道尽了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每一句对白,都在万千读者心中,撞击出深深的共鸣。甚至,哪怕时代变迁,社会高速发展,不同时代的读者们,却都能从中找到真实的生活影响。因为,这《平凡的世界》,写的分明就是人世间,无数个平凡且努力生活的我们。
所以,真正懂得生活,懂得责任的国人,只要识得字,捧起一部《平凡的世界》,大概率都能读出自己。
为了这样的地气,路遥也几乎熬尽了心血。其实,自从他凭《人生》成名后,他完全可以走上一条舒适的创作道路:凭着自己的名气和经验,写些熟悉的作品,收益和口碑都不会少。甚至也有人劝他“跟风”,跟一跟当时国外涌入的各类“新型文学潮流”,没准还能红得更快。
但是他,却选择了另一条艰苦的路:为了感受生活,他走遍各地,甚至在矿井里与矿工同吃同住,用一整年的时间翻了近十年的《人民日报》,做了几十本笔记,给自己开列了一百多本书的书单,以他自己的话说:“我要感受生活,给我说一件事情,它要能感动我,我就不用记,我会记到心里”。他做到了。
这样艰苦的写作过程,也最终摧毁了他的健康,写到第二部的时候,他就曾口吐鲜血。1991年《平凡的世界》火遍全国时,强撑着来参加研讨会的路遥,在大家面前“背比原来更驼了”。他在会上自嘲说“不写东西老毛病又犯了”。1992年11月17日,在距离自己生日还有16天时,这位伟大的文学家,闭上了疲劳的眼睛……
当年创作《平凡的世界》时,最苦的日子里,他的弟弟劝他爱惜身体,他却说“我要用生命去结束《平凡的世界》。”而最终,他用生命留给了我们最好的馈赠,并且直到今天,依然在激励着千千万万平凡的我们,去珍惜这个平凡的世界,去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
作为一位童年时,抱着收音机“追”过《平凡的世界》的孩子,一个二十年前,在大学宿舍里点着蜡烛“啃”《平凡的世界》的懵懂青年,今天也很想说一句:路遥,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