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5 13:19:28 热度:

《道德教育的30个细节》读后感与心得体会,融通生活教育 追寻幸福未来

·开篇介绍·

上周日学校对所有中方老师进行了一场线上德育培训,高德胜教授的在讲座中提到他写过的一本书——《道德教育的30个细节》,从标题来看这是我比较喜欢看的有实例的书,过于理论化的知识会艰涩得让人望而却步。本打算去当当买来一读,迫于疫情所有快递停运。好在电子书可以买到,无比感谢这个网络发达时代,封控管控都控不住你读书的需要。

 融通生活教育  追寻幸福未来

——读《道德教育的30个细节》有感

 

作者介绍

高德胜教授,是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德育学科组成员。

 

书本介绍

本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生活德育的理论要点,重点提到道德学习在生活中是如何发生的,生活德育的核心概念,学校德育的范式转换。第二部分是生活德育的微观运用,所写案例都是高教授几十年教育研究所见所闻所思之案例,比如从“口头禅”中论语言倭化的道德后果,从“小红花”中论奖励及其副作用,从“大眼睛”中论教室“监狱化”及其后果……

 

个人思考

高教授是研究教育学的专家,热点事件和敏感话题被他用理性之刀剖析得清晰明了,他擅长“泼冷水”,不喜欢“唱赞歌”,这本书既有理论的高度也有德育的细节,读起来挺痛快的。 

毕竟是在线阅读,加上最近网课用眼过度,只能断断续续地看,倒也解决了我的些许困惑:国际学校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在公立学校,几乎天天陪着学生,从早到晚他们似乎都在我的“掌控”下,甚至到了节假日我也不放手,我是老师,也是保姆,还是警察法官,有时甚至就是他们的家长,这是不是班主任角色的一种外溢?

在国际学校,有时会整天都碰不上班级学生,他们上午在沉浸班分散于不同的班级上课,下午在行政班上只有语文课时,我们才能碰上面。有段时间,我甚至怀疑班主任的功能只有是点名、上传下达完成学校布置的基本工作,放学放假后除非特殊要求,否则班主任不必干预学生的生活,说实话,也干预不了。

看似轻松和自由,其实是更大的挑战。

后来接手远航班,调整思路,变被动为主动,想找寻一条融通教育之路,一年多来,给了我很多新思考,读完这本书后,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引发了深思和反省。

 

生活德育给了融通教育理论支持

 

“无论是从类还是从个体的角度看,人都不是一个静态的客观对象化存在,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性存在”,这个动态的过程性就是生活,“教育回归生活,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投诚’,而是引导成长中的孩子发现现实生活的问题,并帮助他们学着解决这些问题,以构建美好的生活”。生活德育主张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在学生的生活中学习道德。

我的实践就是把生活融进语文课堂,融进班主任工作里。

在设计《西游记》的项目化课程时,我把孙悟空的个人成长以及与他人相处关系融合进教学设计中,《西游记》不仅仅是一本名著,更是学生思考人生、处理关系、寻找方向的一条路径。写邀请函、设计伴手礼、做嘉宾发言、写感谢信,这是一套生活仪式。

疫情期间的早课,虽然每次只有十分钟,我也会根据晚上搜集的相关反馈信息,融入生活实际,进行活动设计和理论提升。大规模核酸检测时,把班上同学做志愿者的照片放出来,告诉他们与其抱怨,不如闪亮,温暖别人,照亮自己。网课期间有人被举报某些同学上课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就讨论什么是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我们的时间有限,如果杂念杂事太多大脑使用会受限。疫情严重时,引入李校长写的鼓舞人心的一封信,引入小学生的诗句“疫情结束后,去学校拥抱我们最好的朋友”。愚人节讨论“幽默商”,逗乐与整蛊的区别……

哪怕短短十分钟的晨会,我没有让他们流失在点名里,也没有流失在无谓的调侃中。

语文和德育都引入生活的活水,一切都活泼泼起来。

 

“班会到底是课还是会”带来的反思

我是靠着班会课设计在“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一路披荆斩棘,最后获得大奖的。我一度以此为傲,看完书后却引发我深深地思考。

高教授说,班会是“会”而不是课,班会是班级会议的简称,是在班级里由学生和班主任、任课教师共同召开的,目的在于讨论、解决班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而,学生是班级会议的主体,班主任可以作为顾问参与,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减少对成人的依赖,也进行公民教育的有效方式。

回想以前,班会课似乎就是思想教育课,班主任把学校的、个人的意志“灌输”给学生,有时是简单粗暴式,有时是糖衣炮弹式、有时还是表演作秀式……现在想来,面孔都是火辣辣的。

来到清澜山后,我的班会课风格逐步改变。以疫情期间的三次班会课为例。

第一次主题是“少年气”,这个课的设计自己也挺满意的,尤其最后一个环节:四十年后,请你作为清澜山学校毕业生返校给学弟学妹做一个以“少年气”为主题的演讲,同学们的发言很走心。可是,这个还是我设计的课。

第二节课,接受学校关于“知识建构”的班会设计培训后,设计了“空难之下”讨论式班会课,这是一次热点问题研究式班会课。由于技术不太成熟,问题引导能力欠缺,所引发的思考没有深度推进。这个还是课,不太像会。

第三节课,进行“网课谁做主”的班会。用网课把学生、老师、家长逼疯的视频引入,进行网课的茶话会让学生自己组织讨论:网课谁做主?最后回去后形成小论文。这节课有知识建构的方法,也有学生自己的实际问题,让他们自己找寻解决之道。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平等、尊重、自主等基本道德观念,不是道德宣讲,而是实际问题研讨。当然,这节课我的顾问角色还不够好,资料的引入不够,方向的引导过于刻意。

幸福在哪里”的追寻

 

   2020年我获得江苏省班主任基本功一等奖后,曾在《江苏教育》杂志上发表自己的教育思考“做一个幸福的点灯人”,那是对幸福教育的粗浅思考。

   什么是幸福?幸福的教育是什么?高教授认为,幸福就是活得好、活得欣欣向荣,好的教育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与集体的幸福。现代学校给受教育者一块“幸福的大饼”:顺利通过学校教育这一“幸福通道”,你就能获得受人尊敬的社会身份,就能获得一个回报丰厚的职业,就能获得保证幸福生活的财富。因此所谓“明天的幸福”就是“代价幸福”,学生为此让现在的生活本身失去意义,只在换取未来幸福的意义上才有价值,这样的幸福也是“苦难幸福”。

   这样的“幸福”是以牺牲美好童年、快意少年的幸福为代价的。“幸福从来都有内在精神体验和外在客观条件两个维度”,高教授认为现代教育对“在我者”(内在精神体验)提不起兴趣,倒是对“在外者”(外在客观条件)兴致勃勃。

   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教育是灵魂的事业,如果被物质占有,忘记了灵魂,就会失去真正的幸福。

“幸福需要一个展开的人际空间,所以人际和美与良善一方面是幸福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也是幸福的源泉,或者说就是幸福本身”,所以幸福的获得往往需要我们消除对自我的过多关注。

  高教授从问题出发,分析了错误幸福观不幸之因,并指出幸福教育的正确路径。

学校不应该成为成功投资场所,个人不该成为“成功”的赌徒。

班主任应该做什么呢?

班主任更不该是怂恿者,应该是幸福场域的设计者,学生正确幸福价值观的引导者。

由此看来远航班的每个孩子都很可爱,安迪是行走的表情包的贡献者,乐妍是画画高手,本本的萨克斯吹得很帅气,俊辰的知识面很广播,子铨是个篮球打得很好的暖男……远航班没有成绩排名,没有高人一等的“官员”,没有利益的竞争……

 这里有一个展开的人际空间,他们目前还会因为种种问题产生人际关系的困惑,这都是他们成长路程上必修课。《学校如何运转》中说,基础教育实际上是孩子进入社会之前的社会,是让他们在犯错中成长的地方。

他们自己体验,自己反思,自己总结,成为一个内在丰盈,外在风雅的少年,班主任幸福地目送一届又一届学生离开,这也是我的幸福教育理想:融通生活教育  追寻幸福未来。

这本书有很多对教育细节的审视与反思,展现了生活德育的力量,普通老师和学校管理者都适合读,可以对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行迭代。

“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教育何尝不是,兜兜转转,变与不变,都在那里。

读后感心得体会道德教育30个细节生活教育幸福未来

推荐阅读

《听王林波老师上统编语文课》读后感
每次读王林波老师这本书,都会有如沐春风之感,那叫一个舒服!他的课如其人,朴朴素素,简简单单。课堂上没有精美的课件,没有华丽的教学语言,也没有热热闹闹的活动。然而透过这样的课堂,却可以看见他充满智慧的教学设计和朴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还有蕴藏其中的先进的教学思想。 《听王林波老师上统编语文课》这本书中精选的课例,涉及到不同的年段,也包括了不同的课型,对如何上好统编教材的语文课有实实在在的指导作用。接下来我就《蜘蛛开店》这一课谈谈我的收获。 一、在情境中学习生字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详细]
2022-06-04
《张生煮海》:一条难以置信的好运法则
壹 东海岸边,捡石头支锅,拾柴禾生火,然后举起勺子往锅里舀海水。 锅里的海水开始冒泡,滚沸,蒸汽缭绕。 只见锅里的水减一分,东海就退十丈。这样煮下去,海水见底,龙宫必现。 他,姓张名羽,人称秀才张生。 意欲煮干东海水,以便步入龙宫向龙王提亲,娶龙王的三女儿琼莲为妻。 因为此前张生在东海边借宿读书的时候,邂逅聪颖伶俐的琼莲,一见钟情。 这是元剧《张生煮海》的故事。 煮海逼龙,是仙姑献的计;面晤龙王,长老也劈浪引路。 众神合力,终令父母双亡的穷书生娶到了东海龙王女儿。 表面上看,剧情传递一种观点,好运气全凭神...[详细]
2022-05-27
读《怀疑与学问》,锤炼思辨能力
怀疑精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尤其需要培养善于质疑、科学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编选了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一文,既教给中学生学贵有疑,也让他们由此学习议论性文本写作特点。 《怀疑与学问》是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一篇议论文,被编入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作为议论性文本,此文论点明确、论证严密、表达严谨,词语之间、语句之间、段落之间均体现出紧密的逻辑关联,使读者感受到顾颉刚先生强大的思辨与论证能力。 标题的思辨性 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详细]
2022-05-27
《傅雷家书》整本书导读
非虚构类整本书导读要善于整合 兼评何庆华老师《傅雷家书》整本书导读 初中阶段教材里的必读整本书大致分为两类:虚构类的小说和非虚构类的散文集、科普作品、纪实性作品、书信集、诗集。 特别是非虚构类的散文、科普作品和书信集等,大多由单篇构成,篇与篇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不像小说有情节线和人物索贯穿,容易陷入碎片化。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这一类书时要善于整合,寻找单篇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结构化。 下面以何庆华老师执教的《傅雷家书》为例进行阐述。 一、整合单篇 相对于故事性的小说要破整而言,非虚构类文本要统整。 ...[详细]
2022-05-25
《从此爱上作文课》读后感
卷首语: 有这样一粒种子,种入泥土,能长成绿树;种在梦里,可以禾下乘凉;种在课堂,织成锦绣文章。有这样一位年轻教师,拜读了黄厚江老师的《从此爱上作文课》,心中便埋下了发芽开花的愿望,于是,带一粒种子走进语文课堂。 带一粒种子进课堂 读《从此爱上作文课》有感 一直以来,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难题。很多年轻老师不知道作文课怎么上,我就是其中一员。二零一九年入职后教初中语文,从刚开始的学人家每次都选择往年中考原题让学生练习,到后来听过一些讲座后的拿来主义照搬、模仿,班级的写作课并无太大进益,我自己也越教越迷茫、越教越...[详细]
2022-05-25
《杨绛传》读后感:有梦不觉人生寒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用电影《怦然心动》里的这句台词,来形容杨绛与钱钟书相濡以沫的感情再恰当不过了。于茫茫人海,他俩隔万千人群,在对的时间和地点,不期而遇,这是一种幸运,更是生命中无比美好的馈赠。从此,牵手一生、暖心一世。 偶然邂逅已许平生 《圣经》有言:有的时候,人和人的缘分,一面就足够了。因为,他就是你前世的人。1932年,在清华古月堂的偶然邂逅,对杨绛和钱钟书而言就有了别样的意义。那一刻,初春的风带着馥郁芬芳,悠然的穿过古月堂,住进了两个人的心,没来得及说话,只是在人群中对对方相视一笑,从此便缘定...[详细]
2022-05-25
《摇着轮椅上北大》读后感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摇着轮椅上北大》读后感 1 两天的时间,一口气把《摇着轮椅上北大》这本书读完了。 郭晖是一位摇着轮椅上北大的河北残疾女孩,生命如夏花般的灿烂,读着她的经历,感受着她的生活,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同时也倍感她之于我的的压力和痛苦。 启发来自于她强劲的生命之歌,让我感受到了她强大的生命力量。 学习是幸福也是唯一的希望 2 上帝夺去了她行走的能力,但是却为她打开了一扇窗让她感受到了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意义。 对于她来说,学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疼痛是每天的功课,疼痛像一条蛇,死死地缠绕着她;疼...[详细]
2022-05-24
王君《天生我材会写作》读后感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新课标提出,中学生写作要达到文从字顺,能够正确地表达感情,能够运用语法和修辞进行写作并修改。但在实际写作中,尤其是农村中学,学生的写作水平令人担忧。虽然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直坚持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和写作内容的训练,但效果甚微。作为语文教师,每每看到学生的考场作文,就有种吐血的感觉。这个假期读了王君老师的《天生我材会写作》一书后茅塞顿开,原来作文教学还可以这样做。 一、打破假话,抒真情。 假其实在学生的写作中是出现的普遍现象,尤其是考场作文。学生为了迎合阅卷教师的喜好,在作文...[详细]
2022-05-11
《洛神赋》解读:人神道殊,洛水生赋
我国三国时期有一著名的辞赋名篇,它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 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 其中的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 它就是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洛神赋》。 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许文玉老师去揭开《洛神赋》的神秘面纱。 人神道殊,洛水生赋 《洛神赋》解读 许文玉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xue),李白《将进酒》中的陈王谓谁?曹植。 故事的开始,或许正要从曹植爱喝酒说起。 曹植是曹操第三子,从小就颇具才气,也有...[详细]
2022-04-27
孔乙己读后感:鲁迅为什么选择“小伙计”作为《孔乙己》的叙述者
《孔乙己》叙述者的选择 《孔乙己》中的我是咸亨酒店里的小伙计,也就是说,作者有意地选用小伙计作为小说的叙述者这个事实是人们在读《孔乙己》这篇小说时,很容易就注意到的。 但却很少有人进一步深究:作者的这一叙述者的选择后面的意味。 叶圣陶先生在《揣摩读〈孔乙己〉》(1959年作,文收《叶圣陶集》第10卷)里曾经说到这个问题。 他指出:用第一人称写法说孔乙己,篇中的我就是鲁迅自己,这样写未尝不可以,但是写成的小说会是另外一个样子,跟咱们读到的《孔乙己》不一样。 大概鲁迅要用最简要的方法,把孔乙己的活动的范围限制...[详细]
2022-04-20
柳宗元《小石潭记》读后感:快乐于他像俶而远逝的鱼
《小石潭记》:柳宗元,快乐于他像俶而远逝的鱼 读《小石潭记》必须有特别安静的心。 静静地,像时间静止一般,把自己放到那个时空里。 小丘小潭小生 我始终觉得一个人的眼里看得见小,才真正懂得敬畏生命;只有从神坛下来,眼里也才能瞧见小。 对着《小石潭记》,我一坐半天。 我试图将我的眼跟另一双眼重合,尽管我知道这个可能性不大。 但是我还是想去做。 因为一个人的文字而喜欢一个人,我就是这样的。 我喜欢柳宗元文字的干脆, 爽利 不拖沓。 精准简练,形神兼具。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日...[详细]
2022-04-15
鲁迅用“圆规”形容杨二嫂,有何深意?
鲁迅在小说《故乡》中,用 圆规 形容杨二嫂: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对于这个颇有特色的形容,研究者涉及不多,且相关研究大多是站在语言学的角度来审视,探讨圆规这一指称形式究竟是借代还是借喻。 毕飞宇在《小说课》一书中,把圆规这一指称解读为用数学的计算工具来讽喻杨二嫂善于算计的性格特点。作为小说家,毕飞宇站在历史文化的层面来思考这句话,有其合理性。 作为教师,解读这篇被选入九年级语文教材...[详细]
2022-04-13
读书心得感悟:以无功利之心读书方能读好书
近来读书爱读思想史,冯友兰的,李泽厚的,章乃惠的,程艾蓝的,乱读混读一通。读这类书有用吗?我也不清楚,默默静静地读就是了。 如果做每件事都求有用,那活着也太累了。 从前读了书,若觉得装帧美,或发现一些精彩的片段,便想迫不及待地炫一炫,就像女人拍了一张美颜照便想公布于全世界的那种感觉。 不过自从开了头条号,这类操作大大减少了。 因为看到了许多晒书而被批判的例子。只要有人晒书,后面这些评论则是必有的。 这么多书看得完吗?也就是个摆设。书非借不能读也。书这么新,都没看吧。都什么年代的还看书?老古董。.........[详细]
2022-04-10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平凡的世界》为何感动国人三十多年?
如果要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里,找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力作,那必须有《平凡的世界》。 作为已故著名作家路遥的心血巨作,《平凡的世界》从1986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了第一部,到1991年荣获茅盾文学奖。单这短短五年里,《平凡的世界》就加印数十万册,掀起了一场全民读《平凡的世界》的热潮。 在之后的多年里,当许多同时期的名著力作渐渐沉寂时,《平凡的世界》仍旧热度不减,在上世纪末中科院一项 对国人影响最大的28部图书调查里,《平凡的世界》是唯一一部入围的当代文学作品 ,排名仅次于《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名著。1...[详细]
2022-04-08
《道德教育的30个细节》读后感与心得体会,融通生活教育 追寻幸福未来
开篇介绍 上周日学校对所有中方老师进行了一场线上德育培训,高德胜教授的在讲座中提到他写过的一本书《道德教育的30个细节》,从标题来看这是我比较喜欢看的有实例的书,过于理论化的知识会艰涩得让人望而却步。本打算去当当买来一读,迫于疫情所有快递停运。好在电子书可以买到,无比感谢这个网络发达时代, 封控管控都控不住你读书的需要。 融通生活教育追寻幸福未来 读《道德教育的30个细节》有感 作者介绍 高德胜教授,是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详细]
2022-04-05
骆驼祥子读后感1500字:谁“杀”死了祥子?
谁杀死了祥子? 《骆驼祥子》是第一部将人力车夫作为主角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健康向上的农村破产青年祥子在北平城内进行了艰苦的个人奋斗,却最终失败并堕落的故事。 我们通常用三起三落来概括祥子的一生,三起三落不是别人说的,是祥子自己说的。虎妞去世后,祥子这样看待自己的一生: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和委屈。 那么,三起三落具体指什么呢? 通读全书,我们可以这样梳理:一起是祥子奋斗三年,买了车。一落是大兵抢了祥子的车。二起是卖骆驼之后,开始攒买车钱。二落是被孙侦探讹了祥子的买车钱。三起是结婚之...[详细]
2022-04-03
《武则天正传》读书心得
对武则天一直充满好奇,与之相关的影视剧充斥荧屏,小说文章更多。武则天时期的唐朝社会是开放的,是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好的一个时期。以为本书是一本严肃传记,对武则天的治国理政有些期待,更对她的一生充满了好奇,于是一读。 谁知读起来让我大吃一惊!一是有些搞不清这是一本传记还是文学作品,二是书中的武则天让我的心中充满了负能量。虽然对此书有些抵触,但是读起来就放不下了,读完了事。过程中,读的我心惊肉跳,心里灰灰的,窗外是晴空万里,可心情却有些低落。奉劝各位:心理若是不够强大,就暂时不要读了。或是读完后,再读一本正能量的...[详细]
2022-03-16
  • 《摇着轮椅上北大》读后感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摇着轮椅上北大》读后感 1 两天的时间,一口气把《摇着轮椅上北大》这本书读完了。 郭晖是一位摇着轮椅上北大的河北残疾女孩,生命如夏花般的灿烂,读着她的经历,感受着她的生活,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同时也倍感她之于我的的压力和痛苦。 启发来自于她强劲的生命之歌,让我感受到了她强大的生命力量。 学习是幸福也是唯一的希望 2 上帝夺去了她行走的能力,但是却为她打开了一扇窗让她感受到了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意义。 对于她来说,学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疼痛是每天的功课,疼痛像一条蛇,死死地缠绕着她;疼...
  • 《听王林波老师上统编语文课》读后感
    每次读王林波老师这本书,都会有如沐春风之感,那叫一个舒服!他的课如其人,朴朴素素,简简单单。课堂上没有精美的课件,没有华丽的教学语言,也没有热热闹闹的活动。然而透过这样的课堂,却可以看见他充满智慧的教学设计和朴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还有蕴藏其中的先进的教学思想。 《听王林波老师上统编语文课》这本书中精选的课例,涉及到不同的年段,也包括了不同的课型,对如何上好统编教材的语文课有实实在在的指导作用。接下来我就《蜘蛛开店》这一课谈谈我的收获。 一、在情境中学习生字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 《傅雷家书》整本书导读
    非虚构类整本书导读要善于整合 兼评何庆华老师《傅雷家书》整本书导读 初中阶段教材里的必读整本书大致分为两类:虚构类的小说和非虚构类的散文集、科普作品、纪实性作品、书信集、诗集。 特别是非虚构类的散文、科普作品和书信集等,大多由单篇构成,篇与篇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不像小说有情节线和人物索贯穿,容易陷入碎片化。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这一类书时要善于整合,寻找单篇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结构化。 下面以何庆华老师执教的《傅雷家书》为例进行阐述。 一、整合单篇 相对于故事性的小说要破整而言,非虚构类文本要统整。 ...
  • 《武则天正传》读书心得
    对武则天一直充满好奇,与之相关的影视剧充斥荧屏,小说文章更多。武则天时期的唐朝社会是开放的,是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好的一个时期。以为本书是一本严肃传记,对武则天的治国理政有些期待,更对她的一生充满了好奇,于是一读。 谁知读起来让我大吃一惊!一是有些搞不清这是一本传记还是文学作品,二是书中的武则天让我的心中充满了负能量。虽然对此书有些抵触,但是读起来就放不下了,读完了事。过程中,读的我心惊肉跳,心里灰灰的,窗外是晴空万里,可心情却有些低落。奉劝各位:心理若是不够强大,就暂时不要读了。或是读完后,再读一本正能量的...
  • 《洛神赋》解读:人神道殊,洛水生赋
    我国三国时期有一著名的辞赋名篇,它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 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 其中的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 它就是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洛神赋》。 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许文玉老师去揭开《洛神赋》的神秘面纱。 人神道殊,洛水生赋 《洛神赋》解读 许文玉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xue),李白《将进酒》中的陈王谓谁?曹植。 故事的开始,或许正要从曹植爱喝酒说起。 曹植是曹操第三子,从小就颇具才气,也有...
  • 读《怀疑与学问》,锤炼思辨能力
    怀疑精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尤其需要培养善于质疑、科学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编选了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一文,既教给中学生学贵有疑,也让他们由此学习议论性文本写作特点。 《怀疑与学问》是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一篇议论文,被编入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作为议论性文本,此文论点明确、论证严密、表达严谨,词语之间、语句之间、段落之间均体现出紧密的逻辑关联,使读者感受到顾颉刚先生强大的思辨与论证能力。 标题的思辨性 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
  • 读书心得感悟:以无功利之心读书方能读好书
    近来读书爱读思想史,冯友兰的,李泽厚的,章乃惠的,程艾蓝的,乱读混读一通。读这类书有用吗?我也不清楚,默默静静地读就是了。 如果做每件事都求有用,那活着也太累了。 从前读了书,若觉得装帧美,或发现一些精彩的片段,便想迫不及待地炫一炫,就像女人拍了一张美颜照便想公布于全世界的那种感觉。 不过自从开了头条号,这类操作大大减少了。 因为看到了许多晒书而被批判的例子。只要有人晒书,后面这些评论则是必有的。 这么多书看得完吗?也就是个摆设。书非借不能读也。书这么新,都没看吧。都什么年代的还看书?老古董。.........
  • 柳宗元《小石潭记》读后感:快乐于他像俶而远逝的鱼
    《小石潭记》:柳宗元,快乐于他像俶而远逝的鱼 读《小石潭记》必须有特别安静的心。 静静地,像时间静止一般,把自己放到那个时空里。 小丘小潭小生 我始终觉得一个人的眼里看得见小,才真正懂得敬畏生命;只有从神坛下来,眼里也才能瞧见小。 对着《小石潭记》,我一坐半天。 我试图将我的眼跟另一双眼重合,尽管我知道这个可能性不大。 但是我还是想去做。 因为一个人的文字而喜欢一个人,我就是这样的。 我喜欢柳宗元文字的干脆, 爽利 不拖沓。 精准简练,形神兼具。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日...
  • 《张生煮海》:一条难以置信的好运法则
    壹 东海岸边,捡石头支锅,拾柴禾生火,然后举起勺子往锅里舀海水。 锅里的海水开始冒泡,滚沸,蒸汽缭绕。 只见锅里的水减一分,东海就退十丈。这样煮下去,海水见底,龙宫必现。 他,姓张名羽,人称秀才张生。 意欲煮干东海水,以便步入龙宫向龙王提亲,娶龙王的三女儿琼莲为妻。 因为此前张生在东海边借宿读书的时候,邂逅聪颖伶俐的琼莲,一见钟情。 这是元剧《张生煮海》的故事。 煮海逼龙,是仙姑献的计;面晤龙王,长老也劈浪引路。 众神合力,终令父母双亡的穷书生娶到了东海龙王女儿。 表面上看,剧情传递一种观点,好运气全凭神...
  • 王君《天生我材会写作》读后感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新课标提出,中学生写作要达到文从字顺,能够正确地表达感情,能够运用语法和修辞进行写作并修改。但在实际写作中,尤其是农村中学,学生的写作水平令人担忧。虽然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直坚持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和写作内容的训练,但效果甚微。作为语文教师,每每看到学生的考场作文,就有种吐血的感觉。这个假期读了王君老师的《天生我材会写作》一书后茅塞顿开,原来作文教学还可以这样做。 一、打破假话,抒真情。 假其实在学生的写作中是出现的普遍现象,尤其是考场作文。学生为了迎合阅卷教师的喜好,在作文...